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实心轮胎立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511发布日期:2018-06-22 23:1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立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叉车用实心轮胎立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叉车用的实心轮胎生产过程中,需要反复立起和放倒实心轮胎。在进行上述过程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人力上:在立起和放倒过程中,常常需要多名技术人员同时进行操作,非常费力;

第二,安全性:由于实心轮胎比较笨重,在放倒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容易出现手指险被压到的情况;

第三,环境上:在上述历经手指险被压到的情况后,采取了将实心轮胎由立起状态直接推倒的做法,但由于轮胎比较重,落地瞬间会对地面造成严重的振动和噪音,特别对楼下生产车间的操作工人造成了严重困扰。

基于上述情况,我司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发一种可方便立放轮胎装置,提高生产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用实心轮胎立放装置,这种立放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实心轮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反复立起和放倒的问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叉车用实心轮胎立放装置,包括用以放置实心轮胎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侧套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第一丝杆相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可带动实心轮胎实现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贯穿固定板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皆设置有相配合的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底板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限位杆朝向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可与限位杆相配合的环状卡块,所述环状卡块与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一侧套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第二丝杆相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胎固定梁,所述轮胎固定梁上设置至少两个轮胎固定螺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限位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使用需要随意移动;

2、避免轮胎放置过程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和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同时使轮胎在反复立起和放倒的过程中切换更为安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轴承座;3、第一丝杆;4、第一丝杆螺母;5、固定板;6、转动机构;7、第一手轮;8、通孔;9、限位杆;10、环状卡块;11、圆球;12、第二轴承座;13、第二丝杆;14、第二丝杆螺母;15、轮胎固定梁;16、轮胎固定螺栓;17、第二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叉车用实心轮胎立放装置,包括用以放置实心轮胎的底板1,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第一轴承座2的一侧套接有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第一丝杆3相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4,第一丝杆螺母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可带动实心轮胎实现转动的转动机构6。特别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在第一丝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7,以实现带动第一丝杆3实现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当操作人员转动第一手轮7,进而可带动与第一丝杆3相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4进行同步转动。由于第一丝杆螺母4通过固定板5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6,进而可带动与转动机构6相连接的实心轮胎实现转动,以改变实心轮胎的位移,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实心轮胎的位置。

进一步的,当需要提升实心轮胎的高度时。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贯穿固定板5的通孔8,每个通孔8内皆设置有相配合的限位杆9,每个限位杆9的一端与底板1相抵接。每个限位杆9朝向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可与限位杆9相配合的环状卡块10,其环状卡块10与底板1固定连接。通过环状卡块10的设计,可进一步的保证限位杆9对固定板5的限位作用,以防止固定板5的移动。每个限位杆9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11,圆球11能增大与操作人员手部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通孔8个数优选为两个。

通过上述设置,当操作人员对第一丝杆3进行转动时,由于限位杆9对固定板5的限位作用,使得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螺母4不能发生转动,使得丝杆螺母可沿着丝杆的轴心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此时,固定板5可沿限位杆9的轴心线方向进行上下滑移,同时固定板5可带动上述转动机构6进行上下移动,以根据需要调整实心轮胎的高度。

转动机构6包括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座12,第二轴承座12的一侧套接有第二丝杆13,第二丝杆13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第二丝杆13相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14,第二丝杆螺母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轮胎固定梁15,轮胎固定梁15上设置至少两个轮胎固定螺栓16。特别的,第二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17。

当通过第一丝杆3的转动以带动与实心轮胎相连接的转动机构6向上移动适宜距离时,通过转动机构6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转动第二手轮17可带动第二丝杆螺母14的转动,由于第二丝杆螺母14通过轮胎固定梁15与轮胎相连接,进而可使得实心轮胎进行同步转动至立起状态。当处在立起状态下的实心轮胎并不与地面相抵接时,可通过反向转动第一手轮7,以使得实心轮胎逐渐与地面相抵接。上述过程可避免实心轮胎落地瞬间所造成的严重振动和噪音,以消除楼下生产车间操作工人的困扰。

通过上述第一手轮7以及第二手轮17之间的转动,可以有效的解决实心轮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反复立起和放倒的问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