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发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683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发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发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药房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医院对于药房自动化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的盒剂自动发药系统的发药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重力式倾斜发药结构,药盒在储药槽下滑时,会对发药器的机构造成冲击,导致发药器故障率高。由于涵盖的尺寸类型较多,重量差异较大,在发药时多发药、少发药、漏发药等情况较为普遍。以上现象导致发药器不能满足医院药房日趋集成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盒剂自动发药的要求。

另一种发药机的阻挡机构为:利用舵机带动带齿条的挡板上下移动将药盒进行阻挡,将斜坡滑道因重力而滑下盒装药品阻挡或放行。当需要阻挡药品时带齿条的挡板在舵机动力驱动下挡板升起,当需要发药品时带齿条的挡板在舵机动力驱动下下降,从而实现阻挡或放行药品的原理。该结构中舵机循环次数有限,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当斜坡滑道内仅剩下最后一盒或两盒药品时,下滑推动力不足,致使最后一两盒药品无法发出,容易导致最后一两盒药品无法发出或悬空停在发药阻挡机构上而导致发药错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392301u公开了一种用于发药系统的电磁铁发药结构,包括电磁铁安装座、电磁铁座板、电磁铁、电磁铁铁芯、滑动挡块、旋转块,固定轴,连接轴和弹簧。其在发药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电磁力,电磁铁铁芯吸合,滑动挡块被往下拉,当到达最低点时,药盒顺着电磁铁安装座顶部的弧面往外滑出实现发药动作,电磁铁断电后,弹簧使电磁铁铁芯复位,使电磁铁铁芯和滑动挡块向上复位。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皮带传送时产生的推力造成电磁铁芯卡死的现象,但是,当药槽内药品较多时,药品抵在滑动挡块上,使得滑动挡块与电磁铁安装座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可能导致电磁铁不能正常将药品放行,并且当药槽内药品较多时,发药时由于多盒药品同时连续下滑,可能导致滑动挡块不能及时复位而出现多发药品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发放前一盒药品时能够对后一盒药品进行有效阻挡,滑动挡块不会与安装座之间因较多药品施加的压力产生较大摩擦力而出现卡死现象,并且能够有效将最后一盒药盒发放的发药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发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发药系统内部的计数装置、发药装置和药槽;计数装置设置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两侧,并用于对发药数量进行计数;发药装置位于计数装置的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侧,发药装置的一端正对发药系统的出药口,发药装置的另一端朝向发药系统的内部延伸,并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药槽与发药装置连接并位于发药装置的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药槽内储存有药盒;发药装置和药槽从靠近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至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水平高度逐渐升高,使得发药装置和药槽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设置;发药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设置于安装底座的上方的阻挡块、发药舵机以及顶升舵机;阻挡块设置在发药装置的靠近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阻挡块上设有与阻挡块转动连接的落药滚轮,发药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发药顶升器;顶升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顶升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药舵机位于安装底座的靠近阻挡块的一端;发药顶升器包括第一顶升摇臂、摇臂滚轮和第一支撑滚轮;第一顶升摇臂的一端与发药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顶升摇臂的另一端与摇臂滚轮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滚轮设置于发药舵机的上方并与安装底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发药舵机与阻挡块之间构建成第一收容腔,摇臂滚轮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内,摇臂滚轮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支撑滚轮的水平高度,使得摇臂滚轮与第一支撑滚轮的轴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

更进一步的,顶升舵机位于安装底座的远离阻挡块的一端;顶升组件包括第二顶升摇臂、顶升件和第二支撑滚轮;第二顶升摇臂的一端与顶升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顶升摇臂的另一端与顶升件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滚轮位于顶升舵机的上方并与安装底座转动连接;第二顶升摇臂所能顶升的高度大于第一顶升摇臂所能顶升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顶升件包括顶升框架和位于顶升框架内部的若干顶升滚轮;顶升框架与第二顶升摇臂转动连接,顶升滚轮与顶升框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顶升组件还包括联动摇臂;顶升框架的靠近阻挡块的一端与第二顶升摇臂转动连接,顶升框架的中部与联动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摇臂的另一端与安装底座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顶升舵机的靠近阻挡块的一端与发药舵机的远离阻挡块的一端构建成第二收容腔;顶升组件包括第二顶升摇臂和顶升滚轮;第二顶升摇臂的一端与顶升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顶升摇臂的另一端与顶升滚轮转动连接;顶升滚轮收容于第二收容腔内,顶升滚轮的轴心的水平高度位于第一支撑滚轮和第二支撑滚轮的轴心连线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计数装置为光电计数传感器,包括位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侧的发光器和位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另一侧的收光器;发光器能发出可见光或红外光,收光器用于接收发光器发出的光。

进一步的,发药装置和药槽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为14-18°。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取得了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光电技术传感器对发药量进行计数,能够准确计数发药量,避免了多发药或少发药的情况出现;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阻挡块,并在阻挡块上设置落药滚轮,有效降低了药盒与阻挡块之间的摩擦了,使得发药顺畅,本发明通过发药顶升器将药盒的靠近阻挡块的一端顶起,并利用后方药盒的重力推动实现发药功能,发药顶升器一方面能够使得药盒被正常发出,另一方面能够对后方药盒起到阻挡限位作用,避免后方药盒下落过快,对阻挡块造成过大的冲击;本发明通过顶升舵机,并在顶升舵机上设置顶升组件,通过顶升组件将药盒的远离阻挡块的一端顶起,并且第二顶升摇臂的顶升高度大于第一顶升摇臂的顶升高度,使得最后一盒药即使在没有后方药盒的推动力作用下也能正常发出,避免了最后一盒药难以发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发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在发最后一盒药盒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发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在发最后一盒药盒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计数装置、11-发光器、12-收光器、20-发药装置、21-安装底座、22-阻挡块、221-落药滚轮、23-发药舵机、24-顶升舵机、25-发药顶升器、251-第一顶升摇臂、252-摇臂滚轮、253-第一支撑滚轮、26-顶升组件、261-第二顶升摇臂、262-顶升件、2621-顶升框架、2622-顶升滚轮、263-第二支撑滚轮、264-联动摇臂、27-第一收容腔、28-第二收容腔、30-药槽、40-药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发药机构,包括设置于发药系统内部的计数装置10、发药装置20和药槽30;计数装置10设置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两侧,并用于对发药的数量进行计数;发药装置20位于计数装置10的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侧,发药装置20的一端正对发药系统的出药口,发药装置20的另一端朝向发药系统的内部延伸,并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药槽30与发药装置20连接并位于发药装置20的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药槽30内储存有药盒40。发药装置20和药槽30从靠近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至远离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逐渐升高,使得发药装置20和药槽30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设置。

发药装置20包括安装底座21、设置于安装底座21的上方的阻挡块22、发药舵机23以及顶升舵机24;阻挡块22设置在发药装置20的靠近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阻挡块22上设有与阻挡块22转动连接的落药滚轮221,发药舵机23的输出轴上设有发药顶升器25;顶升舵机24的输出轴上设有顶升组件26。

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挡块22设置在发药装置20的靠近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的一端,能够对药槽30内储存的药盒40进行阻挡,避免了在发药过程中由于药盒40的连续下落,出现多发药的情况;参见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顶升舵机20输出轴上设置的发药顶升器25将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顶起,使得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的高度越过阻挡块22,在后方药盒40的推动力作用下,药盒40向前滑动;同时在阻挡块22上设置落药滚轮221,有效降低了在发药过程中药盒40与阻挡块2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发药过程更为顺畅,避免了发药困难的现象,当药盒40的重心越过落药滚轮221后,药盒40在重力作用下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落下,并被计数装置10计数,此时发药舵机23的输出轴上的发药顶升器25复位,后一盒药盒40被阻挡块22阻挡,有效避免了多发药的现象。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发药舵机23位于安装底座21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发药顶升器25包括第一顶升摇臂251、摇臂滚轮252和第一支撑滚轮253;第一顶升摇臂251的一端与发药舵机2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顶升摇臂251的另一端与摇臂滚轮252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滚轮253设置于发药舵机23的上方并与安装底座21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发药顶升器25设置成与发药舵机23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顶升摇臂251,并在第一顶升摇臂251的另一端设置摇臂滚轮252,通过摇臂滚轮252来实现对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向上顶起,在后方药盒40的推动下,能够顺利将药盒40推动发出,避免了药盒40与发药顶升器25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后方药盒40无法推动前方药盒的现象,从而无法正常发药的情况;同时在发药舵机23的上方设置第一支撑滚轮253,第一支撑滚轮253能够避免药盒40与发药舵机23之间产生摩擦,避免无法正常发药的情况;并且通过摇臂滚轮252对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进行顶起,后方药盒40在推动前方药盒40的过程中,摇臂滚轮252能够对后方药盒40起到阻挡限位作用,避免后方药盒40下落过快,对阻挡块22造成过大的冲击。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发药舵机23与阻挡块22之间构建成第一收容腔27,摇臂滚轮252收容于第一收容腔27内,并且摇臂滚轮252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支撑滚轮253的水平高度,使得摇臂滚轮252与第一支撑滚轮253的轴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发药舵机23与阻挡块之间设置成第一收容腔27,并在发药顶升器25复位时将摇臂滚轮252收容在第一收容腔27内,能够保证在前一药盒40发出后,后一药盒40能够完全滑动到阻挡块22处,并被阻挡块22阻挡,即后一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完全位于摇臂滚轮252的上方,使得下一次发药能够正常进行。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顶升舵机24位于安装底座21的远离阻挡块22的一端;顶升组件26包括第二顶升摇臂261、顶升件262和第二支撑滚轮263;第二顶升摇臂261的一端与顶升舵机2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顶升摇臂261的另一端与顶升件26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滚轮263位于顶升舵机24的上方并与安装底座21转动连接;第二顶升摇臂261所能顶升的高度大于第一顶升摇臂251所能顶升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阻挡块22,并利用后方药盒40推动前方药盒40实现发药功能,在药槽30内仅剩下最后一盒药盒40时,药盒40失去推动力,此时难以将最后一盒药发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顶升舵机24,并在顶升舵机24的输出轴上设置顶升组件26,首先通过发药舵机23将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顶起,使得药盒40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越过阻挡块22,然后顶升舵机24通过第二顶升摇臂261将顶升件262顶起,顶升件262将药盒40的远离阻挡块22的一端顶起;由于第二顶升摇臂261的顶升高度大于第一顶升摇臂251的顶升高度,使得最后一盒药盒40在自身重力下被发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升舵机24在正常情况下不动作,仅在最后一盒药盒40无法发出的情况下才动作,即发药舵机23动作后,计数装置10未能检测到药盒40被发出的情况下,顶升舵机24动作,使得最后一盒药盒40顺利发出,有效避免了最后一盒药盒40无法发出的现象。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论顶升舵机24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顶升摇臂261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顶升件262均能将药盒40的远离阻挡块22的一端顶起,使得最后一盒药盒40能够顺利发出。

顶升件262包括顶升框架2621和位于顶升框架2621内部的若干顶升滚轮2622;顶升框架2621与第二顶升摇臂261转动连接,顶升滚轮2622与顶升框架2621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升框架2621内设置若干顶升滚轮2622,若干顶升滚轮2622能够起到辅助药盒40下落的作用,降低药盒40与顶升框架2621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顶升组件26还包括联动摇臂264;顶升框架2621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与第二顶升摇臂261转动连接,顶升框架2621的中部与联动摇臂264的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摇臂264的另一端与安装底座21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联动摇臂264,使得顶升框架2621在顶升时更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计数装置10为光电计数传感器,包括位于发药系统出药口一侧的发光器11和位于发药系统出药口另一侧的收光器12。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电计数传感器,具体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位于发药系统出药口一侧的发光器11发出可见光或者红外光,并被位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另一侧的收光器12接收;当药盒40的重心越过落药滚轮221时,药盒4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发药系统的出药口落下的过程中,药盒40阻挡发光器11发出的可见光或者红外光,收光器12接收不到发光器11发出的可见光或者红外光,此时实现一次计数。采用这种计数方式能够准确的计数发药量,避免多发药或少发药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发药装置20和药槽30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为14-1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为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药槽30和发药装置20与水平方向设置成一定夹角,并且将夹角设置成14-18°。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药盒40自身重力,使得发药能够顺利完成;另一方面不会因为角度过大,药盒40滑动过快,对阻挡块22造成过大的冲击力,造成阻挡块22的损坏。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5,本发明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顶升舵机24的靠近阻挡块22的一端与发药舵机23的远离阻挡块22的一端构建成第二收容腔28;顶升组件26包括第二顶升摇臂261、顶升滚轮2622和第二支撑滚轮263;第二顶升摇臂261的一端与顶升舵机2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顶升摇臂261的另一端与顶升滚轮2622转动连接;顶升滚轮2622收容于第二收容腔28内,顶升滚轮2622的轴心的水平高度位于第一支撑滚轮253和第二支撑滚轮263的轴心连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顶升摇臂261以及与第二顶升摇臂261转动连接的顶升滚轮2622对最后一盒药盒40的远离阻挡块22的一端进行顶升,与实施例一相比,结构更为简单,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顶升舵机24的输出功率,节省能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