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分仓隔板和封头的贮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46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具有新型分仓隔板和封头的贮奶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鲜奶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分仓隔板和封头的贮奶罐。



背景技术:

牛奶运输车又称鲜奶运输车、奶罐车、液态食品运输车,是运输奶制品的重要工具。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标委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于2016年7月26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及质量限值,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所有车辆,是汽车行业最基本的技术标准之一。其中,有关于汽车列车总重的要求,新标准中要求六轴的汽车列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49吨,较原来的标准55吨较低了6吨,所以现在的奶罐车已经不再满足国家标准,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现有技术中,分仓隔板均采用双层钢板的结构,能够更好的支撑起奶罐车的罐体,但这种结构增加了钢板的重量,使得车体总重加大,对现有的要求来说已经不再合适,需要作出改变;封头大都为平板结构,并不能承受太大的冲击力,在长途运输中极易损坏,只能在短途中使用,由于奶罐车的罐体横截面边缘全部为曲线,没有一条直线,所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均为平板状封头,容易加工和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分仓隔板和封头的贮奶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奶罐车超重和封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截面边缘无直线段,罐体两端经封头密封,封头为中间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罐体内焊接有多个向一侧凸起成弧形的分仓隔板,分仓隔板与罐体连接处设有位于分仓隔板凸起一侧的支撑脚。

进一步的,分仓隔板为单层。

进一步的,罐体两端设有支撑,封头与支撑铆接构成封头与罐体连接的结构。

进一步的,分仓隔板上开设有人孔和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仓隔板的结构能够降低一定的重量,且弧形结构完全能够代替原本的双层直板结构,承受能力强,重量轻;封头形状能够更好承受罐体内乳液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体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罐体1截面边缘无直线段,罐体1两端经封头4密封,封头4为中间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罐体1内焊接有多个向一侧凸起成弧形的分仓隔板2,分仓隔板2与罐体1连接处设有位于分仓隔板2凸起一侧的支撑脚3。

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的分仓隔板2取代原有的双层直板,减少了使用钢板的数量,降低了重量,而弧形结构能够增强分仓隔板2的强度,且支撑脚3起辅助支撑的左右,并不会使其因减少钢板的使用而降低强度,分仓隔板2将罐体分成多个分仓,可以一次运输多种奶制品;封头4同样采取弧形结构,更加符合流体力学,罐体1内的乳液在运输时晃动产生的对封头4的冲击力将会得到极大的缓冲,从而延长封头4的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分仓隔板2为单层,单层弧形结构可以取代双层直板结构,减重和增加强度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合理的统一。

在该实施例中,罐体1两端设有支撑,封头4与支撑铆接构成封头4与罐体1连接的结构。

实施例2:分仓隔板2上开设有人孔和多个通孔,便于在运输同种乳液时乳液的流通和维修时工人的方便。

市面上常见的贮奶罐,截面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不管截面形状是什么样的,除了规则图形外,非规则图形的罐体截面边缘一般都会存在直线段,因为这样的罐体截面更容易适配封头,封头容易加工,在不规则的罐体上,大都是用的是直板状的封头,这样虽然容易适配封头,但封头受力较大,损坏较快,更换的频率也较高,造成成本的增高。而本实用新型中的罐体1截面为非规则形状,且截面边缘无直线段,均为圆弧形,乳液在罐体1内流动时十分流畅,对罐体1没有太大的冲击力,使用寿命更久,采用的封头4同样的弧形结构,减少乳液的冲击力伤害,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仓隔板的结构能够降低一定的重量,且弧形结构完全能够代替原本的双层直板结构,承受能力强,重量轻;封头形状能够更好承受罐体内乳液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