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后靠齐收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98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向后靠齐收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向后靠齐收纸,而且适用性好的向后靠齐收纸装置,属于收纸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收纸采用向前靠齐收纸,既纸张的前侧边与收纸机主台的前侧边靠齐,CN 205257611 U、名称“一种收纸机减速收纸机构”,包括收纸机和PLC控制器,所述收纸机中设有滑动升降架,所述滑动升降架的两升降滑块间安装有压纸轮撑杆且压纸轮撑杆与收纸机中的输送辊平行,压纸轮撑杆上安装有不少于两个压轮组件且每个压轮组件中的压纸轮均位于输送辊的正上方,气缸竖直安装在滑动升降架的一侧且气缸的活塞杆端头与压纸轮撑杆端头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气缸伸缩。所述收纸机中设有传感器且传感器位于输送辊前端,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PLC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压轮组件包括有压纸轮、压纸轮固定座、调节支座、压纸轮座、压纸轮上下调节把手、弹簧、压纸轮左右调节把手;所述压纸轮固定座侧面开有压纸轮撑杆通孔和条形通孔、正面为凸柄且凸柄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压纸轮座呈“7”字形且压纸轮座上端竖直开有通孔、下端安装有压纸轮;压纸轮座通过调节支座安装在压纸轮固定座一侧且压纸轮座的通孔位于压纸轮固定座的螺栓孔的正上方,所述调节支座一端通过压纸轮左右调节把手固定在压纸轮固定座的条形通孔上、另一端与压纸轮座背面固定连接;压纸轮座的通孔中插有压纸轮上下调节把手且压纸轮上下调节把手中的螺杆在穿过通孔后螺杆下端与压纸轮固定座的螺栓孔旋接配合,所述压纸轮上下调节把手的螺杆上套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压纸轮座的通孔和压纸轮固定座的螺栓孔间。然而,由于印刷后待覆膜的纸张其咬口为位于纸张的后侧,利用该种收纸机对印刷后待覆膜的纸张进行向前靠齐收纸后,工人还需对纸堆进行整理(既将纸张中的咬口边进行对齐处理)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纸张覆膜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向后靠齐收纸,而且适用性好的向后靠齐收纸装置。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两条滑轨间设有活动输纸台且活动输纸台的输送面与固定输纸台的输送面齐平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两条滑轨间设有活动输纸台且活动输纸台的输送面与固定输纸台的输送面齐平,一是通过活动输纸台输送的纸张,在其落入收纸机主台后其后侧边(既纸张的咬口边)与收纸机主台后侧边靠齐,这样在纸张堆叠后可以直接将纸堆运送至覆膜设备,进行覆膜工序,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二是由于活动输纸台的移动距离是可调整的,这样使得向后靠齐收纸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纸张进行向后靠齐收纸工作,从而提高了向后靠齐收纸装置的适用性。2、所述活动输纸台中设有同步带压轮组件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活动输纸台中设有同步带压轮组件,同步带压轮组件对同步带起到撑紧作用,这样同步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从而确保了向后靠齐收纸装置的使用稳定性。3、所述活动输纸台中设有上压输送辊且上压输送辊位于第一输送轴正上方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活动输纸台中设有上压输送辊且上压输送辊位于第一输送轴正上方,上压输送辊和第一输送轴的压合输送能够确保纸张随同活动输纸台一起前移并在活动输纸台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纸张能够从活动输纸台的输出端齐整输出。4、所述滑轨的两侧端头设有胶垫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胶垫不仅能够对移动到极限位置的活动输纸台起到缓冲作用,而且能够降低活动输纸台移动到极限位置时与滑轨发生碰撞产生的噪音。

技术方案:一种向后靠齐收纸装置,包括收纸机和位于收纸机进口端的固定输纸台,所述收纸机的两侧壁面上设有两条滑轨且两条滑轨位于收纸机主台上方,所述两条滑轨间设有活动输纸台且活动输纸台的输送面与固定输纸台的输送面齐平,所述活动输纸台中的第一被动输送辊位于固定输纸台中的第二被动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轴间且活动输纸台中的第一输送轴位于第二输送轴前侧。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向后靠齐收纸装置能够向后靠齐收纸,这样得到的纸堆无需进行人工整理即可进入纸张覆膜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向后靠齐收纸装置安装在收纸机中(活动输纸台位于初始位置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向后靠齐收纸装置(活动输纸台位于初始位置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向后靠齐收纸装置安装在收纸机中(活动输纸台移动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向后靠齐收纸装置(活动输纸台移动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4。一种向后靠齐收纸装置,包括收纸机1和位于收纸机1进口端的固定输纸台2,所述收纸机1的两侧壁面上设有两条滑轨3且两条滑轨3位于收纸机主台4上方,所述两条滑轨3间设有活动输纸台5且活动输纸台5的输送面与固定输纸台2的输送面齐平,所述活动输纸台5中的第一被动输送辊502位于固定输纸台2中的第二被动输送辊23和第二输送轴21间且活动输纸台5中的第一输送轴503位于第二输送轴21前侧。所述固定输纸台2中的第二输送轴21上设有等距设有多个第二皮带轮22且每个第二皮带轮22与第二被动输送辊23间套设有一条输送皮带24,所述第二输送轴21由电机驱动。所述活动输纸台5由两块墙板501、第一被动输送辊502、第一输送轴503、电机504、电机同步轮505、传动同步轮506、同步带507、两组滑块508、多个第一皮带轮509和多条输送带510构成,所述两块墙板501间设有第一被动输送辊502和第一输送轴503且第一输送轴503一侧端头设有传动同步轮506,所述第一输送轴503上等距设有多个第一皮带轮509且每个第一皮带轮509与第一被动输送辊502间套设有一条输送带510,所述与传动同步轮506同侧的墙板501上设有电机504且电机504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电机同步轮505,所述同步带507套设在电机同步轮505和传动同步轮506间,两块墙板501的下端分别设有一组滑块508。在安装时固定输纸台2中的多条输送皮带24与活动输纸台5中的多条输送带510交错分布,且第一被动输送辊502位于多条输送皮带24间,第二输送轴21位于多条输送带510间,这样活动输纸台5移动时不会与固定输纸台2出现干涉,同时两者输送面是齐平的纸张能够平稳的从固定输纸台2输送面上移动到活动输纸台5的输送面上。所述活动输纸台5中设有同步带压轮组件511,所述同步带压轮组件511起到压紧同步带507的作用。所述活动输纸台5中设有上压输送辊512且上压输送辊512位于第一输送轴503正上方。所述滑轨3的两侧端头设有胶垫31。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