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236发布日期:2018-11-24 10:3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千斤顶。所述汽车千斤顶是便携式的并且可以储存在车辆中,并且所述汽车千斤顶可以由使用者使用以执行普通维护操作,比如说更换车辆的轮胎。

背景技术

一种已知类型的汽车千斤顶包括:四个臂,其中,第一对臂铰接至上抵顶部和第二对臂,所述第二对臂进一步铰接至下抵顶部;致动器,该致动器通常借助于螺杆和螺母获得并且设计成使铰接点以相互靠近/离开的方式移动,以调节所述上抵顶部与所述下抵顶部之间的距离。下抵顶部搁靠在地面上,上抵顶部搁靠在车辆上,例如搁靠在车身的下部部分上。因此,通过手动作用于致动器上,可以升降车辆,从而进行机械修理,比如说更换轮胎。这些汽车千斤顶由金属制成,通常由钢制成。

然而,该类型的汽车千斤顶存在一些缺点。

缺点在于这些汽车千斤顶很重并且具有许多部件。

另一缺点在于制造过程从能量上将是昂贵的并且需要大量时间,这是因为需要许多处理步骤。此外,含铁材料需要保护免受大气因素——通常是镀锌涂层或电泳涂层或磷酸盐涂层——的影响,镀锌涂层或电泳涂层或磷酸盐涂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大。因此,制造过程昂贵且对环境有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千斤顶,该汽车千斤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这个及其他缺点,并且同时可以以简单和经济的方式生产。

特别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更轻的汽车千斤顶。

特别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少数量的部件的汽车千斤顶。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及其他目的借助于具有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的汽车千斤顶来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组装汽车千斤顶的套件。

所附权利要求是在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提供的技术教示的组成部分。特别地,所附从属权利要求限定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技术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仔细阅读参照附图通过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提供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具体示出了以下内容: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汽车千斤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汽车千斤顶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汽车千斤顶的平面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汽车千斤顶处于伸展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汽车千斤顶处于收缩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图1中示出的汽车千斤顶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汽车千斤顶的分解图;

-图8是汽车千斤顶的特定类型的臂的立体图;

-图9是图7中示出的汽车千斤顶的前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汽车千斤顶包括:

-第一对臂1、2,其中,每个臂1、2均具有铰接至上抵顶部6的第一端部;

-第二对臂3、4,其中,每个臂3、4均具有第二端部和铰接至下抵顶部8的第一端部,该第二端部在自由旋转的情况下受属于所述第一对臂1、2的臂的第二端部的约束;

-致动器10,该致动器10用于使所述第一对臂1、2在旋转时受所述第二对臂3、4约束的点以相互更靠近/远离的方式移动,以调节所述上抵顶部6与所述下抵顶部8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文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属于第一对臂1、2的臂1和属于第二对臂3、4的臂3铰接至第一侧抵顶部部分(类似于臂1和臂2如何铰接至上抵顶部6)。臂2和臂4以类似的方式被约束。致动器10通过使得两侧抵顶部部分以相互离开/更靠近的方式移动而起作用。臂1至臂4具有基本上呈菱形或缩放仪形的构型。

优选地,臂1、2、3、4具有相同的形状。通过这样做,由于减少了具有不同形状的部件的数量,可以以更快且更经济的方式生产汽车千斤顶。

参照本文中示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对臂1、2铰接至上抵顶部6和第二对臂3、4,所述第二对臂3、4进一步铰接至下抵顶部8。特别地,第一对臂1、2的第二端部分别铰接至第二对臂3、4的第二端部。

致动器10设计成使第一对臂1、2铰接至第二对臂3、4的两个铰接点以相互更靠近/相互远离的方式移动,以调节上抵顶部6与下抵顶部8之间的距离。

臂1、2、3、4和抵顶部6、8由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塑性材料优选地是聚合物,例如聚酰胺,优选地添加有矿物填料和/或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由于塑性材料允许更加能量有效和更快速的制造过程,因此可以以对环境影响小的方式且以较短的时间生产汽车千斤顶。方便地,臂1、2、3、4和抵顶部6、8借助于模制而制造。

致动器10优选地是连接至两个铰接点的线性致动器,在所述两个铰接点处,第一对臂1、2铰接至第二对臂3、4。

优选地,在一对臂1、2中,臂1的第一端部具有齿7,该齿7与另一臂2的第一端部的齿7相互啮合。类似地,第二对臂3、4在相应的第一端部处也具有相互啮合的齿7。齿7的数量适合于确保成对的臂的端部之间的良好啮合。

在铰接点的区域中,每个臂1至臂4均在其第二端部上均包括两个凸缘11、12;21、22;31、32;41、42,凸缘11、12、31、32设置有容纳穿通销50的相应的孔13、14、33、34。为了使视图用图形表示更简单,示出了属于臂1的孔13、14和属于臂3的孔33、34。穿通销50限定了铰接点。特别参照图3,在第二端部上的铰接点的区域中,臂1的凸缘11、12沿着穿通销50的轴线与另一臂2的凸缘31、32交替。穿通销50的轴线横向于臂1至臂4的纵向轴线。因此,参照臂1和臂2,当沿着穿通销50的轴线移动时,可以依次遇见凸缘31、11、32、12。类似地,参照臂3和臂4,当沿着穿通销50的轴线移动时,可以依次遇见凸缘41、21、42、22。凸缘的这种交替允许汽车千斤顶的优选变型,在该优选变型中,四个臂1至4具有相同的形状。通过这样做,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和时间,从而产生能够构成汽车千斤顶的单一类型的臂。穿通销50优选地由塑性材料制成,并且特别地,穿通销50可以由与臂1至臂4和抵顶部6、8相同的塑性材料制成。

穿通销50设计成易于插入相应凸缘11、12、21、22、31、32、41、42的孔13、14、33、34中以及易于从孔13、14、33、34中移除。可选地,汽车千斤顶包括保持装置39,该保持装置39可以是已知的比如说开尾销,用以防止穿通销50意外移出孔13、14、33、34。

参照本文中示出的优选实施方式,致动器10包括:

-螺杆52,该螺杆52容纳在具有通孔56的支承件54中,穿通销50容纳在该通孔56中;以及

-具有通孔60的螺母58,另一穿通销50容纳在该通孔60中。

穿通销50具有通道51,螺杆52可以在该通道51中滑动。螺母58具有底部开口62,该底部开口62形成在限定通孔60的壁上,以允许螺杆52穿过。支承件54包括贯通开口55,螺杆52可以在该贯通开口55中滑动。

因此,支承件54和螺母58固定至铰接点,并且使用者通过作用在螺杆52上而使铰接点远离彼此移动/彼此更靠近地移动,从而调节上抵顶部6与下抵顶部8之间的距离。因此,汽车千斤顶可以从图4中示出的伸展状态移动至图5中示出的收缩状态。上抵顶部6设计成搁靠在车辆的一部分上,例如搁靠在车身的下部部分上,并且下抵顶部8设计成搁靠在地面上。

方便地,支承件54由缩醛树脂制成。优选地,穿通销50由塑性材料特别是添加有矿物填料和/或复合材料的聚酰胺制成。方便地,螺母58由缩醛树脂制成。

优选地,上抵顶部6或下抵顶部8通过球形铰链受设计成搁靠在地面或车辆上的支承部分的约束。通过这样做,汽车千斤顶可以被更好地调节至与该汽车千斤顶相接触的表面的倾斜度。可选地,两个抵顶部6、8都受相应的支承部分的约束。

优选地,每个臂1至臂4在其端部处具有圆柱形部分或可能的半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或可能的半圆柱形部分横向于臂自身的轴线并且设计成以可移除的方式接合所述抵顶部6的对应的座部615、625和所述抵顶部8的对应的座部835、845。圆柱形部分成形为允许臂1至臂4在抵顶部6、8中旋转,臂1至臂4在抵顶部6、8上枢转。优选地,圆柱形部分与相应的臂1至臂4一起制造为一个单一本体。

方便地,圆柱形部分可以通过卡扣机构插入相应的座部615、625、835、845中。座部615、625、835、845具有初始变窄部,该初始变窄部使得圆柱形部分通过施加足以移动经过所述变窄部的力而插入相应的座部中。因此,组装汽车千斤顶变得更简单且更快捷。

特别地,圆柱形部分包括一对圆柱形端部15、25;35、45,所述一对圆柱形端部15、25;35、45从相应的臂1至臂4横向突出。圆柱形端部15、25、35、45呈大致销状,以便插入相应的座部615、625、835、845中。特别地,上抵顶部6和/或下抵顶部8分别包括一对肋状部6a、6b和一对肋状部8a、8b,肋状部6a、6b、8a、8b具有形成座部615、625、835、845的凹部。例如,臂4的圆柱形部分包括一对圆柱形端部45,所述一对圆柱形端部45被插入相应座部845中。第一圆柱形端部45插入肋状部8a的凹部中,第二圆柱形端部45插入肋状部8b的凹部中。座部845由各肋状部8a和8b的一对凹部形成。

本发明允许制造商生产有利地具有最少数量的部件的汽车千斤顶,从而使该汽车千斤顶易于制造、轻便且经济。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汽车千斤顶的套件,所述套件包括:

-第一对臂1、2,

-第二对臂3、4,

-上抵顶部6,

-下抵顶部8,

其中,第一对臂1、2中的每个臂均具有铰接至上抵顶部6的第一端部;第二对臂3、4中的每个臂均具有第二端部和铰接至下抵顶部8的第一端部,该第二端部在自由旋转的情况下受属于所述第一对臂1、2的臂的第二端部的约束;

-致动器10,该致动器10用于使所述第一对臂1、2约束至所述第二对臂3、4的点彼此靠近地移动或者彼此远离地移动,以调节上抵顶部6与下抵顶部8之间的距离,其中,在所述第一对臂1、2约束至所述第二对臂3、4时能够自由旋转。

该套件的优点中的一个优点在于能够在与模制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组装汽车千斤顶,从而优化运输和物流。

臂1、2、3、4和抵顶部6、8由塑性材料制成。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套件可以有利地包括上述汽车千斤顶的功能和结构特征,为简洁起见,下面将不对上述汽车千斤顶的功能和结构特征进行重复描述。

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汽车千斤顶具有四个呈相同形状的臂1、2、3、4,其中,所述臂1、2、3、4和抵顶部6、8由除塑料之外的材料制成。例如,这些元件由金属比如钢制成。臂1、2铰接至臂3、4。与上述内容类似,在铰接点的区域中,每个臂1至臂4均在其一端上包括两个凸缘11、12;21、22;31、32;41、42,凸缘11、12、31、32设置有容纳穿通销50的相应孔13、14、33、34。穿通销50限定铰接点。特别参照图3,在铰接点的区域中,臂1的凸缘11、12沿着穿通销50的轴线与另一臂2的凸缘31、32交替。还能够提供一种用以组装该类型的汽车千斤顶的套件。除材料之外,汽车千斤顶的该实施方式可以有利地包括上述汽车千斤顶的功能和结构特征,为简洁起见,将不对其进行重复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变型,臂1、2、3、4至少部分地用蜂窝结构制成。如可以看到的,存在呈六边形形状的敞开式单元70。蜂窝结构例如借助于模制或注塑成型而与臂一起制造。特别地,蜂窝结构在每个臂1、2、3、4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蜂窝结构确保了臂的机械阻力的显著增加,尽管减小了臂的重量和成本。事实上,汽车千斤顶可以提升至少1400kg,这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优选地,蜂窝结构在臂的中心芯上获得并且特别地在芯的面向由汽车千斤顶形成的四边形的内侧的面上获得。

参照横截面,臂1、2、3、4的中心芯在所述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具有可变厚度。优选地,每个臂的中心芯分别在上抵顶部6的区域或下抵顶部8的区域中较厚。通过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增加阻力/重量比。

优选地,上抵顶部6和下抵顶部8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个敞开式结构单元72。通过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增加阻力/重量比。

优选地,致动器10包括与螺母58相配合的螺杆52。所述螺杆52和螺母58安装在第一对臂1、2配装至第二对臂3、4的点上。

优选地,汽车千斤顶包括:

固定部分74,该固定部分74在其旋转时与螺杆52成一体,

旋转部分76,该旋转部分76设计成由使用者旋转,并且该旋转部分76以下述方式受固定部分74约束:所述方式为当施加在所述旋转部分76上的扭矩保持低于阈值时,固定部分74和旋转部分76在旋转方面受到约束,并且当施加的扭矩达到阈值时,旋转部分76相对于固定部分74旋转。

因此,两个部分74、75形成能够限制传递至螺杆52的扭矩的离合器。通过这样做,可以防止汽车千斤顶由于其不合理的使用而被损坏,从而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方便地,使用者可以借助于比如扳手的工具使旋转部分76旋转。例如,旋转部分76具有与螺杆的头部类似的六角形头部77,使用者可以在六角形头部77之上用工具操作。

特别地,固定部分74和旋转部分76具有相互接合部分,相互接合部分设计成根据施加至旋转部分76的扭矩来禁止或允许旋转部分76与固定部分74之间的相互旋转。参照示出的示例,旋转部分76和固定部分74是圆形的并且是同心的。在示例中,旋转部分76径向地布置在固定部分74的内侧。固定部分74在示例中是与螺杆52不同的元件,然而,固定部分74可以是螺杆52的一体部分。特别地,固定部分74设计成与螺杆52的头部53接合,例如,固定部分74限定腔,该腔设计成与螺杆52的头部53接合,从而约束固定部分74和螺杆52旋转。

特别地,旋转部分76的接合表面和固定部分74的接合表面是摩擦表面,特别地旋转部分76的接合表面和固定部分74的接合表面具有滚花等。因此,当扭矩保持低于阈值时,所述接合表面保持旋转部分76和固定部分74在旋转时受到约束,另一方面,当扭矩超过阈值时,旋转部分76相对于固定部分74旋转。具体地,在旋转部分76的径向外表面上获得第一接合表面78,并且在固定部分74的径向内表面上获得第二接合表面80。根据另一可选变型,如同以上所描述的离合器的离合器也可以应用于由任何其他材料制成的另一汽车千斤顶。

优选地,旋转部分76和固定部分74中的一者是可弹性变形的。例如,固定部分74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切口以增加其变形能力。

优选地,汽车千斤顶的所有元件都由塑性材料制成。螺杆52、旋转部分76或固定部分74不可以由塑性材料制成。

当然,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原理、实施方式和实现细节可以相对于上面所描述的内容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而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被广泛地改变,而这种方式并没有超出由所附权利要求提供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