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41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家居中必备的生活用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桶的类型趋向多样化。现有的垃圾桶分为有盖垃圾桶与无盖垃圾桶,其中有盖垃圾桶的打开方式通常为手动打开或脚踏打开,通过手动打开垃圾桶桶盖,容易弄脏手,使用不方便;通过脚踏打开垃圾桶桶盖,在使用时,利用脚踏板结构控制垃圾桶桶盖打开,通常情况下,只有在踩踏脚踏板的时候,垃圾桶桶盖为开启状态,当脚离开脚踏板时,垃圾桶桶盖受重力作用,自然向下关闭。然而,当人们需要仍较多垃圾时,需要连续或分次投入垃圾桶时,需要多次踩压脚踏板或者保持踩压的动作不变,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同时,在对垃圾桶进行更换垃圾袋时,也有需要固定垃圾桶桶盖以及桶环保持开启状态的需要。因此,脚踏式垃圾桶具有保持桶环开启的结构,对于脚踏式垃圾桶的研发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脚踏垃圾桶除在整体结构上的设计上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传统的脚踏式垃圾桶一般由扁平的桶盖与桶体构成,在打开桶盖时,通常会对桶内的垃圾一览无余,在投放垃圾时,也可能投放不准,在使用上也存在不便之处。因此,在垃圾桶的设计上,加入桶环,使垃圾桶桶环与桶盖相互独立,可根据用户需求对垃圾桶进行使用。目前,市场对垃圾桶桶环的固定结构的研究较少,通常是采用拨块固定桶盖的方式来固定桶环。事实上,带有桶环的垃圾桶设计也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为桶环铰接座通过连接部件固定于口环之上,桶体通过口环铰接座与桶环连接,桶环与桶盖是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均设于桶体上,在投放垃圾时,脚踏板仅驱动桶盖打开,如需更换垃圾袋或清洗内桶,才需打开桶环,这种设计使得在使用垃圾桶时,不会对垃圾桶的垃圾一览无余,增强使用体验,且结构设计简单,具有应用价值。

为了达到以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包括桶体、口环、桶环、连接部件以及桶环铰接座。所述桶体下端设有脚踏板,桶体内设有驱动顶杆,所述脚踏板与驱动顶杆下端联动连接,所述桶体经过驱动顶杆上端的桶盖铰接座与桶盖铰接;内桶置于桶体容纳腔中;所述口环与桶体经卡扣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固定于口环上方,所述桶环铰接座经轴杆与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桶环经桶环铰接座固定于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环为矩形环状,所述口环与桶体衔接处设有多个卡扣,用于将口环固定于桶体上;所述口环与驱动顶杆同侧的边缘上设有多个连接座以及多个通透的通槽;所述连接座为相对于口环边缘凸起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中设有多个连接筋,用于与连接部件连接;所述通槽用于驱动顶杆穿过,使驱动顶杆上端与桶盖铰接座铰接。

所述连接部件由矩形固定底座以及沿着矩形固定底座向上蜿蜒弯曲的连接座构成,所述蜿蜒弯曲的连接座与矩形固定底座上表面之间形成凹状的缺口;所述缺口为桶环开启时的活动空间;所述矩形固定底座底部为容纳腔,设有多个连接筋,用于将连接部件固定于口环上;所述蜿蜒弯曲的连接座末端设有通透的轴孔,用于连接轴杆,使桶环铰接座能绕轴杆运动,从而打开桶环;所述连接座靠近桶环铰接座的一侧设有凹状的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用于与桶环铰接座连接时能在结构上匹配;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为桶环铰接座绕轴杆运动时的活动空间,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连接处设有相对于连接处表面凸起的小段轴杆,用于桶环铰接座的凸点在运动时,卡在小段轴杆上,以达到使桶环保持开启状态。

所述桶环铰接座由主连接端、平直段以及次连接端组成;桶环铰接座两侧为主连接端与次连接端,中部为平直段;所述主连接端、次连接端在平直段的同一轴线的方向上,均设有通透的轴孔,轴杆贯穿主连接端的轴孔,经平直段贯穿桶盖铰接座固定轴端的轴孔与次连接端相连,使桶盖铰接座绕轴杆运动;

所述主连接端与平直段在同一轴线方向上的的中心处设有通透轴孔,所述轴孔靠近连接部件的一侧经轴杆与连接部件连接,轴孔靠近平直段的一侧经轴杆与桶盖铰接座固定轴端的轴孔连接;

所述主连接端分为与连接部件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与桶环连接的活动末端;所述固定端靠近连接部件第一缺口的部分为曲面,桶环铰接座运动时,所述固定端的曲面部分在连接部件的第一缺口空间中活动;所述固定端的曲面部分上设有凸点,所述凸点绕轴杆作圆周运动,受外力作用时,所述凸点卡在连接部件的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连接处的小段轴杆,以达到保持桶环为开启状态的目的;所述活动末端垂直于平直段轴线向下蜿蜒弯曲,形成一扇形曲面,活动末端的扇形曲面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连接筋,用于连接桶环,使桶环受外力作用时,通过桶环铰接座绕轴杆运动,从而打开;

所述固定端与活动末端连接处形成弯曲缺口,所述固定端、活动末端绕轴杆运动时,分别在连接部件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空间内活动;

所述次连接端与平直段在同一轴线方向上的的中心处设有通透轴孔,所述轴孔靠近平直段的一侧经轴杆与桶盖铰接座固定轴端的轴孔连接;轴杆贯穿连接轴孔的另一侧;

所述次连接端由活动末端构成,所述活动末端垂直于平直段轴线向下蜿蜒弯曲,形成一扇形曲面,活动末端的扇形曲面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连接筋,用于连接桶环,使桶环受外力作用时,通过桶环铰接座绕轴杆运动,从而打开;

所述主连接端的活动末端与次连接端的活动末端垂直于平直段轴线方向凸起,桶环铰接座两侧凸起的活动末端与中部平直段下方空间形成桶盖铰接座活动空间,用于打开桶盖时,桶盖铰接座在活动空间内绕轴杆运动。

所述桶环为矩形环状,所述桶环与桶环铰接座铰接的一侧设有多个通槽,用于匹配口环上的通槽,使桶盖铰接座穿过桶环的通槽,与桶盖铰接;

所述桶环经过桶环铰接座、连接部件,与口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公开的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带有桶环与桶盖相互独立的垃圾桶,桶环的固定方式十分重要,通过连接部件、桶环铰接座、口环等部件,将桶环与桶体连接,是十分简便的结构。另外,连接部件设有小段轴杆,利用桶环铰接座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使桶环铰接座的凸点卡在小段轴杆上来保持桶环的开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使用简单。当取出内桶或更换垃圾桶时,用手打开桶环,若需要桶环保持开启状态,对桶环施加掰动力,使桶环铰接座上的凸点卡在小段轴杆上,以达到桶环保持开启的目的。对取出内桶或清洗垃圾桶桶体内壁,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环与锁定结构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环铰接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桶环与锁定结构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各部件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2内桶,3口环,4桶环,5桶盖,6脚踏板,7驱动顶杆,8桶盖铰接座,9桶环铰接座,10连接部件,11轴杆;

31连接座,32通槽,33卡扣,34连接筋;

41通槽;

91主连接端,92平直段,93次连接端;94轴孔,95活动空间,911固定端,912活动末端;

101矩形固定底座,102连接座,103固定底座容纳腔,104第一缺口,105第二缺口,106小段轴杆;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垃圾桶桶环的锁定结构,包括桶体1、口环3、桶环4以及桶环铰接座9。所述桶体下端设有脚踏板6,桶体内设有两个驱动顶杆7,所述脚踏板6与驱动顶杆7下端联动连接,所述桶体经过驱动顶杆上端的桶盖铰接座8与桶盖铰接;内桶2置于桶体1容纳腔中;所述口环3与桶体1经卡扣连接;所述连接部件10固定于口环3上方,所述桶环铰接座9经轴杆11与连接部件10连接,所述桶环4经桶环铰接座9固定于桶体1。

其特征在于:

如图3所示,所述口环3为矩形环状,所述口环3与桶体1衔接处设有多个卡扣33,用于将口环3固定于桶体1上;所述口环3与驱动顶杆7同侧的边缘上设有两个连接座31以及两个通透的通槽32;所述连接座31为相对于口环边缘凸起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中设有多个连接筋34,用于与连接部件10连接;所述通槽32用于驱动顶杆7穿过,使驱动顶杆7上端与桶盖铰接座8铰接。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件10由矩形固定底座101以及沿着矩形固定底座101向上蜿蜒弯曲的连接座102,所述蜿蜒弯曲的连接座102与矩形固定底座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凹状的缺口;所述缺口为桶环开启时的活动空间;所述矩形固定底座底部为容纳腔103,设有多个连接筋,用于将连接部件10固定于口环3上;所述蜿蜒弯曲的连接座102末端设有通透的轴孔,用于连接轴杆11,使桶环铰接座9能绕轴杆11运动,从而打开桶环4;所述连接座102靠近桶环铰接座9的一侧设有凹状的第一缺口104以及第二缺口105,用于与桶环铰接座9连接时能在结构上匹配;所述第一缺口104与第二缺口105为桶环铰接座9绕轴杆11运动时的活动空间,第一缺口104与第二缺口105连接处设有相对于连接处表面凸起的小段轴杆106,用于桶环铰接座9的凸点在运动时,卡在小段轴杆106上,以达到使桶环4保持开启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桶环铰接座9由主连接端91、平直段92以及次连接端93组成;桶环铰接座9两侧为主连接端91与次连接端93,中部为平直段92;所述主连接端91、次连接端93在平直段92的同一轴线方向上,均设有通透的轴孔94,轴杆11贯穿主连接端的轴孔94,经平直段贯穿桶盖铰接座固定轴端的轴孔与次连接端相连,使桶盖铰接座9绕轴杆运动;

所述主连接端91与平直段92在同一轴线方向上的的中心处设有通透轴孔94,所述轴孔靠近连接部件10的一侧经轴杆11与连接部件10连接,轴孔靠近平直段92的一侧经轴杆11与桶盖铰接座固定轴端的轴孔连接;

所述主连接端91分为与连接部件10连接的固定端911以及与桶环4连接的活动末端912;所述固定端911靠近连接部件10第一缺口104的部分为曲面,桶环铰接座9运动时,所述固定端911的曲面部分在连接部件10的第一缺口空间中活动;所述固定端911的曲面部分上设有凸点123,所述凸点123绕轴杆11作圆周运动,受外力作用时,所述凸点123卡在连接部件10的第一缺口104与第二缺口105连接处的小段轴杆106,以达到保持桶环为开启状态的目的;所述活动末端912垂直于平直段轴线向下蜿蜒弯曲,形成一扇形曲面,活动末端的扇形曲面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连接筋,用于连接桶环4,使桶环4受外力作用时,通过桶环铰接座9绕轴杆11运动,从而打开;

所述固定端911与活动末端912连接处形成一缺口,所述固定端911、活动末端912绕轴杆11运动时,分别在连接部件10的第一缺口104、第二缺口105空间内活动;

所述次连接端93与平直段92在同一轴线方向上的的中心处设有通透轴孔94,所述轴孔靠近平直段92的一侧经轴杆11与桶盖铰接座固定轴端81的轴孔连接;轴杆贯穿连接轴孔的另一侧;

所述次连接端93由活动末端912构成,所述活动末端912垂直于平直段轴线向下蜿蜒弯曲,形成一扇形曲面,活动末端的扇形曲面中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连接筋,用于连接桶环4,使桶环4受外力作用时,通过桶环铰接座9绕轴杆11运动,从而打开;

所述主连接端的活动末端912与次连接端的活动末端912垂直于平直段轴线方向凸起,桶环铰接座9两侧凸起的活动末端912与中部平直段下方空间形成桶盖铰接座活动空间95,用于打开桶盖时,桶盖铰接座8在活动空间95内绕轴杆11运动。

如图6所示,所述桶环4为矩形环状,所述桶环4与桶环铰接座9铰接的一侧设有两个通槽41,用于匹配口环3上的通槽32,使桶盖铰接座8穿过桶环4的通槽41,与桶盖铰接,如图7所示;

所述桶环4经过桶环铰接座9、连接部件10,与口环3连接,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