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296阅读:1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梯作为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设有轿厢及其牵引配件,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厅门护脚板是电梯的主要保护装置之一,其安装在厅门地坎下面,是为了防止升降机未停定而开门时,乘客意外夹进厅门与机箱空隙;或是乘客伸脚时,被运行中的电梯厅门框剪切而设计的。其主要通过几个M5螺栓与地坎组件固定。然而,电梯在井道中上下运行时,在做活塞运动;特别是电梯在上行时,在速度很快的情况下,会有一个很大的外力作用在护脚板上,使其向上翻,这样就存在安全隐患,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发明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包括水平护脚板、竖直护脚板和斜板,所述水平护脚板、竖直护脚板与斜板为一体化连接,所述水平护脚板与竖直护脚板通过热弯工艺成型且热弯角度为90°,所述竖直护脚板与斜板通过热弯工艺成型且热弯角度与垂直方向夹角为30°,所述水平护脚板底部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水平护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底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护脚板内部设有贯穿第一网孔,所述斜板内部贯穿设有第二网孔,所述竖直护脚板外壁内侧设有水平加强筋与垂直加强筋,所述垂直加强筋与水平加强筋相互垂直,所述斜板与竖直护脚板连接处设有防折弯加强筋,所述竖直护脚板外壁外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垂直加强筋、水平加强筋与防折弯加强筋均采用在底板上直接冲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孔直径大于第二网孔。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水平护脚板与竖直护脚板之间通过热弯工艺成型且热弯角度为90°,有利于从本质上加强其强度与硬度,通过设有网孔,一方面有利于电梯上下时漏风,减小风阻对护脚板的损害,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护脚板内部应力,通过设有加强筋,有利于从外部加强护脚板的强度,通过红外线感应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有利于提醒人们已进入危险区,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护脚板、2竖直护脚板、3斜板、4缓冲板、5 螺钉、6垂直加强筋、7水平加强筋、8防折弯加强筋、9第一网孔、10第二网孔、11红外线感应器、1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梯层门护脚板,包括水平护脚板1、竖直护脚板2和斜板3,所述水平护脚板1、竖直护脚板2与斜板3为一体化连接,所述水平护脚板1与竖直护脚板2通过热弯工艺成型且热弯角度为90°,所述竖直护脚板2与斜板3通过热弯工艺成型且热弯角度与垂直方向夹角为30°,所述水平护脚板1底部设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与水平护脚板1通过螺钉5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4底部设有报警器12,所述报警器12与缓冲板4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护脚板2内部设有贯穿第一网孔9,所述斜板3内部贯穿设有第二网孔10,所述竖直护脚板2外壁内侧设有水平加强筋7与垂直加强筋6,所述垂直加强筋6与水平加强筋7相互垂直,所述斜板3与竖直护脚板2连接处设有防折弯加强筋8,所述竖直护脚板2外壁外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11。

所述垂直加强筋6、水平加强筋7与防折弯加强筋8均采用在底板上直接冲出,这样有利于增强其强度,所述第一网孔9直径大于第二网孔10,根据风力不同,网孔大小也就不同,有利于充分利用增强护脚板的内部应力,所述红外线感应器11与报警器12电性连接,当红外线感应器11感应到人体脚部进入电梯层门内时,会将信号传送到报警器12,报警器12就会报警。

本实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水平护脚板1顶部与电梯主体固定,通过水平护脚板1与竖直护脚板2之间通过热弯工艺成型且热弯角度为90°,有利于从本质上加强其强度与硬度,通过设有网孔,一方面有利于电梯上下时漏风,减小风阻对护脚板的损害,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护脚板内部应力,通过设有加强筋,有利于从外部加强护脚板的强度,通过红外线感应器11与报警器12电性连接,当红外线感应器11感应到人体脚部进入电梯层门内时,会将信号传送到报警器12,报警器12就会报警,从而提醒人们已进入危险区,提高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