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8989发布日期:2018-09-08 00:54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电梯曳引机性能的曳引机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机品种多,有交流双速、交流变频和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等;有立式、卧式、悬臂式、支撑式等多种结构型式;额定功率从1.1~160kW不等。不同品种、不同结构型式之间质量和能量消耗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曳引机对电梯的安全和能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正是由于曳引机的各种型式和结构不同、功率范围宽,给试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部分曳引机制造企业设计了满足自己单一品种的试验设备,难有普及性,而且试验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高,也无法针对一款开发一台设备。现有设备已难以跟上电梯市场的高端需要,而浙江作为曳引机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目前的公共检验检测机构缺少可提供测试服务的曳引机测试系统,公共测试系统的缺乏使得省内曳引机企业必须将产品送至外省相关机构做测试,增加了时间和运输等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在浙电梯曳引机企业的自主研发力度和创新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电梯曳引机性能的曳引机的测试装置。

所述的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座及安装平台,曳引机安装在曳引机座上,曳引机输出端通过第一法兰连接万向节一端,万向节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连接传动轴一端,传动轴另一端依次通过联轴器连接扭矩传感器、增速器、直流电机及飞轮机构,传动轴上设有主同步带轮,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增速器设置在第一支座上,第二支座上设有通过连接轴连接的从同步带轮和编码器,主同步带轮与从同步带轮由同步带连接,编码器与直流电机信号连接。

所述的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飞轮机构包括飞轮、飞轮锥套及飞轮锥轴,飞轮锥套外表面为圆柱结构,飞轮锥套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内锥孔,飞轮锥轴穿过飞轮锥套的内锥孔与其螺纹连接,飞轮套设在飞轮锥套外表面并由法兰固定,再由开槽螺母压板压紧固定在飞轮锥轴上,飞轮锥轴上设有二副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第三支座上固定在安装平台上。

所述的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音室,曳引机座固定设置在消音室内。

所述的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平台上设有一组用于安装第二支座的第二支座备用安装孔。

上述的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包括曳引机座及安装平台,曳引机安装在曳引机座上,曳引机输出端通过第一法兰连接万向节一端,万向节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连接传动轴一端,传动轴另一端依次通过联轴器连接扭矩传感器、增速器、直流电机及飞轮机构,传动轴上设有主同步带轮,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增速器设置在第一支座上,第二支座上设有通过连接轴连接的从同步带轮和编码器,主同步带轮与从同步带轮由同步带连接,编码器与直流电机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根据曳引机输出端转速低,扭矩大的问题,采用低速大扭矩的直流电机为负载电机,提供力矩,并通过变速器使加载到曳引机输出端的转速符合实际运行情况,同时,采用飞轮机构与直流电机相结合,不仅能模拟负载力矩,同时能更好地模拟实际运行时的负载惯量,有效填补了电梯型式试验能力方面的空白,大大方便了企业,也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了测试的平台,更好的把好质量关,具有良好发展情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曳引机,2-第一法兰,3-万向节,4-第二法兰,5-传动轴,6-扭矩传感器,7-增速器,8-直流电机,9-飞轮机构,901-飞轮,902-飞轮锥套,903-飞轮锥轴,904-开槽螺母压板,10-第三支座,11-轴承座,12安装平台,13-曳引机座,14-第一支座,15-主同步带轮,16-第二支座,17-从同步带轮,18-编码器,19-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曳引机的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曳引机的性能,它包括曳引机座13及安装平台12,安装平台12上设有第一支座14和第二支座16,曳引机1安装在曳引机座13上,曳引机座11固定设置在消音室内;曳引机1输出端通过第一法兰2连接万向节3一端,万向节3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4连接传动轴5一端,传动轴5另一端依次通过联轴器连接扭矩传感器6、增速器7、直流电机8及飞轮机构9,传动轴5上设有主同步带轮15,增速器7设置在第一支座14上,第二支座16上设有通过连接轴连接的从同步带轮17和编码器18,扭矩传感器6也设置在第二支座16上,主同步带轮15与从同步带轮17由同步带19连接,编码器18与直流电机8信号连接,编码器18将接收到的同步带轮的转速信号传送给直流电机8,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直流电机8工作。

本实用新型将曳引机1安装在消音室内,是为了对电梯曳引机进行噪声测试。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机构9包括飞轮901、飞轮锥套902及飞轮锥轴903,飞轮锥套902外表面为圆柱结构,飞轮锥套902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内锥孔,飞轮锥轴903穿过飞轮锥套902的内锥孔与其螺纹连接,飞轮901套设在飞轮锥套902外表面并由法兰固定,再由开槽螺母压板904压紧固定在飞轮锥轴903上,飞轮锥轴903上设有二副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承座11上,轴承座11安装在第三支座10上,第三支座10固定在安装平台12上。

本实用新型传动轴5先通过联轴器与扭矩传感器6连接,由于曳引机1的扭矩测量量程不同,在实际测试中需要更换扭矩传感器6,因此将扭矩传感器6用螺栓装在第二支座16上,当更换扭矩传感器6时,将其与第二支座16等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更换,只要保证新的中心和原来的中心等高即可,此外,考虑到扭矩传感器6的轴向距离与原来不一致,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平台12上设有一组用于安装第二支座16的第二支座备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回路主要包含两类曳引机,分别是有齿轮减速箱电梯曳引机以及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曳引机。考虑到曳引机输出端转速低,扭矩大,因此,负载电机采用低速大扭矩的直流电机8,并通过增速器7使加载到曳引机1输出端的转速符合实际运行情况,同时,采用飞轮机构9加直流电机8相结合的加载方案,不仅能模拟负载力矩,同时能更好地模拟实际运行时的负载惯量。

本实用新型的惯量的模拟通过不同的飞轮组合来实现,根据被测曳引机实际使用时的负载情况,调节范围在15-400kg* m2,在曳引机测试中,采用一组标准飞轮,根据实际使用时驱动的轿厢负载情况,用几个飞轮组合的方式以及选择适当变速比的变速器来实现各种惯量模拟;此外,采用飞轮上加重块的方式,使模拟的惯量大小与实际惯量更加接近。

本实用新型飞轮机构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模拟电梯本身的惯量。电梯系统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旋转运动,在计算转动惯量时,一般是先把直线运动的惯量转换成转动惯量,然后进行叠加,将所有的直线运动的惯量(包括轿厢、额定载重以及配重的质量)折算为曳引轮上的转动惯量为:;本实用新型的加载电机选择杭州恒力110kW直流电机(型号为Z4-315-41),电机中心高315mm,功率110kW,额定转速400转/分钟,调速范围0~1200转/分钟;增速器使用减速机选用上海锐进ZDY250-2.5-1,速比2.5,实际曳引机输出端的调速范围为0~480转/分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