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NG减压站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138发布日期:2018-08-17 20:0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加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NG减压站运输箱。



背景技术:

压缩天然气(CNG)减压站是将橇车罐内高压天然气进过预热、逐级降压,并进行控制和计量、加臭等工序将气体压力达到符合要求的压力向管道输送。

当前生产厂家在减压站设备加工完毕后,需要将设备运输到安装现场。为了在运输过程中对减压站设备进行防护,经常使用运输箱,当前使用的运输箱,锁体较为简单,开锁的手柄容易丢失,对使用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CNG减压站运输箱。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NG减压站运输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前端面上的两扇门体,所述两扇门体通过结构对称的左锁闭结构和右锁闭结构进行锁闭,所述右锁闭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锁杆和将锁杆与门体连接的操控机构,所述锁杆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锁块,所述箱体前端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锁杆上端和下端设置的锁块分别通过结构对称的上限位块机构和下限位块结构进行限位,所述上限位块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第二限位块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限位L型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限位L型块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从所述限位槽的下端插入,所述操控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限位杆和设置在门体上的L型托板,所述L型托板的横面上设置有倒L型块,所述倒L型块的横面上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L型托板的纵端面上铰接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横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L型块的纵向面两侧设置有向后侧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相配合使用,所述L型块的凸块、倒L型块以及L型托板形成限位杆容纳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锁杆铰接连接,另一端卡在所述容纳槽内。

其中,所述锁杆还与固定片连接,所述固定片中间为弧形部,螺栓穿过设置在弧形部两侧的耳片将固定片固定在门体上,所述固定片的弧形部与所述锁杆相配合使用,其与所述锁杆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纵向限位杆纵向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下端的锁块,从所述下限位机构的容纳槽的上端插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锁杆可上下移动,从锁闭状态到开启状态,将所述限位L型块旋转,使得限位杆可以从所述L型块的凸块、倒L型块以及L型托板形成限位杆容纳槽内脱离出来,向上旋转限位杆的一端,使得锁杆向下移动,使得锁杆的上下端的锁块分别从所述第二限位块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限位L型块形成限位槽内脱离出来,此时,可以打开门体;从开启状态到锁闭状态,所述将门体关闭,将限位杆向上旋转到水平位置,此时,上下两端的锁块分别插入限位槽内,使得门体无法开启,此时,将所述L型块进行复位,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L型块的凸块、倒L型块以及L型托板形成限位杆容纳槽内,操作简单,比较牢固,有效的保护了门体以及内部货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操控机构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操控机构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块与限位块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块与限位块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门体,3-操控机构,4-固定片,5-纵向锁杆,6-上加强板,9-下加强板,8-锁块,7-第一限位L型块,10-第二限位块,31-L型块,33-倒L型块,34-限位杆,32-L型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NG减压站运输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前端面上的两扇门体,所述两扇门体通过结构对称的左锁闭结构和右锁闭结构进行锁闭,所述右锁闭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锁杆和将锁杆与门体连接的操控机构,所述锁杆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锁块,所述箱体前端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锁杆上端和下端设置的锁块分别通过结构对称的上限位块机构和下限位块结构进行限位,所述上限位块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第二限位块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限位L型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限位L型块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从所述限位槽的下端插入,所述操控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限位杆和设置在门体上的L型托板,所述L型托板的横面上设置有倒L型块,所述倒L型块的横面上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L型托板的纵端面上铰接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横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L型块的纵向面两侧设置有向后侧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相配合使用,所述L型块的凸块、倒L型块以及L型托板形成限位杆容纳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锁杆铰接连接,另一端卡在所述容纳槽内。

为了使得锁杆更加牢固,所述锁杆还与固定片连接,所述固定片中间为弧形部,螺栓穿过设置在弧形部两侧的耳片将固定片固定在门体上,所述固定片的弧形部与所述锁杆相配合使用,其与所述锁杆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纵向限位杆纵向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下端的锁块,从所述下限位机构的容纳槽的上端插入。

工作过程:所述锁杆可上下移动,从锁闭状态到开启状态,将所述限位L型块旋转,使得限位杆可以从所述L型块的凸块、倒L型块以及L型托板形成限位杆容纳槽内脱离出来,向上旋转限位杆的一端,使得锁杆向下移动,使得锁杆的上下端的锁块分别从所述第二限位块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限位L型块形成限位槽内脱离出来,此时,可以打开门体;从开启状态到锁闭状态,所述将门体关闭,将限位杆向上旋转到水平位置,此时,上下两端的锁块分别插入限位槽内,使得门体无法开启,此时,将所述L型块进行复位,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L型块的凸块、倒L型块以及L型托板形成限位杆容纳槽内,操作简单,比较牢固,有效的保护了门体以及内部货物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