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旋转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12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旋转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旋转上料机构,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类似涡轮增压器中浮动轴承等的这样的小零件装配领域,采用较多的是手动上料,借助工具手动装配,存在操作困难、零件磨损、节拍不足等缺点。因此为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并且达到工业4.0 的宗旨,对小零件装配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旋转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旋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机构,旋转机构,顶升机构,送料机构,以及安装平台,其中,存料机构包括:下安装板,与安装平台转动连接;料杆组,包含多根料杆,多根料杆以圆周阵列形式排列,料杆的下端与下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旋转机构包括:齿轮,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的下方;齿条,与齿轮啮合;第一气缸,推动齿条,顶升机构包括:支撑法兰,与料杆滑动连接,设置在料杆的下端;顶升气缸,设置在安装平台上,对支撑法兰施加向上的推力,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气缸、送料滑道和滑块,送料气缸前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送料滑道中,送料滑道的底部开有送料口,送料口正对料杆的顶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上安装板,设置在料杆组的上方,与下安装板的位置相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孔,设置在下安装板上,与料杆一一对应;定位气缸,设置在下安装板的下方;定位插销,设置在定位气缸的上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料杆的下端与下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检测装置,设置在送料滑道的末端的上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气嘴,设置在检测装置的旁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取料棒,设置在送料滑道的下方,将滑动到滑道末端的物料顶升。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轴承芯锁,设置在下安装板的下面,套筒,设置在齿轮上,与齿轮共轴,套筒的顶端与轴承芯锁上分别具有相互卡合的结构;第二气缸,带动套筒和齿轮上升和下降。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实现了小轴套类自动上料抓取的功能,具有结构合理、高节拍、易于补料、方便更换、成本低、易调试和维护等优点,减少了人工上料装配所带来易磨损、低节拍、低产能、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采用齿轮齿条以及气缸推动,每一次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机械结构能够实现简单快速的料杆切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的料杆根据不同的产品而有不同的设计,并设有快换结构,因此提高了更换物料的速度。

进一步,送料机构即将料杆上的物料逐一送到指定位置,供机器人抓取;在送料机构的末端还设置有检测装置,对物料进行检测,如果有错误的物料则使用气嘴吹入废料盒,防止装配的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结构的1/4剖面图;

图3是旋转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旋转机构的剖面图;

图5是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送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自动旋转上料机构的上半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自动旋转上料机构,包括:存料机构,旋转机构1,顶升机构4,送料机构5,以及安装平台27。

如图1和图2所示,存料机构包括:

上安装板32和下安装板16。下安装板16与安装平台27转动连接。

料杆组2,包含多根料杆24,多根料杆24以圆周阵列形式排列,料杆组2安装在上安装板32和下安装板16之间,料杆24的下端与下安装板16可拆卸连接;料杆24的下端与下安装板16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4 和图5所示,料杆24的下端插入下安装板16中,旋钮柱塞12从侧面压紧料杆24的下端,碟形螺栓13从上向下压紧旋钮柱塞12。从而将料杆 24的下端固定。拆卸时,先将碟形螺栓13旋松,然后将旋钮柱塞12旋松,即可卸下料杆24。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旋转机构包括:

轴承芯锁9,设置在下安装板16的下面。

齿条11,与齿轮25啮合;

第一气缸10,推动齿条11。

齿轮25,设置在第二气缸7的前端,齿轮25的轴线与下安装板16 的中轴线重合。

套筒8,设置在齿轮25的上面,与齿轮25共轴,套筒8的顶端与轴承芯锁9上分别具有相互卡合的结构;

第二气缸7,带动套筒8和齿轮25上升和下降。当需要切换料杆24 时,第二气缸7带动套筒8和齿轮25上升,套筒8与轴承芯锁9相卡合,然后第一气缸10推动齿条11带动齿轮25转动预定角度,从而带动下安装板16转动,使得新的料杆24移动到顶升气缸17所在的位置。由于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八根料杆,因此,每次转动的角度为45°。

如图1和图8所示,顶升机构包括:

支撑法兰14,与料杆24滑动连接,设置在料杆24的下端。多个物料30摞在支撑法兰14的上方。

顶升气缸17,设置在安装平台27上,对支撑法兰14施加向上的推力。顶升气缸17的推杆两侧设置有导向轴31。

如图9和图10所示,送料机构包括:

送料气缸18、送料滑道28和滑块19,送料气缸18前端与滑块19 固定连接,滑块19滑动设置在送料滑道28中,送料滑道28的底部开有送料口,送料口正对料杆24的顶端。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定位机构包括:

多个定位孔3,设置在下安装板16上,与料杆24一一对应;定位气缸26,设置在下安装板16的下方;定位插销15,设置在定位气缸26 的上端。当其中一个料杆24转动到顶升机构处时,此料杆24对应的定位孔3运动到定位插销15的上方,定位气缸26向上推动定位插销15 使得定位插销15插入到定位孔3中。

检测装置20,设置在送料滑道的末端的上方。当物料30运动到送料滑道28的末端时,检测装置检测物料是否正确: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采用颜色传感器,通过检测不同物料的不同颜色来检测物料是否正确。

气嘴22,设置在送料滑道28末端的侧面。当检测装置20检测到不正确的物料时,气嘴22将错误的物料吹入废料盒23中。

取料棒29,设置在送料滑道28的末端的下方,将滑动到滑道末端的物料顶升。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旋转上料机构,进行上料作业的过程如下:

第二气缸7推动套筒8向上,套筒8与轴承芯锁9相卡合,第一气缸10推动齿条11,齿条11带动齿轮25转动一定角度,齿轮25带动下安装板16转动,使得料杆24转动到能够被顶升机构顶升的位置,

定位电机26向上推动定位插销15,使得定位插销15插入到定位孔 3中。

然后顶升气缸17向上顶升支撑法兰14,将料杆上的物料30一个一个的顶入送料滑道28中,送料气缸18推动滑块19在送料滑道28中滑动,滑块19将物料30推送到滑道28的末端,在经过检测装置检测物料正确后,取料棒21将物料30取走。

若检测装置20检测到物料不正确,则开启气嘴22将物料30吹到废料盒23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