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937发布日期:2018-06-12 22:04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



背景技术:

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在灌溉过程种通常需要使用水带对灌溉用水进行转移,现有的水带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收放,灌溉人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包括水带本体、位于水带本体下方的行走底座、固定连接于行走底座顶部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以及均位于行走底座上方的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均固定连接于行走底座顶部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收集辊,所述收集辊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收集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收集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位于调节把手远离第一齿轮一侧,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行走底座滑动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的第一齿轮、第二支撑机构上的第一齿轮、第一调节机构上的第二齿轮和第二调节机构上的第二齿轮啮合有同一个链条。

优选的,所述行走底座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中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滑槽内,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中伸缩杆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集辊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水带本体的外壁中部通过固定夹与收集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把手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调节把手通过紧固螺栓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便于成品的水带出厂时的收放,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水带在出厂时的移动和运输;

2.便于水带在浇灌使的铺设和收放,节约占用空间,方便水带的移动和运输;

3.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浇灌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静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中支撑板和收集辊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水带本体、2行走底座、3第一支撑机构、4第一调节机构、5支撑板、6收集辊、7第一齿轮、8调节把手、9伸缩杆、10第二齿轮、11链条、12滑槽、13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于收放的灌浇水带,包括水带本体1、位于水带本体1下方的行走底座2、固定连接于行走底座2顶部的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以及均位于行走底座2上方的第一调节机构4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均固定连接于行走底座2顶部的两个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收集辊6,收集辊6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5的两侧,收集辊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远离收集辊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8,第一调节机构4位于调节把手8远离第一齿轮7一侧,第一调节机构4包括与行走底座2滑动连接的伸缩杆9,伸缩杆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第一支撑机构3上的第一齿轮7、第二支撑机构上的第一齿轮7、第一调节机构4上的第二齿轮10和第二调节机构上的第二齿轮10啮合有同一个链条11,行走底座2的顶部设有滑槽12,第二调节机构中伸缩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滑槽12内,第一调节机构4中伸缩杆9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滑槽12内,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调节机构4和第二调节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收集辊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水带本体1的外壁中部通过固定夹与收集辊6固定连接,调节把手8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13,调节把手8通过紧固螺栓13与第一齿轮7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例一:成品的水带本体1在出厂存放时,将水带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机构3中的收集辊6上,转动第一支撑机构3上的调节把手8使水带本体1缠绕在收集辊6上;记录第一支撑机构3中的收集辊6的转动圈数,将水带本体1的另一端固定与第二支撑机构中的收集辊6上,反向转动第二支撑机构中的调节把手8,转动记录算数的一半时,将水带本体1的外壁中部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中的固定夹固定于收集辊6上,水带本体1的一端呈螺旋形缠绕在第二支撑机构中收集辊6上,且水带本体1之间不相互重叠。

具体实施例二:使用水带本体1时,

步骤一:将水带本体1位于第一支撑机构3上的一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将链条11套设于第一支撑机构3上的第一齿轮7、第二支撑机构上的第一齿轮7、第一调节机构4上的第二齿轮10和第二调节机构上的第二齿轮10上,边移动行走底座2,边转动第一支撑机构3上的调节把手8;

步骤二:当第一支撑机构3中的收集辊6上不再缠绕水带本体1

时,松开第一支撑机构3中收集辊6的固定夹使本体1与第一支撑机构3分离,一边移动行走底座2一边反向转动第二支撑机构上的调节把手8,完成对水带本体1的铺设;

步骤三,水带本体1使用完成后,按上述步骤逆向操作,将水带本体1收集在第一支撑机构3中的收集辊6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