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47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成品纸张转运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



背景技术:

造纸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最后将成品纸张卷成纸筒形状。目前,造纸厂在运输成品纸筒时多采用吊车、叉车或是安装于厂房内的天车,这些运输方式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投入,而且这些设备会占用厂房内大量的空间,同时这些设备在厂房内来回进行运输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该便携式传送地轨投入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运行安全可靠,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包括传送地轨、滑块、丝杆、套筒,所述的传送地轨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传送地轨的下方设置丝杆支座,所述的丝杆支座上安装轴承,所述的丝杆的两端安装于轴承内,所述的丝杆上安装套筒,所述的丝杆的一端连接于减速机,所述的减速机连接于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连接于电动机,所述的传送地轨设置有轨道槽,所述的轨道槽底部设置导向槽,所述的轨道槽内安装滑块,所述的滑块下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穿过导向槽焊接于套筒。

所述的滑块两侧向其中部呈曲面凹陷结构,且曲面上粘结一层橡胶垫层。

所述的丝杆的外螺纹与套筒的内螺纹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地轨上设置滑块,滑块能够在传送地轨上自由移动,能够顺利地将纸筒运到相应的堆放位置;地轨和转动地轨都设置于和地面平齐的位置,这样只需要利用人力就能将成品纸筒从厂房的地面推入到地轨的履带上,避免了大型起重设备的投入,使纸筒的转运更加安全可靠;滑块设置为曲面凹陷结构,能够更好地起到固定纸筒的作用,并且曲面上设置一层橡胶垫避免纸张在滑块上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滑块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地轨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地轨 2、滑块 3、丝杆 4、套筒 5、丝杆支座 6、轴承 7、减速机 8、传动机构 9、电动机 10、轨道槽 11、导向槽 12、连接杆 13、橡胶垫层 14、地面 15、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包括传送地轨1、滑块2、丝杆3、套筒4,所述的传送地轨1的上表面与地面14平齐,所述的传送地轨1的下方设置丝杆支座5,所述的丝杆支座5上安装轴承6,所述的丝杆3的两端安装于轴承6内,所述的丝杆3上安装套筒4,所述的丝杆3的一端连接于减速机7,所述的减速机7连接于传动机构8,所述的传动机构8连接于电动机9,所述的传送地轨1设置有轨道槽10,所述的轨道槽10底部设置导向槽11,所述的轨道槽10内安装滑块2,所述的滑块2下部焊接有连接杆12,所述的连接杆12穿过导向槽11焊接于套筒4。

所述的滑块2两侧向其中部呈曲面凹陷结构,且曲面上粘结一层橡胶垫层13。

所述的丝杆3的外螺纹与套筒4的内螺纹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一种便携式传送地轨,包括传送地轨、滑块、丝杆、套筒,传送地轨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传送地轨上设置有轨道槽,轨道槽中设置两侧向其中部呈曲面凹陷结构的滑块,轨道槽的底部设置有两道平行的导向槽,滑块的底部四角处焊接有四个连接杆,连接杆分别通过导向槽,连接杆的下部焊接于套筒,传送地轨的下方设置有丝杆支座,丝杆支座的两端安装轴承,丝杆的两端安装于轴承内,丝杆上安装有能够在丝杆上自由运动的套筒,丝杆的一端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于电动机。

在对成品纸筒进行转运时,首先工人将纸筒推到滑块上,之后开动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减速机运转,减速机带动丝杆旋转,在丝杆的旋转下套筒开始运动,进而带动滑块在轨道槽内运动,纸筒被带到相应的堆放位置后关闭电动机,滑块运动停止,此时将滑块上面的纸筒推到预定堆放位置即可。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投入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