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445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



背景技术:

保温集装箱多采用电源模式工作,如海运保温集装箱由运输船舶集中提供电源,具有结构简单、节能的特点,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保温运输工具。但对于地域广阔的国家来说,采用电源模式工作的保温集装箱难以满足公路长距离运输,铁路运输时需要配置专门的电力提供设备才能进行长距离运输。为解决公路和铁路长距离运输,采用柴油机工作的保温集装箱越来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这种运输模式需要配置油箱,目前通常的设计是将油箱放置在冷机下方,由其向冷机提供燃油。这种保温集装箱运用的地域范围广,寒冷季节或运输过程中途径寒冷地区时(某些地区温度可达到零下50℃),容易造成燃油凝固,从而导致冷机无法工作而造成货损。通常在寒冷温度情况运用时,使用-35号或更低牌号的燃油,但是即使是-50号轻柴油的最低使用温度也只有-44℃,也不能完全满足极寒情况下的可靠运用,同时还增加了运用成本。为解决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可行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对油箱进行隔热保温,也就是在油箱安装处的箱体设置隔热结构,将油箱放置在具有隔热性能的箱体空间内,避免油箱直接裸露在低温环境中;其二是对油箱进行加热,防止燃油凝固。

现有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204624367u、公开日2015.9.9)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04803124a、申请公布日2015.7.29)均公开了一种油箱内置的集装箱。应用上述技术的集装箱主要是在箱体前端的制冷机组下部设置有油箱安装用空腔,该空腔腔体采用隔热结构,其核心技术是在制冷机组安装的箱体前端墙上设置有两个通风窗,并利用风扇工作,将制冷机组工作的热风引入油箱安装空腔,对油箱进行加热,防止燃油冻结而影响机组正常工作。该技术在原理上充分利用了保温集装箱箱体结构及尺寸受标准规定,无法采用其它加热措施,而利用冷机为箱内货物维持温度提供的热风解决油箱的防冻,技术路线较为合理。上述技术方案从其原理上来看,必须保证风机正常工作,才能将热风引入油箱安装空腔,并且热风直接对油箱加热后又进入装货间循环,运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风机故障时,对油箱加热功能失效;2)如果油箱有燃油渗漏现象,渗漏挥发的燃油将随循环风吹向装货间,造成货物污染,引起货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的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内的中空箱体、内置在中空箱体空腔内的油箱及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内且位于所述中空箱体上方的冷机,所述中空箱体由外部隔热墙、两侧侧部隔热墙、顶部隔热墙、隔热地板及内部隔热墙围合构成的六面中空箱体;所述内部隔热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上门洞和下门洞,所述上门洞上设置有顺时针开启的上部导风门,所述下门洞上设置有逆时针开启的下部导风门;所述内部隔热墙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回风挡墙,且所述回风挡墙的顶端不高于所述上门洞的下底面,所述回风挡墙的底端不低于所述下门洞的上顶面,且所述上部导风门和所述下部导风门的开启角度均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箱体内设置有导热金属板,所述导热金属板的外表面与所述油箱内表面贴合,且所述导热金属板的顶面、底面及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中空箱体的顶部隔热墙、隔热地板及两侧侧部隔热墙贴合密封;所述导热金属板与所述内部隔热墙之间留有均与所述上门洞和所述下门洞连通的通风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导风门和所述下部导风门的旋转半径均不大于所述回风挡墙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挡墙的顶端内侧边沿设置有用于所述上导风门开启限位的上限位挡块,所述回风挡墙的底端内侧边沿设置有用于所述下导风门开启限位的下限位挡块。

进一步地,完全开启后的所述下部导风门内侧底端高出t地板上表面8~12mm,完全开启后的所述上部导风门与所述顶部隔热强内部两凸边连线夹角为0°~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低环境温度情况下运用时,利用冷机为箱内货物维持温度提供的热风同时为油箱加温,防止燃油冻结,无需对油箱采取其它加热措施,无须采用与使用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牌号燃油即可保证冷机能正常工作,从而降低运用成本;

2、下部导风门和上部导风门的开启角度均为锐角,有利于将由t地板的回风经下部导风门导入通风间隙中,通风间隙中的回风经上部导风门导向冷机回风口,减小了回风阻力,并且也不需要外部动力;

3、油箱与装货间采取了全隔离结构,可有效避免可能渗漏的燃油污染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集装箱本体1、冷机2、中空箱体3(其中:外部隔热墙301、侧部隔热墙302、顶部隔热墙303、内部隔热墙304、隔热地板305)、油箱4、导热金属板5、通风间隙6、上部导风门7、下部导风门8(其中:内侧底端81)、回风挡墙9、t地板10、上门洞11、下门洞12、上限位挡块13、下限位挡块14、连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1、设置在集装箱本体1内的中空箱体3、内置在中空箱体3空腔内的油箱4及设置在集装箱本体1内且位于中空箱体3上方的冷机2。其中,中空箱体3由外部隔热墙301、两侧侧部隔热墙302、顶部隔热墙303、隔热地板305及内部隔热墙304围合构成的六面中空箱体3,使得中空箱体3具有隔热保温功能;其中,为了便于油箱4加油或维护,外部隔热墙301设置有可开启的门,当然也可以将外部隔热墙301设计成可整体或对开式开启的结构。而油箱4内置在中空箱体3内,中空箱体3为油箱4提供防寒保温、防盗防撞等防护作用。

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中空箱体3内设置有导热金属板5,且导热金属板5的外表面与油箱4内表面紧密贴合,同时,导热金属板5与内部隔热墙304之间留有通风间隙6。导热金属板5的顶面、底面及两个侧面分别与中空箱体3的顶部隔热墙303、隔热地板305及两侧侧部隔热墙302贴合密封,即导热金属板5的顶面与顶部隔热墙303紧密贴合,导热金属板5的底面与隔热地板305紧密贴合,导热金属板5的两个侧面与两侧侧部隔热墙303紧密贴合,保证导热金属板5的四周与中空箱体3之间没有缝隙,从而将油箱4与中空箱体3的内部隔热墙304完全隔开,即使油箱3燃油有泄露,也不会被通风间隙6中的循环热风带入装货间,能有效避免渗漏的燃油污染货物。

另外,内部隔热墙30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上门洞11和下门洞12,即内部隔热墙304的上部开有上门洞11,内部隔热墙304的下部开有下门洞12,导热金属板与内部隔热墙之间的通风间隙均与上门洞和下门洞连通;并且,内部隔热墙304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回风挡墙9,且回风挡墙9的顶端不高于上门洞11的下底面,回风挡墙9的底端不低于下门洞12的上顶面,本实施例中,回风挡墙9的顶端与上门洞11的下底面平齐,回风挡墙9的底端与下门洞12的上顶面平齐。上门洞11上设置有顺时针开启的上部导风门7,即上部导风门7的底部固定在上门洞11的下底面,下门洞12上设置有逆时针开启的下部导风门8,即下部导风门8的顶部固定在下门洞12的上顶面,且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的开启角度α均为锐角,下部导风门8的开启锐角能有利于将由t地板10的回风导入通风间隙6中,减小回风阻力,上部导风门7的开启锐角能有利于将通风间隙6中的回风导向冷机2回风口,减小回风阻力;目前,完全开启后的下部导风门8内侧底端81一般端高出t地板10上表面8~12mm(优选为10mm),完全开启后的上部导风门7与顶部隔热强303内部两凸边连线15夹角0°~4°(优选为0°),因此,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开启的锐角按上述要求进行具体设计。当打开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时,为了避免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影响装货,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的旋转半径均不大于回风挡墙9的厚度。

再次如图1所示,回风挡墙9的顶端内侧边沿设置有上限位挡块13,上限位挡块13一方面用于限位固定开启后的上导风门7,另一方面,当上导风门7完全开启时,保证上部导风门7的开启角度为锐角;同理,回风挡墙9的底端内侧边沿设置有下限位挡块14,下限位挡块14一方面用于限位固定开启后的下导风门8,另一方面,当下导风门8完全开启时,保证下部导风门8的开启角度为锐角。

本发明油箱内置的保温集装箱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在冷机制冷工作时,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处于关闭状态,由t地板10的制冷回风通过回风挡墙9,被冷机1回风口吸入,完成空气循环交换;如图2所示,在环境温度低时,在冷机制热工作,上部导风门7和下部导风门8处于开启状态,下部导风门8与回风挡墙9接触,将由t地板10的制热回风通过下部导风门8导入通风间隙6中,经上部导风门7导向被冷机1回风口吸入,完成空气循环交换,同时实现了对油箱的加热功能。

因此,在低环境温度情况下运用时,利用冷机为箱内货物维持温度提供的热风同时为油箱加温,防止燃油冻结,无需对油箱采取其它加热措施,无须采用与使用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牌号燃油即可保证冷机能正常工作,从而降低运用成本;并且,油箱与装货间采取了全隔离结构,可有效避免可能渗漏的燃油污染货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