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002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盒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盒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清凉油的盒子,一般包括盒体和罩设在盒体上的罩盖,其中罩盖的盖板四周具有向下延伸的围板,而盒体包括底板,底板的四周具有向上延伸的墙板,其中围板位于墙板的外侧。

目前常见的盒子,在盒体的墙板外侧边缘有一圈凸起,使用完成后,通过盖板和盒体相扣。在形成扣接时,有的时候扣接过紧,则不易下次时,罩盖和盒体的分离。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清凉油盒子不易打开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盒子,该盒子可以有效地解决清凉油盒子不易打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盒子,包括盒体和罩设在所述盒体上的罩盖,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并向上延伸设置的墙板,所述罩盖包括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盖板四周并下延伸设置的围板,在所述盒体的前端部,所述盒体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内侧相抵,在所述盒体的后端部,所述盒体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内侧之间具有允许所述盖板的后端向下移动预定距离的预定间隙。

优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后端部处,沿前向方向,所述预定间隙的上下宽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后端部处,沿前后方向,所述预定间隙上下边沿夹角在28度至32度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后端部处,沿前后方向,所述预定间隙延伸长度为0.9厘米至1.1厘米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前端部处,沿朝后方向,所述罩盖的下端向下延伸以逐渐靠近所述底板。

优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前端部处,沿朝后方向,所述罩盖的下端与所述盒体的底板之间的间隙上下边沿夹角在28度至32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盒子,具体的该盒子包括盒体和罩盖。具体的该盒体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四周并向上延伸设置的墙板。具体的该罩盖,罩设在盒体上,包括盖板和设置在盖板四周并向下延伸的围板,其中盖板盖罩在盒体上,而其中的围板包围在墙板的外侧,以罩设在盒体上。在盒体的前端部,盒体的上端与盖板的内侧相抵,在盒体的后端部,盒体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内侧之间具有允许盖板的后端向下移动预定距离的预定间隙。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盒子时,打开前,罩盖罩设在盒体上,在前端部处,盒体上端对盖板提供支撑力,而在后端部处时,盒体上端与盖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当需要打开罩盖时,在后端处,在盖板的上侧和底板的下侧分别施加一对相向的作用力,在前端部和前端部中间,墙板上形成一个支点,使得在后端部处,盖板和底板相靠近移动,而在前端部处盖板和底板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形成开口,以使盒体打开。所以在该盒子中,因为在盒体的一端,使盖板与墙板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间隙,进而在该端,盖板和墙板还能再一步靠近,继而使另一端转动,以形成开口,大大方便盒体的打开,所以采用该盒子,能够有效地解决清凉油盒子不易打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子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子闭合状态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子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盒体1、罩盖2、预定间隙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盒子,以有效地解决清凉油盒子不易打开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子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子闭合状态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子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盒子,具体的该盒子包括盒体1和罩盖2。

具体的该盒体1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四周并向上延伸设置的墙板,墙板的内侧以及底板的上侧之间的空间形成盒腔,以用于存放物质,如在该盒子为清凉油盒子时,即该盒腔用于存放清凉油。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底板为矩形平板结构,而墙板也一般为平板结构。

具体的该罩盖2,罩设在盒体1上,包括盖板和设置在盖板四周并向下延伸的围板,其中盖板盖罩在盒体1上,而其中的围板包围在墙板的外侧,以罩设在盒体1上。为了避免罩盖2随意晃动,此处优选,墙板的外围与围板的内围过渡配合,以使罩盖2打开时,罩盖2向上移动具有一定的阻力。

具体的,在盒体1的前端部处,盒体1的上端与盖板的内侧相抵,以支撑盖板,进而支撑罩盖2。而在盒体1上与前端部相对的后端部处,盒体1的上端与盖板的内侧之间具有预定间隙3,以使在后端部处,盖板的后端能够具有一定的向下移动间隙。以在后端处,在盖板的上侧和底边的下侧分别施加一对相向的作用力,此时在预定间隙3的前端处,盖板以预定间隙3的前端为转轴转动,进而能够在后端处,使盖板向靠近盒体1的上端方向移动,而在前端处,使盖板的前端向上转动,即盖板向远离盒体1的上端方向移动,以打开盖板,进而打开盒盖。需要说明的是,靠近盒子开口侧的方向为前向,而远离盒子开口侧的方向为后向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该盒子时,打开前,罩盖2罩设在盒体1上,在前端处,墙板对盖板提供支撑力,而在后端部处时,盖板与墙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当需要打开罩盖2时,在后端部处,在盖板的上侧和底板的下侧分别施加一对相向的作用力,在前端部和前端部中间,墙板上形成一个支点,使得在后端部处,盖板和底板相靠近移动,而在前端部处盖板和底板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形成开口,以使盒体1打开。所以在该盒子中,因为在盒体1的一端,使盖板与墙板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间隙,进而在该端,盖板和墙板还能再一步靠近,继而使另一端转动,以形成开口,大大方便盒体1的打开,所以采用该盒子,能够有效地解决清凉油盒子不易打开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在盒体1的后端部处,沿朝前方向,盒体1的上端与盖板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可以一直处于相等,即沿前后方向,其中预定间隙3的上下宽度始终相等。考虑到盖板是转动打开的,为了适应盖板打开,为避免打开的瞬间,盖板受到的压强过大,可以使在盒体1的后端部处,沿朝前方向上,墙板的上端与盖板的内侧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即朝前方向上,上述预定间隙3的上下宽度逐渐减小。即在后端处,盒体1的上端呈倾斜状,形成一个与盖板形成一定夹角的切面,而在倾斜处的上端端面与盖板内侧相抵时,则盒体1处于当前一次按压转动打开的最终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后端部处,墙板的最低高度决定了盒体1的容量,所以墙板的最低高度,不宜太低。而在墙板最低处,如果相对偏低太少,则罩盖2打开的程度不够大,进而不便打开罩盖2。所以在盒体1的后端部处,盒体的上端所在的平面沿前后方向与盖板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在28度至32度之间,包括28度和32度,且优选30度。即沿前后方向,上述预定间隙3的上下边沿之间的夹角在28度至32度之间,其中预定间隙3的上边沿为盖板的内侧面,而下边沿为盒体1的上端面,即墙板的上端。为了方便操作。使对盒子产生的扭矩足够大,可以使支点尽量靠近中心,但是靠近中心太近,则会造成罩盖2太容易开启。基于此,在盒体1的后端处,沿前后方向,上述预定间隙3的长度在0.9厘米至1.1厘米之间,且优选长度为1厘米。即使在盖板向下转动时,墙板上用于支撑盖板转动的支点与边缘之间的间距在0.9厘米与1.1厘米之间。

进一步的,可以在前端处,沿朝向后端的方向,围板的下端向下延伸以逐渐靠近底板,以在盖板转动打开时,围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的间距增大,能够有效地扩大罩盖2与盒体1之间的开口,不仅方便打开,而且在打开时能够方便取出盒体1内物质。为了保证盖合的密封性,罩盖2的下端与盒体1的底板之间的间隙上下边沿夹角在28度至32度之间,且优选30度,为了保证开口,此处间隙前后长度也优选在0.9厘米与1.1厘米之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