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床单抻裁机床单入料卷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8840发布日期:2018-07-20 19:4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医用床单加工设备,尤其涉及医用床单抻裁机床单入料卷折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为了防止病人交叉感染,同时也为了住院部的清洁卫生,通常在病人的病床上铺设一次性医用床单,在病人出院之后床单可直接作为医疗废料处理,减少了传统床单换洗时所需的人力资源,一次性医用床单一般由无纺布制成,无纺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抗菌性,符合相关医疗标准,传统的一次性医用床单均是通过手工裁剪布料,然后将下好的布料手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折叠,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床单抻裁机床单入料卷折系统,对布料进行送料和横向折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医用床单抻裁机床单入料卷折系统,包括机架和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送料机构和横向折叠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左右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承托轴、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承托轴、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承托轴左右两端设有第一轴承,承托轴上固定设有与承托轴同轴设置的支撑辊和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轴承和第一传动齿轮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支撑辊的外径,机架上设有分别与承托轴左右两端对应的固定轴承支座,固定轴承支座前端面设有与承托轴适配的卡槽,且卡槽沿左右方向贯穿固定轴承支座,卡槽后端部的内侧面为与承托轴适配的圆弧形,卡槽内侧面上设有与第一轴承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后端部的内侧面为与第一轴承适配的圆弧形,限位槽的后端部与卡槽的后端部同轴设置,固定轴承支座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孔和与第一螺纹孔适配的第一螺杆,第一螺纹孔上端开口位于固定轴承支座上端面,第一螺纹孔下端开口位于限位槽内;当承托轴由卡槽前端移动至卡槽后端时,承托轴位于卡槽的圆弧形后端部内,第一轴承位于限位槽的圆弧形后端部内,第一螺杆位于第一轴承的正上方;机架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横向折叠机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弧形收缩杆、弯折机构和定型机构,弧形收缩杆左右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弧形收缩杆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弧形收缩杆位于弯折机构的前方;弯折机构包括夹持器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架,夹持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连接,夹持器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交替设置的前夹持器和后夹持器,且相邻前夹持器和后夹持器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上端之间的距离,前夹持器和后夹持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夹板和上下对称设置于夹板上下两端的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支撑杆与滑块转动连接,前夹持器的滑块位于其前端,后夹持器的滑块位于其后端,滑块上设有轴孔、竖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和与第二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杆,第二螺纹孔的上端开口位于滑块上端面,第二螺纹孔的下端与轴孔连通,前夹持器夹板的后端位于后夹持器夹板前端的后方;支架包括左右对称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撑板,支撑板后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前后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前滑轨和后滑轨,前滑轨和后滑轨水平设置且前滑轨和后滑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夹持器位于前滑轨和后滑轨之间,上下两个支架的前滑轨分别贯穿前夹持器上下两端滑块的轴孔,前夹持器和后夹持器的支撑杆均与前滑轨垂直,当松开前夹持器上的第二螺杆时,前夹持器与前滑轨滑动连接,当旋紧前夹持器上的第二螺杆时,前夹持器与前滑轨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支架的后滑轨分别贯穿后夹持器上下两端滑块的轴孔,当松开后夹持器上的第二螺杆时,后夹持器与后滑轨滑动连接,当旋紧后夹持器上的第二螺杆时,后夹持器与后滑轨固定连接;定型机构包括支撑框架、主动辊和被动辊,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端,主动辊和被动辊平行且前后两端均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存在间隙,机架上设有与主动辊对应的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辊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

所述卡槽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卡槽前部的竖向高度与承托轴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第一调节手柄。

所述支撑辊位于承托轴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送料辊的竖向高度低于承托轴的竖向高度,第二送料辊的竖向高度高于第一送料辊的竖向高度,第三送料辊的竖向高度低于第二送料辊的竖向高度。

所述前夹持器夹板的后端与后夹持器夹板的后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前夹持器夹板的前端与后夹持器夹板的前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螺杆上端设有第二调节手柄;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与被动辊前后两端对应的调节机构,被动辊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包括滑槽、移动轴承支座和第三调节螺杆,移动轴承支座位于滑槽内并在左右方向上与滑槽滑动连接,移动轴承支座左端与滑槽左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第二轴承设置在移动轴承支座上,当移动轴承支座运动至左极限时,主动辊和被动辊相切,第三调节螺杆水平贯穿支撑框架并与支撑框架螺纹连接,第三调节螺杆左端位于滑槽内并与移动轴承支座右端面抵接,第三调节螺杆右端位于移动轴承支座外部,第三调节螺杆右端设有第三调节手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辊连接;所述横向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一导向辊后端与机架后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一导向辊位于支撑框架左下方,第一导向辊与主动辊平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当布料经过弯折机构时,布料在横向方向上形成折边,当布料经过定型机构时,布料在横向方向上产生的折边被压紧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轴承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夹持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弯折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医用床单抻裁机床单入料卷折系统,包括机架1和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送料机构和横向折叠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左右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承托轴2、第一送料辊3、第二送料辊4和第三送料辊5,承托轴2、第一送料辊3、第二送料辊4和第三送料辊5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承托轴2左右两端设有第一轴承92,承托轴2上固定设有与承托轴2 同轴设置的支撑辊91和第一传动齿轮6,第一轴承92和第一传动齿轮6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支撑辊91的外径,机架1上设有分别与承托轴2左右两端对应的固定轴承支座7,固定轴承支座7前端面设有与承托轴2适配的卡槽8,且卡槽 8沿左右方向贯穿固定轴承支座7,卡槽8后端部的内侧面为与承托轴2适配的圆弧形,卡槽8内侧面上设有与第一轴承92对应的限位槽9,限位槽9后端部的内侧面为与第一轴承92适配的圆弧形,限位槽9的后端部与卡槽8的后端部同轴设置,固定轴承支座7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孔和与第一螺纹孔适配的第一螺杆11,第一螺纹孔上端开口位于固定轴承支座7上端面,第一螺纹孔下端开口位于限位槽9内;当承托轴2由卡槽8前端移动至卡槽8后端时,承托轴 2位于卡槽8的圆弧形后端部内,第一轴承92位于限位槽9的圆弧形后端部内,第一螺杆11位于第一轴承92的正上方;机架1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2和第二传动齿轮13,第二传动齿轮13由第一伺服电机12驱动,第二传动齿轮13与第一传动齿轮6啮合。

第一送料辊3、第二送料辊4和第三送料辊5分别通过第二轴承76与机架1 转动连接,降低第一送料辊3、第二送料辊4和第三送料辊5转动时的阻力;卡槽8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卡槽8前部的竖向高度与承托轴2的直径相同,防止承托轴2上下窜动;第一螺杆11上设有第一调节手柄77,便于第一螺杆11的转动;支撑辊91位于承托轴2的中间位置,使承托轴2两端受力均匀。

一次性医用床单一般由无纺布制成,成卷的布料90其中间设有卷筒,布料 90绕设在卷筒上,将卷筒套设在支撑辊91上并与支撑辊91固定连接,第一轴承92和第一传动齿轮6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支撑辊91的外径,便于卷筒的安装,然后将承托轴2两端分别由卡槽8的前端开口处移动至卡槽8后部,限位槽9 后端部的直径大于卡槽8后端部的直径,第一轴承92位于限位槽9内,可防止承托轴2左右窜动,旋紧第一螺杆11,将第一轴承92固定,第一伺服电机12 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3转动,通过第二传动齿轮13与第一传动齿轮6的啮合带动承托轴2转动,实现布料90的输送,布料90从支撑辊91上起始,并依次经过第一送料辊3下端面、第二送料辊4上端面和第三送料辊5下端面,第一送料辊 3的竖向高度低于承托轴2的竖向高度,第二送料辊4的竖向高度高于第一送料辊3的竖向高度,第三送料辊5的竖向高度低于第二送料辊4的竖向高度,布料 90在经过第一送料辊3、第二送料辊4和第三送料辊5的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使布料90保持平展。

横向折叠机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弧形收缩杆14、弯折机构和定型机构,弧形收缩杆14左右两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弧形收缩杆14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弧形收缩杆14位于弯折机构的前方;弯折机构包括夹持器和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架,夹持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支架连接,夹持器包括在左右方向上交替设置的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且相邻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上端之间的距离,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夹板17和上下对称设置于夹板17上下两端的支撑杆18,支撑杆18一端与夹板17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块19,支撑杆18与滑块19转动连接,前夹持器15的滑块19位于其前端,后夹持器16的滑块19位于其后端,滑块19 上设有轴孔20、竖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和与第二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杆21,第二螺纹孔的上端开口位于滑块19上端面,第二螺纹孔的下端与轴孔20连通,前夹持器15的夹板17的后端位于后夹持器16的夹板17前端的后方;支架包括左右对称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撑板22,支撑板22后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22之间设有前后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前滑轨23和后滑轨24,前滑轨23 和后滑轨24水平设置且前滑轨23和后滑轨2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2 固定连接;夹持器位于前滑轨23和后滑轨24之间,上下两个支架的前滑轨23 分别贯穿前夹持器15上下两端滑块19的轴孔20,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 的支撑杆18均与前滑轨23垂直,当松开前夹持器15上的第二螺杆21时,前夹持器15与前滑轨23滑动连接,当旋紧前夹持器15上的第二螺杆21时,前夹持器15与前滑轨23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支架的后滑轨24分别贯穿后夹持器16 上下两端滑块19的轴孔20,当松开后夹持器16上的第二螺杆21时,后夹持器 16与后滑轨24滑动连接,当旋紧后夹持器16上的第二螺杆21时,后夹持器16 与后滑轨24固定连接,通过滑动滑块19可调节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之间的距离;定型机构包括支撑框架25、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支撑框架25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端,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平行且前后两端均与支撑框架25转动连接,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之间存在间隙,机架1上设有与主动辊26对应的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辊26由第二伺服电机28驱动。

前夹持器15夹板17的后端与后夹持器16夹板17的后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前夹持器15夹板17的前端与后夹持器16夹板17的前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使布料90绕设在前夹持器15与后夹持器16之间时产生的折边与夹板17的宽度相同;第二螺杆21上端设有第二调节手柄78,便于第二螺杆21的转动;支撑框架25上设有与被动辊27前后两端对应的调节机构79,被动辊27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76与调节机构79连接,调节机构79包括滑槽80、移动轴承支座 81和第三调节螺杆82,移动轴承支座81位于滑槽80内并在左右方向上与滑槽 80滑动连接,移动轴承支座81左端与滑槽80左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3,第二轴承76设置在移动轴承支座81上,当移动轴承支座81运动至左极限时,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相切,第三调节螺杆82水平贯穿支撑框架25并与支撑框架 25螺纹连接,第三调节螺杆82左端位于滑槽80内并与移动轴承支座81右端面抵接,第三调节螺杆82右端位于移动轴承支座81外部,第三调节螺杆82右端设有第三调节手柄84,便于第三调节螺杆82的转动,当旋转第三调节螺杆82 向左运动时,第三调节螺杆82带动移动轴承支座81向左运动,缩短主动辊26 和被动辊27之间的距离,当转动第三调节螺杆82向右运动时,移动轴承支座 81在复位弹簧83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扩大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之间的距离,使布料90在经过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之间时受到较强的压紧力;第二伺服电机28通过传动皮带85与主动辊26 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8启动时可带动主动辊26转动,在主动辊26与被动辊27 的夹持下可带动布料90前进,为布料90提供牵引力;横向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辊86,第一导向辊86后端与机架1后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一导向辊86 位于支撑框架25左下方,第一导向辊86与主动辊26平行,第一导向辊86主要对布料90起导向作用,防止布料90与支架发生摩擦造成布料90的破损。

布料90绕过第三送料辊5之后经过弧形收缩杆14下端,弧形收缩杆14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弧形收缩杆14的竖向高度低于第三送料辊5的竖向高度,布料90经过弧形收缩杆14时在左右方向上向弧形收缩杆14中间位置收缩,布料 90经过弧形收缩杆14之后向上运动,并依次绕过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前夹持器15的数量为三个,后夹持器16的数量为四个,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的数量,布料90依次绕过后夹持器16的前端和前夹持器15的后端,布料90在左右方向上的横向产生多个均匀的折边,由于相邻前夹持器15和后夹持器16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上端之间的距离,夹持器由下向上逐渐向中间收缩,使布料90在横向方向上的折边逐渐收缩,布料90 在经过弯折机构之后进入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之间,在主动辊26和被动辊27 的作用下,布料90在横向方向的折边被挤压定型,完成布料90在横向方向上的折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