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支架及吊运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355发布日期:2018-06-22 23:1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吊装支架及吊运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吊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装支架及吊运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矩形混凝土水沟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小型预制钢模板拼接组合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完成后,需逐块拆除模板,将模板由人工搬移或机械吊运至下一工作面,再次进行组装。

由于常规方法耗费时间,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高频率的拆卸、搬运以及组合,模板经常被磕碰、拖拉等而造成损坏或者变形,导致安装时接缝不严密,易出现漏浆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缩短搬运时间,提高搬运效率,减少损坏或者变形的概率,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支架,利用水沟空间,模板拆除后整体调运,无需拆成小块再次拼装,缩短搬运时间,提高搬运效率,保护了的组合模板的整体性,减少了损坏、变形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吊运移动装置,具有上述吊装支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装支架,用于吊装模板组件,所述吊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顶升件以及吊装组件;

所述顶升件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且包括承重端,所述承重端与所述吊装组件配合设置;

所述吊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且位于所述顶升件的上方,所述吊装组件能够与待吊装的吊运模板配合,在所述顶升件的作用下所述吊装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导向支杆的轴向运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包括顶升配合部、导向部以及承重部;

所述导向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顶升配合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向部之间且与所述顶升件的所述承重端相配合,所述承重部位于所述导向部的背离所述顶升配合部的一侧;

所述承重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吊装模板相配合的吊装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支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导向支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支杆并列设置,所述导向部设置有贯通腔,所述贯通腔能够与所述导向支杆配合使得所述导向部套设于所述导向支杆且沿所述导向支杆的轴向顶升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承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部之间,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部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升配合部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位于所述顶升配合部的靠近所述顶升件的一侧,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顶升件的所述承重端嵌设于所述定位通孔且与所述顶升配合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支撑件和稳固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稳固件并列横向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支杆之间;

所述顶升件还包括与所述承重端对应的支撑端,所述支撑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顶升件和所述吊装组件均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稳固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升件为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吊运移动装置,所述吊运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底座和至少两个吊装支架;

所述吊装支架并列设置,所述连接底座位于全部所述吊装支架的底部且将所述吊装支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吊装支架和第二吊装支架,所述吊运移动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吊装支架的所述导向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吊装支架的所述导向支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运移动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连接底座的背离所述吊装支架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搬运,可重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护了吊装模板的整体性,减少了损坏、变形的风险,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吊装支架与吊装模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吊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吊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吊运移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吊运移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标:100-吊装支架;200-吊运移动装置;10-支架本体;103-导向支杆;105-支撑件;108-稳固件;13-顶升件;132-支撑端;134-承重端;16-吊装组件;162-顶升配合部;163-定位件;164-导向部;166-承重部;168-吊装件;182-第一加强件;185-第二加强件;20-连接底座;22-第一吊装支架;24-第二吊装支架;26-连接件;27-滚轮;30-吊装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3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图4和图5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吊装支架100用于吊装模板组件,由于在矩形混凝土水沟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小型预制钢模板拼接组合,该吊装支架100能够对浇筑完成后的吊装模板30进行整体吊装,不需将模板组件逐块拆除、运输以及组装,减少了运输所耗费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搬运效率,在整体搬运过程中也减少了单个模块损坏或者变形的机率。

该吊装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10、顶升件13以及吊装组件16。

下面对该吊装支架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2所示,支架本体10为框架结构,顶升件13竖向设置于支架本体10上,定义支架本体10包括下部和上部,该顶升件13包括相对的支撑端132和承重端134,则顶升件13的支撑端132固定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下部,且使得顶升件13竖向设置,吊装组件16也设置于支架本体10上且吊装组件16位于所述承重端134的上方,该吊装组件16与承重端134配合设置,顶升件13为吊装组件16起到支撑作用,支架本体10为吊装组件16起到导向运动作用。

可选的,支架本体10包括导向支杆103、支撑件105以及稳固件108,导向支杆103为并列竖向设置的两个,支撑件105固定设置于两个导向支杆103之间且位于下部位置,稳固件108固定设置于两个导向支杆103之间且位于上部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件105与稳固件108并列横向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导向支杆103之间,顶升件13的支撑端132固定设置于支撑件105,使得顶升件13和吊装组件16均位于支撑件105和稳固件108之间。

可选的,吊装组件16设置于支架本体10且位于顶升件13的上方,该吊装组件16能够与待吊装的吊装模板30配合,在顶升件13的顶升作用下,吊装组件16能够沿支架本体10的导向支杆103轴向运动,从而将吊装模板30吊起来。

可选的,请参照图3所示,吊装组件16包括顶升配合部162、导向部164以及承重部166,其中,顶升配合部162位于导向部164的中间,承重部166位于导向部164的两侧,顶升配合部162用于和顶升件13的承重端134配合,导向部164用于和支架本体10的导向支杆103配合且起到导向作用,承重部166能够与吊装模板30配合连接且在顶升件13的作用下将吊装模板30吊于空中。

可选的,导向部16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顶升配合部162位于相邻两个导向部164之间,且顶升配合部162选取为承重钢板,能够与顶升件13的承重端134相配合,其中承重部166位于导向部164的背离顶升配合部162的一侧,由于顶升件13是竖向设置,且为吊装组件16施加推力,故,该顶升配合部162水平设置,承重部166也水平设置,该承重部166与顶升配合部16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该承重部166和顶升配合部162通过导向部164固定连接。

可选的,承重部166设置有多个与吊装模板30相配合的吊装件168,首先,在承重部166上开设吊装孔,将吊装件168穿设于吊装孔内且固定,或者直接将吊装件168焊接于承重部166上,吊装件168的远离承重部166的一端设置有吊钩或吊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选取吊装件168为吊链,能够根据待吊装的吊装模板30位置进行挂扣,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导向部164与导向支杆10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选取导向支杆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支杆103并列设置,导向部164设置有贯通腔,该贯通腔能够与导向支杆103配合,且使得导向部164套设于导向支杆103上,吊装组件16在顶升件13的作用下,沿导向支杆103的轴向进行顶升运动。

可选的,为了加强该吊装组件16的强度,保证吊装过程中的稳固性,该吊装组件16还包括第一加强件182和第二加强件185。

可选的,该第一加强件182位于导向部164的两侧,第二加强件185位于导向部164之间,具体的,第一加强件18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承重部166一一对应,该第一加强件182的一端与承重部166固定连接,第一加强件182的另一端与导向部164固定连接,该第一加强件182、承重部166以及导向部164形成三角形;使得承重部166具有更好的承重效果。

可选的,第二加强件185位于两个导向部164之间,第二加强件185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部164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第二加强件185与顶升配合部162平行设置,且均与导向部164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为了将顶升件13的承重端134与吊装组件16更好的配合,可选的,顶升配合部162设置有定位件163,定位件163位于顶升配合部162的靠近顶升件13的一侧,该定位件163设置有定位通孔,顶升件13的承重端134嵌设于定位通孔内且与顶升配合部162配合。

可选的,该吊装支架100中的固定连接均通过焊接固定,导向支杆103、承重部166以及导向部164均为钢管,取材方便,制造简单。

可选的,该顶升件13是用于通过自身的升降将吊装组件16升起,从而使得吊装组件16将吊装模板30吊装起来。

现有的吊装模板30是由多块轻型预制钢板拼接组合而成,单块轻型钢板组合安装后,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模板在频繁的搬运、组装、拆除过程中,极为容易产生变形,造成模板拼合时接缝不严密,严重时模板变形报废等问题,给施工质量造成隐患;同时在搬运过程中是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吊运,分批将模板转移至下一作业面,搬运过程较为耗费施工时间,也增加了机械及人员的投入;采用现有方法在模板拆除后,由于重新打磨及拼装,需占用大量工作场地,特别是路基地段,受交叉作业及通行影响,施工干扰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吊装支架100,在对吊装模板30进行搬运时,只需要将拼接好的模板整体拆除,然后通过吊装支架100整体吊运的方法,不需要逐块拆除、搬运以及组装,提高了搬运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吊装支架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利用水沟空间,模板拆除后整体调运,无需拆成小块再次拼装,缩短搬运时间,提高搬运效率,同时大量减少模板搬运耗费的机械和人力;保护了的组合模板的整体性,减少了损坏、变形的风险,压缩了工作占用空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吊运移动装置200,包括连接底座20和实施例1提供的吊装支架100,具体说明如下:

该吊装支架1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吊装支架100并列设置,通过连接底座20将全部的吊装支架100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连接底座20位于全部的吊装支架100的底部,每个吊装支架100的底部与连接底座20固定连接,使得该吊运移动装置200具有多处吊装部,该两个吊装组件16位于同样的高度,从而可以保证提升吊装模板30时,吊装模板30水平同时升起,不易出现磕碰。损坏或者变形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清参照图4所示,吊装支架1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定义为第一吊装支架22和第二吊装支架24,为了保证该吊运移动装置200的牢固性,该吊运移动装置200还包括连接件26,连接件26用于将两个吊装支架100在连接底座20的上方固定连接,该连接件26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吊装支架22的导向支杆10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吊装支架24的导向支杆103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5所示,可选的,连接件26固定设置于导向支杆103与吊装组件16连接点的下方,使得连接件26对吊装组件16的下移进行限位。

为了使该吊运移动装置200方便对吊装模板30进行搬运,故在连接底座20的背离吊装支架100的一侧还设置有滚轮27,该滚轮27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连接底座20的四个角。

可选的,该滚轮27可以为万向轮。

该吊运移动装置200的操作过程:矩形沟的吊装模块为组合式轻型钢模板,施工时采用钢管作为背肋将单块模板进行整体式固定。吊运移动装置200利用吊装支架100结构及滚轮27装置,配合吊链及挂钩,在模板整体拆除脱离混凝土时,整体吊运至下一工作面,而无需逐块拆除后由机械或人工多次搬运后再次进行组装。

混凝土满足拆模要求后,拆除混凝土内对拉杆及横向支撑钢管,移动支架至即将拆除模板段落,使用吊钩将模板前钩于支架上,然后采用手摇式千斤顶提升模板,使其脱离于混凝土面。提升时前后同步进行,一次调运模板的长度不应大于10m,以防止模板变形。

模板提升后人工将吊运移动装置200推移至下一工作面进行模板打磨及安装。

该吊运移动装置200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搬运,可重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整体性搬运保护了吊装模板30的整体性,减少了损坏、变形的风险,保证了施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