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泥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1205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彩泥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泥自动包装机。



背景技术:

彩泥是学龄前儿童喜爱的一种玩具,既可提高儿童手工制作能力,也能培养塑形、色彩等审美素质,因此是低年龄儿童必备的课程。彩泥生产包装时,需要将大块的彩泥团分切成小块,并封入塑料杯中。现有技术通常由人工完成彩泥的分切和包装,手工分切操作时分切的彩泥重量不一致,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泥自动包装机,该彩泥自动包装机无需人工操作,可自动完成彩泥的包装,实现彩泥生产包装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彩泥自动包装机包括送杯机构、送盖机构、切泥机构和组装机构;

组装机构包括转盘和压盖气缸,转盘的外侧设置有杯体卡槽;切泥机构的出料端和压盖气缸均设置于转盘上方,转盘转动会使杯体卡槽分别正对压盖气缸和切泥机构的出料端;送杯机构设置有送杯输送带,送杯输送带的出料端连接转盘;送盖机构设置有送盖输送带,送盖输送带延伸至压盖气缸的下方。

优选的,切泥机构包括编码器、进料轮、切泥电机、切刀、送泥电机和送泥皮带;进料轮安装于切泥机构的进料端处,编码器连接进料轮控制进料轮的转动以限定彩泥的进料量;切泥电机连接切刀以控制切刀切断彩泥;送泥电机连接送泥皮带以将从进料端进入的彩泥拉伸至合适的尺寸。

优选的,送盖输送带包括自动送盖皮带和无动力连接板,自动送盖皮带的出料端连接无动力连接板的进料端;无动力连接板的出料端设置有可限定杯盖位置并允许杯盖穿过的通孔,无动力连接板的出料端伸入至压盖气缸和转盘之间,通孔位于压盖气缸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组装机构采用转盘结构,转盘上设置多个杯体卡槽,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组装操作,且有利于节省空间。采用压盖气缸将杯盖直接下压到杯体上,组装效率高,且装置结构简单。压盖气缸下方的连接板设置了通孔限制杯盖的位置,避免杯盖移位,使得杯盖能在下压时正对杯体卡槽内的杯体。

切泥机构设置了编码器和进料轮控制彩泥的进料量,分切的彩泥的重量更加准确。送泥电机和送泥皮带将分切下来的彩泥拉伸至合适的尺寸,使得彩泥的形状和长度均匀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彩泥自动包装机无需人工操作,可自动完成彩泥的包装,实现彩泥生产包装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彩泥自动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泥机构和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列举的实施例仅代表一种或几种最佳实施方式,不应该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彩泥自动包装机包括送杯机构1、送盖机构2、切泥机构3和组装机构4。

组装机构4包括转盘41和压盖气缸42,转盘41的外侧设置有杯体卡槽411;切泥机构3的出料端和压盖气缸42均设置于转盘41上方,转盘41转动会使杯体卡槽411分别正对压盖气缸42和切泥机构3的出料端;送杯机构1设置有送杯输送带11,送杯输送带11的出料端连接转盘41;送盖机构2设置有送盖输送带21,送盖输送带21延伸至压盖气缸42的下方。

其中,切泥机构3包括编码器31、进料轮32、切泥电机33、切刀、送泥电机34和送泥皮带35;进料轮32安装于切泥机构3的进料端处,编码器31连接进料轮32控制进料轮32的转动以限定彩泥的进料量;切泥电机33连接切刀以控制切刀切断彩泥;送泥电机34连接送泥皮带35以将从进料端进入的彩泥拉伸至合适的尺寸。

其中,送盖输送带21包括自动送盖皮带211和无动力连接板212,自动送盖皮带211的出料端连接无动力连接板212的进料端;无动力连接板212的出料端设置有可限定杯盖位置并允许杯盖穿过的通孔213,无动力连接板211的出料端伸入至压盖气缸42和转盘41之间,通孔213位于压盖气缸42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彩泥自动包装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送杯机构1将杯体通过送杯输送带11送入转盘41的杯体卡槽411内。送盖机构2将杯盖通过自动送盖皮带211送入无动力连接板212,后续被送入无动力连接板212的杯盖会将前面的杯盖推入通孔213内,通过在自动送盖皮带211上安装感应设备和调距设备控制自动送盖皮带211上杯盖之间的距离,并控制自动送盖皮带211的转速,可以控制杯盖被推入通孔213的速度,其中调距设备可以是气缸。转盘41转动,使杯体卡槽411内的杯体对准切泥机构3的出料口和压盖气缸42。切泥机构3定量切割彩泥并将彩泥拉伸至合适的长度和形状,彩泥在送泥皮带35和重力作用下进入杯体内。压盖气缸42将杯盖下压,使杯盖扣合在已经装有彩泥的杯体上,完成杯体、彩泥和杯盖的组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