电梯厅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97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厅门。



背景技术:

当前电梯作为一种方便、简单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但现有技术的电梯在使用时存在安全弊端,电梯的厅门包括门扇和门框,在电梯厅门使用时,门扇和门框会形成一夹缝,使得用户在不小心的时候将手指伸入,导致出现夹手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传统的电梯厅门做进一步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电梯厅门因门扇和门框形成夹缝而带来易夹手、影响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增设无缝连接结构使得夹缝不易夹手且安全性高的电梯厅门。

一种电梯厅门,所述电梯厅门包括相邻设置的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框和所述门扇之间形成夹缝,所述门框包括无缝连接结构,所述无缝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门框的第一连接部和向靠近所述夹缝弯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框由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及第五侧壁围成,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弧形过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框还包括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四侧壁的第二连接部和向靠近所述夹缝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五侧壁为具有弧度的侧壁,所述第五侧壁的弧度与所述门扇的弧度相匹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电梯厅门增设无缝连接结构,使用时,隔离门扇和门框形成的靠近门扇一侧的夹缝,有效防止夹手,保证用户安全。

二、电梯厅门具有保护结构,可进一步保证门扇和门框形成的远离门扇一侧的夹缝被隔离,防止夹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所述电梯厅门1包括相邻设置的门框11和门扇13,所述门框11和所述门扇13之间形成夹缝。所述门框11由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及第五侧壁115围成,其中所述第五侧壁115为具有弧度的侧壁,所述第五侧壁115的弧度与所述门扇13的弧度相匹配。所述门框11包括无缝连接结构116和保护结构117。

所述无缝连接结构116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1的第一连接部1161和向靠近所述夹缝弯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63。所述第一连接部1161和所述第一延伸部1163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61和所述第一延伸部1163一体成型。在电梯使用时,可隔离所述门扇13和所述门框11形成的靠近所述门扇13一侧的夹缝,有效防止夹手。

所述保护结构117包括设于所述第四侧壁114的第二连接部1171和向靠近所述夹缝弯折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173。可进一步保证所述门扇13和所述门框11形成的远离所述门扇13一侧的夹缝被隔离,防止夹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厅门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电梯厅门1增设所述无缝连接结构116,使用时,隔离所述门扇13和所述门框11形成的靠近所述门扇13一侧的夹缝,防止夹手,保证用户安全。

二、所述电梯厅门1具有所述保护结构117,可进一步保证所述门扇13和所述门框11形成的远离所述门扇13一侧的夹缝被隔离,防止夹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