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便携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92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便携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轻型便携包装盒。



背景技术:

纸质包装盒广泛使用在食品、礼物等产品包装领域;实际应用中,产品采用纸质包装盒包装后,既要方便运输、存储、展示,又要方便携带,且还要保证外形美观又显高端,无需增加额外成本。现有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包装盒,功能单一,包装结构繁琐,成本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包装盒只能对应一种外形用来包装产品,其使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纸质包装盒存在的各种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包装产品后方便携带、外形美观、功能多可根据需要改变为两种外形结构,达到不同的产品包装需要,无需增加额外成本的一种轻型便携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型便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由外盒体和内盒体构成,外盒体由侧板、盖板、可变折叠板组成,侧板由左至右竖向分布有三根折叠线,将侧板由左至右分为四等份,依次分别是后侧板、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侧板的上下两端由左至右横向分布有两根折叠线,侧板上端由左至右有四只可变折叠板,分别是后可变折叠板、左可变折叠板、前可变折叠板、右可变折叠板,四只可变折叠板的中部横向各有一条折叠线,四只可变折叠板彼此处于分离状态,侧板下端由左至右有四只盖板,分别是后盖板、左盖板、前盖板、右盖板,四只盖板彼此处于分离状态,在后可变折叠板的中部横向有一个提手孔,在左可变折叠板和左侧板之间有一个锁口及拇指扣,在前可变折叠板的中部横向有一个提手孔,在右可变折叠板和右侧板之间有一个锁口及拇指扣,在后侧板和后盖板之间有一个内锁扣,在左侧板和左盖板之间有一个内锁扣,在前盖板的左右两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外锁口,在右侧板和右盖板之间有一个内锁扣,后盖板的下端有一个插舌,内盒体由左侧板、中板、右侧板、后侧板、前侧板组成,左侧板和中板左部之间由上至下有一条折叠线,右侧板和中板右部之间由上至下有一条折叠线,中板下部和前侧板之间有一条折叠线,中板上部和后侧板之间有一条折叠线,在后侧板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只辅侧板,后侧板左部的辅侧板和后侧板左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后侧板右部的辅侧板和后侧板右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后侧板左右两端的辅侧板上各有一个插口,在前侧板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只辅侧板,前侧板左部的辅侧板和前侧板左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前侧板右部的辅侧板和前侧板右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前侧板左右两端的辅侧板上各有一个插口,左侧板左端上下两部各有一个插舌,左侧板左端中部有一个拇指扣,右侧板右端上下两部各有一个插舌,右侧板左端中部有一个拇指扣,外盒体和内盒体能组成两种不同外形的包装盒。

所述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外盒体中,左侧板向右沿前侧板折叠,前侧板向右沿右侧板折叠,后侧板向右沿左侧板折叠,组成四块围边,左盖板向右侧板折叠,右盖板向左侧板折叠形成盖板内层,后盖板向前侧板折叠使后盖板的插舍锁于前侧板与前盖板折线处形成盖板中层,前盖板向后侧板折叠形成盖板外层,前盖板左端外锁口与左盖板的内锁扣互锁,前盖板的右端外锁口与右盖板的内锁扣互锁,前盖板的下端外锁口与后盖板的内锁扣互锁组成盖板,左可变折叠板向左盖板折叠,右可变折叠板向右盖板折叠,后可变折叠板向后盖板折叠,前可变折叠板向前盖板折叠,最后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的外盒腔室。

所述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体中,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分别沿中板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折叠,前侧板的左辅侧板、右辅侧板向左、向右折叠,后侧板的左辅侧板、右辅侧板向左、向右折叠,前侧板向内折叠垂于中板,后侧板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前侧板的左辅侧板折向后侧板,后侧板的左辅侧板折向前侧板,左侧板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并使左侧板上端的插舌插入后侧板的左辅侧板的插口、左侧板下端的插舌插入前侧板的左辅侧板的插口,前侧板的右辅侧板折向后侧板,后侧板的右辅侧板折向前侧板,右侧板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 并使右侧板下端的插舌插入前侧板的右辅侧板插口,右侧板的上端插舌插入后侧板的后辅侧板的插口,最后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的内盒腔室。

所述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腔室放在外盒腔室内,最后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

所述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外盒体中,左侧板向右沿前侧板折叠,前侧板向右沿左侧板折叠,后侧板向右沿左侧板折叠,组成四块围边,左盖板向右侧板折叠,右盖板向左侧板折叠形成盖板内层,后盖板向前侧板折叠使后盖板的插舍锁于前侧板与前盖板折线处形成的盖板中层,前盖板向后侧板折叠形成盖板外层,前盖板的左端外锁口与左盖板内锁扣互锁,前盖板的右端外锁口与右盖板的内锁扣互锁,前盖板下端的外锁口与后盖板的内锁扣互锁,最后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的盖板。

所述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体中,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分别沿中板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折叠,前侧板的左辅侧板、右辅侧板向左、向右折叠后侧板的左辅侧板、右辅侧板向左、向右折叠,前侧板向内折叠垂于中板,后侧板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前侧板的左辅侧板折向后侧板,后侧板的左辅侧板折向前侧板,左侧板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并使左侧板上端的插舌插入后侧板左辅侧板的插口,左侧板下端的插舌插入前侧板的左辅侧板插口,前侧板的右辅侧板折向后侧板,后侧板的右辅侧板折向前侧板,右侧板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并使右侧板下端的插舌插入前侧板的右辅侧板插口,右侧板上部的插舌插入后侧板的右辅侧板插口,最后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的内盒腔室。

所述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腔室的中板放于外盒腔室的内盖板上,外盒腔室的后可变折叠板折向外盒腔室的前侧板,外盒腔室的前可变折叠板折向外盒腔室的后侧板,外盒腔室的前侧板和外盒腔室的后侧板平行相交,外盒腔室的后可变折叠板向外折叠与外盒腔室的前可变折叠板向外折叠垂直相交,形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提手,外盒腔室的左可变折叠板的提手孔折叠包于外盒腔室的前可变折叠板的提手孔,增加第二种外形包装盒的提手舒适感,外盒腔室左可折叠板中两部分折叠贴合在一起,再翻折后贴合于提手左部,提手左部凸起部分插入外盒腔室的左可变折叠板的锁口,外盒腔室的右可折叠板中两部分折叠贴合在一起,再翻折后贴合于提手右部,提手右部凸起部分插入外盒腔室右可变折叠板的锁口,最后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结构简单、包装产品后方便携带、外形美观、功能多,可根据需要改变为两种外形结构,达到不同的产品包装需要,无需增加额外成本。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上端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上端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盒展平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盒展平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5、6所示,一种轻型便携包装盒,由外盒体和内盒体构成,外盒由侧板、盖板、可变折叠板组成,侧板由左至右竖向分布有三根折叠线,将侧板由左至右分为四等份,依次分别是后侧板1-1、左侧板2-1、前侧板1-2、右侧板2-2,侧板的上下两端由左至右横向分布有两根折叠线,侧板上端由左至右有四只可变折叠板,分别是后可变折叠板4-33、左可变折叠板4-11、前可变折叠板4-44、右可变折叠板4-22,四只可变折叠板的中部横向各有一条折叠线,四只可变折叠板彼此处于分离状态,侧板下端由左至右有四只盖板,分别是后盖板3-3、左盖板3-1、前盖板3-4、右盖板3-2,四只盖板彼此处于分离状态,在后可变折叠板的中部横向有一个提手孔5-1,在左可变折叠板4-11和左侧板2-1之间有一个锁口8-1及拇指扣7-1,在前可变折叠板4-44的中部横向有一个提手孔5-2,在右可变折叠板4-22和右侧板2-2之间有一个锁口8-2及拇指扣7-2,在后侧板1-1和后盖板3-3之间有一个内锁扣6-3,在左侧板2-1和左盖板3-1之间有一个内锁扣6-1,在前盖板3-4的左右两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外锁口6-11、6-33、6-22,在右侧板2-2和右盖板3-2之间有一个内锁扣6-2,后盖板的下端有一个插舌6-4,内盒由左侧板10-3、中板9-1、右侧板10-4、后侧10-1板、前侧板10-2组成,左侧板10-3和中板9-1左部之间由上至下有一条折叠线,右侧板10-4和中板9-1右部之间由上至下有一条折叠线,中板9-1下部和前侧板10-2之间有一条折叠线,中板9-1上部和后侧板10-1之间有一条折叠线,在后侧板10-1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只辅侧板13-1、13-3,后侧板10-1左部的辅侧板13-1和后侧板10-1左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后侧板10-1右部的辅侧板13-3和后侧板10-1右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后侧板10-1左右两端的辅侧板13-1、13-3上各有一个插口11-1及11-3,在前侧板10-2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只辅侧板13-2、13-4,前侧板10-2左部的辅侧板13-2和前侧板10-2左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前侧板10-2右部的辅侧板13-4和前侧板10-2右端之间有一条由上至下的折叠线,前侧板10-2左右两端的辅侧板13-2、13-4上各有一个插口11-2、11-4,左侧板10-3左端上下两部各有一个插舌11-11、11-22,左侧板10-2左端中部有一个拇指扣12-1,右侧板10-4右端上下两部各有一个插舌11-33、11-44,右侧板10-4左端中部有一个拇指扣12-2,外盒体和内盒体能组成两种不同外形的包装盒。

图1、2、3、4、5、6所示,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外盒体中,左侧板2-1向右沿前侧板1-2折叠,前侧板1-2向右沿右侧板2-2折叠,后侧板1-1向右沿左侧板2-2折叠,组成四块围边,左盖板3-1向右侧板2-2折叠,右盖板3-2向左侧板2-1折叠形成盖板内层,后盖板3-3向前侧板1-2折叠使后盖板的插舍6-4锁于前侧板与前盖板折线处形成盖板中层,前盖板3-4向后侧板1-1折叠形成盖板外层,前盖板3-4左端外锁口6-11与左盖板3-1的内锁扣6-1互锁,前盖板3-4的右端外锁口6-22与右盖板3-2的内锁扣6-2互锁,前盖板3-4的下端外锁口6-33与后盖板的内锁扣6-3互锁组成盖板,左可变折叠板4-11向左盖板3-1折叠,右可变折叠板4-22向右盖板3-2折叠,后可变折叠板4-33向后盖板3-3折叠,前可变折叠板4-44向前盖板3-4折叠,最后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的外盒腔室。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体中,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侧板10-2、后侧板10-1分别沿中板9-1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折叠,前侧板的左辅侧板13-2、右辅侧板13-4向左、向右折叠,后侧板10-1的左辅侧板13-1、右辅侧板13-2向左、向右折叠,前侧板10-2向内折叠垂于中板9-1,后侧板10-1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9-1,前侧板的左辅侧板13-2折向后侧板10-1,后侧板的左辅侧板13-1折向前侧板10-2,左侧板10-3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9-1并使左侧板10-3上端的插舌11-11插入后侧板的左辅侧板的插口11-1,左侧板下端的插舌11-22插入前侧板的左辅侧板的插口11-2,前侧板的右辅侧板13-4折向后侧板10-1,后侧板10-1的右辅侧板13-3折向前侧板10-2,右侧板10-4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9-1,并使右侧板下端的插舌11-44插入前侧板的右辅侧板插口11-4,右侧板的上端插舌11-33插入后侧板的后辅侧板的插口11-3,最后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的内盒腔室。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腔室放在外盒腔室内,最后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一种外形包装盒。此盒型具有运输、存储、展示产品直观的优点。

图1、2、3、4、5、6所示,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外盒体中,左侧板2-1向右沿前侧板1-2折叠,前侧板1-2向右沿右侧板2-2折叠,后侧板1-1向右沿左侧板2-2折叠,组成四块围边,左盖板3-3向右侧板2-2折叠,右盖板3-2向左侧板2-1折叠形成盖板内层,后盖板6-3向前侧板1-2折叠使后盖板的插舍6-4锁于前侧板与前盖板折线处形成盖板中层,前盖板3-4向后侧板1-1折叠形成盖板外层,前盖板3-4的左端外锁口6-11与左盖板3-1内锁扣6-1互锁,前盖板3-4的右端外锁口6-22与右盖板3-2的内锁扣6-2互锁,前盖板3-4下端的外锁口6-33与后盖板的内锁扣6-3互锁,最后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的盖板。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体中,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侧板10-2、后侧板10-1分别沿中板9-1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折叠,前侧板的左辅侧板13-2、右辅侧板13-4向左、向右折叠,后侧板10-1的左辅侧板13-1、右辅侧板13-3向左、向右折叠,前侧板10-2向内折叠垂于中板9-1,后侧板10-1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9-1,前侧板10-2的左辅侧板13-2折向后侧板10-1,后侧板的左辅侧板13-1折向前侧板10-2,左侧板10-3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9-1并使左侧板上端的插舌11-11插入后侧板左辅侧板11-1的插口,左侧板下端的插舌11-22插入前侧板的左辅侧板11-2插口,前侧板的右辅侧板13-4折向后侧板10-1,后侧板的右辅侧板13-3折向前侧板10-2,右侧板10-4向内折叠垂直于中板9-1,并使右侧板下端的插舌11-44插入前侧板的右辅侧板插口11-2,右侧板上部的插舌11-33插入后侧板的右辅侧板插口11-3,最后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的内盒腔室。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时,内盒腔室的中板9-1放于外盒腔室的内盖板上,外盒腔室的后可变折叠板4-33折向外盒腔室的前侧板1-2,外盒腔室的前可变折叠板4-44折向外盒腔室的后侧板1-2,外盒腔室的前侧板1-2和外盒腔室的后侧板1-1平行相交,外盒腔室的后可变折叠板4-33向外折叠与外盒腔室的前可变折叠板4-44向外折叠垂直相交,形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提手,外盒腔室的左可变折叠板4-11的提手孔折叠包于外盒腔室的前可变折叠板4-44的提手孔,增加第二种外形包装盒的提手舒适感,外盒腔室左可折叠板中两部分4-44、4-1折叠贴合在一起,再翻折后贴合于提手左部,提手左部凸起部分插入外盒腔室的左可变折叠板的锁口8-1,外盒腔室的右可折叠板中两部分4-22、4-2折叠贴合在一起,再翻折后贴合于提手右部,提手右部凸起部分插入外盒腔室右可变折叠板的锁口8-2,最后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第二种外形包装盒。此盒行结构简单、牢固、稳定便于携带。

本新型结构简单、包装产品后方便携带、外形美观、功能多可根据需要改变为两种外形结构,达到不同的产品包装需要,无需增加额外成本。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上述内容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