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收集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2248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收集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回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收集站。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垃圾收集站是建设在地面上,这些垃圾站存放的垃圾容易暴露,异味容易扩散到周围,异味扰民严重,并且现在的垃圾桶外观已经污染严重,还有很多垃圾桶已经没有轮子、盖子;而且小区保洁把垃圾桶推到道路上时也是随意摆放,有碍市容整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收集站,以解决地面垃圾暴露,异味扰民和垃圾分类投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垃圾收集站,包括:垃圾站地面平台、垃圾桶、垃圾投放通道;

所述垃圾桶埋于地下,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覆盖在所述垃圾桶上面;

所述垃圾投放通道穿过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与所述垃圾桶连通;

所述垃圾投放通道的投放口处设有投放盖。

可选的,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与所述垃圾桶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垃圾收集站还包括:垃圾站支架、垃圾站地下平台;

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设于所述垃圾桶的下面,所述垃圾站支架设于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和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之间。

可选的,所述垃圾站支架至少包括两个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和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之间至少两侧面,所述支架与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和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构成盛放N个所述垃圾桶的空间,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垃圾收集站还包括:垃圾站升降机、操作控制杆;

所述垃圾站升降机设于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的下方;

所述垃圾站升降机与所述操作控制杆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垃圾投放通道的外壁设有扫描探头,所述扫描探头用于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垃圾站地面平台将垃圾桶埋入地表之下,从而将垃圾散发的异味封闭在地下垃圾桶内,不仅解决了异味扰民的问题,达到了分类投放环保存放的效果,而且还节省了地面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存放2个垃圾桶时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存放3个垃圾桶时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存放4个垃圾桶时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投放通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收集站,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地面风貌,并防止垃圾异味扩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收集站,包括:垃圾站地面平台101、垃圾桶102、垃圾投放通道103;

所述垃圾桶102埋于地下,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101覆盖在所述垃圾桶102上面;所述垃圾投放通道103穿过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101与所述垃圾桶102连通;所述垃圾投放通道103的投放口处设有投放盖103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集站,一方面将垃圾桶埋于地下能够有效整治城镇地面风貌,并大大降低了异味扩散的范围,其实在垃圾投放通道的投放口处设有投放盖1031,将垃圾散发的臭气封闭在地下站内,有效防止垃圾桶中的异味与地面上的空气相接触,达到环保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101与所述垃圾桶102活动连接,其中,所述活动连接可分为铰接、链接等连接方式,能够打开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装置,从而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取出进行回收。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垃圾收集站还包括:垃圾站支架104、垃圾站地下平台105;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105设于所述垃圾桶102的下面,所述垃圾站支架104设于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101和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105之间;所述垃圾站支架104至少包括两个支架,所述垃圾站支架设于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101和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105之间至少两侧面,所述垃圾站支架与所述垃圾站地面平台101和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105构成盛放N个所述垃圾桶102的空间,N为正整数;所述垃圾收集站还包括垃圾站地坑外墙1041,所述垃圾站地坑外墙1041紧贴在所述支架靠近垃圾桶的一侧;当N等于2时,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存放2个垃圾桶时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当N等于3时,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存放3个垃圾桶时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当N等于4时,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存放4个垃圾桶时的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垃圾桶内垃圾回收的方式,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垃圾收集站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垃圾收集站还包括:垃圾站升降机106、操作控制杆107;

所述垃圾站升降机106设于所述垃圾站地下平台105的下方;

所述垃圾站升降机106与所述操作控制杆107电连接;

操作控制杆107可控制垃圾站升降机106上升或下降,能够带动整个垃圾收集站整体上升或下降,当想要回收垃圾桶内垃圾时,控制所述垃圾站升降机106上升从而带动垃圾桶102上升至地面上,不用打开垃圾站地面平台101即可将垃圾桶102内垃圾取出,更方便快捷;当回收完垃圾桶102内垃圾后,再控制垃圾站升降机106下降,将所述垃圾桶102再次埋入地下。

在实际应用中,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投放通道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所述垃圾投放通道103的外壁设有扫描探头1032,所述扫描探头1032用于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每个扫描探头对应装不同类型的垃圾桶,装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危险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的垃圾袋上印刷有各自的二维码,不同垃圾类型设置不同的垃圾桶,对应相应的投放口,投放通道的外壁设置扫描探头,将垃圾袋的二维码对准垃圾投放口的扫描探头,扫描垃圾袋后,如果扫描结果与垃圾桶匹配成功,则控制投放盖1031自动开启,将垃圾投入到垃圾口内即可;如果扫描垃圾袋后,扫描结果与垃圾桶匹配不成功,则不能开启投放盖1031,垃圾无法投入。本实用新型在垃圾投放通道的外壁设置扫描探头从而能够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