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出量稳定的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972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出量稳定的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化用品和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出量稳定的乳液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乳液泵通过活塞与副柱及泵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打开或关闭流道,在压下按头时,活塞因与泵体内壁的摩擦力向上移动,打开副柱上的流道,排空泵体内空气或液体,按压到位后松开按头,按头及泵芯结构(主柱、副柱、活塞组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弹,活塞因与泵体内壁的摩擦力向下移动,流道关闭,在泵室内形成负压,吸入液体,再次压下按头时,副柱上的流道打开,液体通过副柱上的流道经按头喷嘴流出,实现乳液泵泵液功能。该结构对活塞、主柱、副柱、泵体之间相互的配合要求很高,否则会严重影响乳液泵的密封性及功能。近年来出现很多简化泵芯结构的乳液泵,例如:1)专利CN202295704U公开了一种乳液泵,其主柱与活塞一体注塑成型,副柱底部有弹性阀片,与副柱上的底环形座以弹性筋相连,起单向阀作用,该弹性阀片受注塑成型精度及外界温度变化和塑性变形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普通塑料柔韧性降低,阀片无法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导致乳液泵泵出量不稳定;2)专利CN205554988U公开了一种按压式乳液泵,其副柱外侧圆周面一方面起导向和固定弹簧作用,另一方面在乳液泵闭锁状态时与主柱-活塞组件的内孔壁配合密封,由于该副柱外圆周面在组装、使用过程与弹簧直接接触并相互摩擦,极有可能造成损伤,影响乳液泵闭锁状态下的密封效果,存在渗漏的可能。3)专利CN205972345U公开了一种液泵瓶盖,将主柱、副柱与活塞作为一体设计并注塑成型,受产品及模具结构影响,其主柱内及泵体内的两个单向阀圆球均用在主柱和泵体内孔壁上成型的定位爪固定在主柱及泵体的内孔中,圆球活动范围小且与主柱或泵体内壁的间隙较小,导致流道截面积过小,在乳液泵用于有一定粘度且流动性较差的产品时,泵出量不足,且因为流道截面积小,泵液时阻力大,使用手感欠佳。以上几种结构的乳液泵还存在主柱与锁盖之间没有密封性设计,造成乳液泵处于打开使用状态时,液体易从排气孔进入主柱与锁盖之间的间隙造成渗漏溢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出量稳定的乳液泵,该乳液泵简化了泵芯结构,生产成本低,泵出量相对稳定,密封性好,使用手感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出量稳定的乳液泵,包括按头、主柱、锁盖、螺牙、泵体及副柱,所述泵体的上端穿过螺牙与锁盖扣合,所述按头与主柱扣合连接,所述主柱的下端穿过锁盖伸入于泵体的内腔中并可沿泵体的内腔上下自由活动,所述副柱设置在泵体内腔的下部,所述泵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主柱相抵接、下端与副柱相抵接,所述主柱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与主柱内腔贯通的活塞;

所述活塞包括密封内筒和密封外筒,所述密封内筒固定设置于密封外筒内且二者共轴,所述密封外筒的外壁带有锥度,所述密封外筒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密封凸缘,使活塞与泵体内腔壁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内筒的内壁或外壁带有锥度;

所述副柱包括密封锥筒,所述密封锥筒的外壁或内壁具有与密封内筒内壁或外壁相匹配的密封锥面;当乳液泵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密封锥筒与密封内筒密封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内筒和密封外筒之间通过第二筋条相连接;当乳液泵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密封锥筒插接于所述密封内筒内,所述密封锥筒外壁的密封锥面与密封内筒的内壁密封配合。

具体地,所述密封锥筒的中部设有用以支撑弹簧的第二隔板,所述密封锥筒与所述弹簧过渡配合;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内筒与密封外筒之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锥筒的环形间隙;当乳液泵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密封内筒插接于所述密封锥筒内,所述密封锥筒内壁的密封锥面与密封内筒的外壁密封配合。

具体地,所述密封锥筒内设置有用以固定弹簧的支撑柱;所述弹簧的下端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使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弹簧过渡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副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锥筒下方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泵体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定位凸台中间开设有所述密封锥筒下部贯通的底开槽;所述密封锥筒靠近所述定位凸台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底开槽连通的侧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塞靠近主柱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凸环;所述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凸环相配合的密封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内筒与所述主柱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弹簧的环形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柱呈管状,包括同轴的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下端设有带有第一圆球的上密封座,上密封座下端端口直径小于第一圆球的直径;所述下管上端的内壁设有数个第一筋条,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筋条的下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泵体上下开口,从上至下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带有第二圆球的下密封座、进液通道;第二容置腔呈圆柱形,下密封座下端端口直径小于第二圆球的直径;第一容置腔的外壁设有与锁盖的凹槽配合的凸起,其下方径向设有突出的圆环状平台,所述圆环状平台与螺牙间隙配合,圆环状平台的下方设有垫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乳液泵一方面采用带有锥度的双层筒形结构的活塞,使其与副柱的密封锥筒密封配合,从而使得在乳液泵处于密封状态时主柱与副柱之间密封性好,既简化了泵芯结构,又能够很好地避免了在运输搬运过程中产生漏液,解决了现有泵芯结构的乳液泵因密封方式不合理造成的闭锁时密封不良及使用时泵出量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密封凸环与密封凹槽的配合,增强了主柱与锁盖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性能,同时也保证了在使用时乳液泵的泵出量,克服了现有泵芯结构的主柱与锁盖之间无密封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乳液泵相比,优化了现有泵芯结构,泵芯结构简单,且易于质量控制,减少泵芯结构的零件数量,在同等泵出量的情况下,节省原料成本,降低了对加工工艺的要求,减少模具及设备投入,简化了装配,降低生产、组装成本,密封效果佳,泵出量稳定,使用手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乳液泵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乳液泵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泵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泵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主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主柱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副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副柱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柱与副柱相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按头;2、主柱;21、上管;211、上密封座;22、下管;221、第一筋条;23、活塞;231、密封内筒;232、密封外筒;233、密封凸缘;234、第二筋条;235、密封凸环;3、锁盖;4、螺牙;5、弹簧;6、泵体;61、第一容置腔;62、第二容置腔;63、下密封座;64、进液通道;65、圆环状平台;66、排气孔;67、加强筋;7、副柱;71、密封锥筒;72、定位凸台;73、第二隔板;74、底开槽;75、侧开槽;76、支撑柱;8、第一圆球;9、第二圆球;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泵出量稳定的乳液泵。该乳液泵包括按头1、主柱2、锁盖3、螺牙4、弹簧5、泵体6、副柱7及起到单向阀作用的第一圆球8和第二圆球9。泵体6的上端穿过螺牙4与锁盖3扣合,按头1与主柱2扣合连接,主柱2的下端穿过锁盖3的中心通孔并伸入于泵体6的内腔中,主柱2可沿锁盖3的中心通孔和泵体6的内腔上下自由活动,副柱7固定设置在泵体6内腔的下部,泵体6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上端与主柱2相抵接、下端与副柱7相抵接。

参考图3和图4,泵体6为由侧壁围成的上下开口的圆筒体,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的第一容置腔61、第二容置腔62、带有第二圆球9的下密封座63和进液通道64。第一容置腔61的外壁设有与锁盖3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锁盖3与第一容置腔61的外壁通过凹槽与凸起的扣合过盈连接。第一容置腔61的下方径向设有突出的圆环状平台65,圆环状平台65与螺牙4间隙配合,圆环状平台65的下方设有垫片10;泵体6侧壁对应于圆环状平台65下方的位置上开设有排气孔66。第二圆球9设置在下密封座63内,下密封座63下端端口直径小于第二圆球9的直径;为了防止第二圆球9的活动范围过大以致泵出量不稳定,下密封座6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圆球9的直径。下密封座63与进液通道6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67,提高了泵体6的牢固强度,提高下密封座的成型尺寸精度,同时也能在生产组装时起到定位止转的作用。

按头1呈L形,包括横杆和纵杆,按头1内部设有贯穿横杆端部和纵杆端部的出液通道。横杆端部呈向下弯曲的弧状;纵杆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主柱2连接的扣合凹槽,纵杆在上端设有不密封出液通道的第一隔板。纵杆外部设有外螺纹,锁盖3的中心通孔的孔壁设置有内螺纹,当按头1的纵杆螺接在锁盖3上时,乳液泵处于锁紧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主柱2呈管状,包括同轴的上管21和下管22。上管21的外壁上设置有扣合凸起,按头1的扣合凹槽与扣合凸起过盈扣合,使主柱2与出液通道连通。上管21下端设有带有第一圆球8的上密封座211,上密封座211下端端口直径小于第一圆球8的直径。下管22的内径略大于弹簧5的外径,下管22上端的内壁设有数个均布的第一筋条221,第一筋条221的端面平齐,起到支撑弹簧5端面的作用,即弹簧5的上端抵接于第一筋条221的下端面上。

主柱2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与上管21和下管22贯通的活塞23。活塞23具有带有锥度的双层筒状结构,包括密封内筒231和密封外筒232,密封内筒231固定设置于密封外筒232内且二者共轴。密封外筒232的外壁带有锥度,密封外筒232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密封凸缘233,使活塞23与泵体6内腔壁过盈配合,在外部压力或弹簧5的作用下,活塞23和主柱2可沿着泵体6内腔壁上下活动,在泵体6内形成正压或负压,以完成压液或吸液过程。密封内筒231和密封外筒232之间通过数个均布的第二筋条234相连接,用以改善注塑成型条件,保证密封内筒231的尺寸精度。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性能,密封内筒231的内壁带有锥度。密封内筒231与主柱2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弹簧5的环形平面,防止弹簧5损伤密封内筒231的密封面。

如图7和图8所示,副柱7包括密封锥筒71和设置在密封锥筒71下方的定位凸台72。密封锥筒71的外壁具有与密封内筒231内壁相匹配的密封锥面。当乳液泵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时,密封锥筒71插接于密封内筒231内,密封锥筒71外壁的密封锥面与密封内筒231的内壁过盈配合密封连接。具体地,密封锥筒71的中部设有用以支撑弹簧5的第二隔板73,密封锥筒71与弹簧5过渡配合,弹簧5的下端与第二隔板73相抵接并卡紧在密封锥筒71的内壁上。

定位凸台72与泵体6内壁之间以较小的间隙或零间隙配合,便于组装,同时使泵体6内壁对副柱7具有定位作用。定位凸台72中间设有与密封锥筒71下部贯通的底开槽74;密封锥筒71侧壁靠近定位凸台72的位置上设有侧开槽75,该侧开槽75与底开槽74和泵体6内腔相互连通。侧开槽75的高度小于第二圆球9的直径,以防止第二圆球9进入泵体6内;侧开槽75的宽度大于第二圆球9的直径,以使液体流道截面增大。底开槽74的宽度大于第二圆球9的直径,使第二圆球9在负压吸液时可以进入密封锥筒71下方;第二隔板73到第二圆球9顶部的距离为第二圆球9直径的1/3~1/2,既保证吸液时具有足够的流道空间,在压液时又能使第二圆球9快速向下贴合下密封座63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防漏性能,活塞23靠近主柱2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凸环235;锁盖3上设置有与密封凸环235相配合的密封凹槽。当乳液泵打开时,主柱2和活塞23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顶起并到达上止位,密封凸环235嵌入锁盖3的密封凹槽中,能够有效防止液体进入泵体6的排气孔66内并沿着主柱2外壁与锁盖3的中心通孔之间的间隙向外渗漏。

该乳液泵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按压按头1时,主柱2向下运动并压缩弹簧5,使得泵体6内压力增大,泵体6内的第二圆球9与下密封座63贴合密封,主柱2内的第一圆球8与上密封座211分离,导通流道,使泵体6内的液体沿着出液通道流出,实现乳液泵单向出液功能;当按头1的外加压力消失时,按头1、主柱2和活塞23在弹簧5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泵体6内压力降低,第一圆球8与上密封座211贴合密封,第二圆球9与下密封座63分离,导通流道,使液体沿着进液通道64、底开槽74和侧开槽75被吸入泵体6内,实现乳液泵负压吸液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塞23和副柱7的结构及二者之间的配合关系有所不同。如图9所示,密封内筒231与密封外筒232之间设有用于容置密封锥筒71的环形间隙;当乳液泵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内筒231插接于密封锥筒71内,密封锥筒71内壁的密封锥面与密封内筒231的外壁密封配合。密封锥筒71内设置有用以固定弹簧5的支撑柱76,支撑柱76的外径等于弹簧5的内径,弹簧5的下端套设在支撑柱76上,使支撑柱76与弹簧5过渡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