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1188发布日期:2018-08-14 19: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属于铜丝缠绕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铜丝过滤网,由铜丝分经纬交叉编织而成,网孔一般为方孔,用于筛制各种颗粒、粉末、瓷土及玻璃、瓷器印花、过滤液体、气体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及耐磨性能,磷青铜网、具有优越的抗张力、弯曲力、耐磨性和伸张力等,黄铜网具有适当的抗张和延伸性、网目习惯以每英寸内经线的根数为目数,目数愈少,网目愈大,滤水性能愈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647760.6的包括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呈竖直布置,第一限位柱的端部设有第一扣片,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呈竖直布置,第二限位柱的端部设有第二扣片,第一限位柱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扣柱,第一扣片扣在第一扣柱的端部,第二限位柱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扣柱,第二扣片扣在第二扣柱的端部,第一限位柱与第一扣柱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一收卷轮,第一收卷轮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收卷槽,第二限位柱与第二扣柱的外周面套装有第二收卷轮,第二收卷轮的外周面设有第二收卷槽,但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普遍手自切换的功能的结构简单,功能较少,无法有效的进行缠绕工作,工人需要手动调整反复的调试才可投入使用,因此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普遍手自切换的功能的结构简单,功能较少,无法有效的进行缠绕工作,工人需要手动调整反复的调试才可投入使用,因此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连接螺栓、承重轮、转盘、滚筒、伸缩杆、防滑握把、入丝口、手自一体摇臂、摇臂支撑架,所述转盘紧贴于伸缩杆右侧,所述滚筒贯穿连接于转盘两侧中间,所述伸缩杆焊接于底座左侧上方,所述防滑握把安装于伸缩杆顶部,所述入丝口位于转盘左侧上方,所述手自一体摇臂贯穿连接于滚筒右侧所述手自一体摇臂由转轴、保护壳、电源线、传动杆、摇杆、马达,所述摇杆贯穿连接于保护壳内部中间,所述保护壳紧贴于转盘右侧,所述电源线通过导线连接于保护壳右侧上方,所述传动杆位于转轴上下端,所述摇杆焊接于转轴右侧下方,所述马达位于保护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焊接于转盘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接螺栓与承重轮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轮嵌套于连接螺栓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支撑架焊接于底座右侧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材质为钢,其材质刚硬使底座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为圆形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通过安装有手自一体摇臂,在使用时可调整为自动模式从而提升了出产效率,减少了工人手动缠绕的强度,可进行手自切换来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提升了效率,增加产量,装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自一体摇臂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连接螺栓-2、承重轮-3、转盘-4、滚筒-5、伸缩杆-6、防滑握把-7、入丝口-8、手自一体摇臂-9、摇臂支撑架-10、转轴-901、保护壳-902、电源线-903、传动杆-904、摇杆-905、马达-9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连接螺栓2、承重轮3、转盘4、滚筒5、伸缩杆6、防滑握把7、入丝口8、手自一体摇臂9、摇臂支撑架10,所述转盘4紧贴于伸缩杆6右侧,所述滚筒5贯穿连接于转盘4两侧中间,所述伸缩杆6焊接于底座1左侧上方,所述防滑握把7安装于伸缩杆6顶部,所述入丝口8位于转盘4左侧上方,所述手自一体摇臂9贯穿连接于滚筒5右侧所述手自一体摇臂9由转轴901、保护壳902、电源线903、传动杆904、摇杆905、马达906,所述转轴901贯穿连接于保护壳902内部中间,所述保护壳902紧贴于转盘4右侧,所述电源线903通过导线连接于保护壳902右侧上方,所述传动杆904位于转轴901上下端,所述摇杆905焊接于转轴901右侧下方,所述马达906位于保护壳902内部,所述底座1焊接于转盘4下方底座1下方,所述接螺栓2与承重轮3相互垂直,所述承重轮3嵌套于连接螺栓2右侧,所述摇臂支撑架10焊接于底座1右侧上方,所述底座1材质为钢,其材质刚硬使底座1不易变形,所述转盘4为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5为圆柱形的零件,分为驱动和从动辊,应用于印花机、数码打印机等输送设备、造纸和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中,多以不锈钢,铸钢件,实心锻打合金钢芯为材料,是皮带输送运输系统中重要部件和组成部分,滚筒的包胶能有效改善输送系统的运行状况,保护金属滚筒不被磨损,防止输送带的打滑,使滚筒与皮带同步运转,从而保证皮带高效的、大运量的运转.滚筒的包胶还能有效的防止滚筒与皮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少滚筒表面的物料粘结,从而减小皮带的跑偏和磨损。

在进行使用时,将手自一体摇臂9装于转盘4右侧,由转轴901带动滚筒进行工作,保护壳902起到保护和连接作用,电源线903接电之后为机体供电,传动杆904将动力传输至转轴901进行电动作业,手动状态下可使用摇杆905进行作业,马达906供电后将传输动力至传动杆904然后传动杆904进行电动作业,在使用时可调整为自动模式从而提升了出产效率,减少了工人手动缠绕的强度,可进行手自切换来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提升了效率,增加产量,装置实用性强。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传统的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普遍手自切换的功能的结构简单,功能较少,无法有效的进行缠绕工作,工人需要手动调整反复的调试才可投入使用,因此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铜丝过滤网制备用铜丝缠绕装置通过安装有手自一体摇臂,在使用时可调整为自动模式从而提升了出产效率,减少了工人手动缠绕的强度,可进行手自切换来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提升了效率,增加产量,装置实用性强,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转轴901贯穿连接于保护壳902内部中间,所述保护壳902紧贴于转盘4右侧,所述电源线903通过导线连接于保护壳902右侧上方,所述传动杆904位于转轴901上下端,所述摇杆905焊接于转轴901右侧下方,所述马达906位于保护壳902内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