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及关门机构点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3063发布日期:2019-09-21 02: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及关门机构点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及关门机构点检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根据该关门机构点检装置,能够取得用于点检关门机构的机械尺寸的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68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中,安装及拆卸有时比较烦杂。因此,关门机构点检有时花费时间。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及关门机构点检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具有:框体部,其形成外廓,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在电梯的轿厢门的靠所述电梯的层站的一侧;摄像部,其设于所述框体部,根据摄影指令进行拍摄;存储部,其设于所述框体部,存储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的信息;以及控制部,其设于所述框体部,在所述框体部安装于所述轿厢门的靠所述电梯的层站的一侧的状态下所述电梯的关门机构被收进由所述摄像部拍摄的图像中的时机,向所述摄像部发送摄影指令。

本发明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系统具有所述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使具有安装了所述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轿厢门的轿厢在设有所述电梯的建筑物的各楼层的层站停靠,将所述轿厢门打开,由此将所述电梯的层站门打开而使所述关门机构进行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框体部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在电梯的轿厢门的靠电梯的层站的一侧。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对关门机构的点检内容的图。

图4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轿厢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8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简化乃至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

在图1中,建筑物具有多个楼层。建筑物具有电梯。

在电梯中,井道1贯通建筑物的各楼层。多个层站2分别设于建筑物的各楼层。多个层站2分别与井道1对置。曳引机3设于井道1的上部。反绳轮4设于井道1的上部。主绳索5被绕挂于曳引机3和反绳轮4上。轿厢6设于井道1的内部。轿厢6被支承于主绳索5的一侧。对重7设于井道1的内部。对重7被支承于主绳索5的另一侧。

多个层站门8分别作为电梯门被设于各楼层的层站2的出入口。轿厢门9作为电梯门被设于轿厢6的出入口。多个关门机构10分别设于各楼层的层站2侧。多个关门机构10有时分别被称为联动装置(interlock)。

轿厢上工作站11设于轿厢6的上部。控制装置12设于井道1的上部。控制线缆13将轿厢上工作站11和控制装置12电连接。

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在轿厢门9的靠电梯的层站2的一侧。

在关门机构10的机械尺寸的点检时,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安装在轿厢门9的靠电梯的层站2的一侧。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12使轿厢6在各楼层的层站2停靠并将轿厢门9打开,由此将层站门8打开而使关门机构10进行动作。此时,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拍摄各楼层的关门机构10。

下面,使用图2说明关门机构10。

图2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的主视图。

如图2所示,关门机构10具有闩锁10a、挂钩10b、弹簧10c和滚子10d。

闩锁10a在图2中设于未图示的层站2的出入口的上缘部。虽然在图2中未被图示,闩锁10a设于井道1的壁面。挂钩10b设于层站门8的上缘部。弹簧10c在层站门8的上缘部被设于挂钩10b的上方。弹簧10c对挂钩10a施加向下的载荷。滚子10d连接于闩锁10a的后部。

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在轿厢门9打开时,滚子10d通过设于轿厢6的板体,被向轿厢门9打开的方向推压。此时,挂钩10b以后部侧为轴进行旋转。其结果是,挂钩10b的前部从闩锁10a脱离。

下面,使用图3说明关门机构10的点检内容。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对关门机构的点检内容的图。

如图3的左侧所示,在挂钩10b的前部钩挂于闩锁10a的情况下,闩锁10a和挂钩10b的水平间隙尺寸A成为点检对象。闩锁10a和挂钩10b的第1铅直间隙尺寸B成为点检对象。如图3的右侧所示,在挂钩10b的前部从闩锁10a脱离的情况下,闩锁10a和挂钩10b的第2铅直间隙尺寸C成为点检对象。

下面,使用图4说明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安装位置。

图4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轿厢门的主视图。

如图4所示,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安装于轿厢门9的靠层站2的一侧。例如,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借助未图示的磁铁的磁力安装于轿厢门9的靠层站2的一侧。虽然在图4中未图示,但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摄影方向被设定成,在轿厢6的地面的高度与层站2的地面的高度一致的状态下,关门机构10被收进由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拍摄的图像中。

下面,使用图5说明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框图。

如图5所示,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具有框体部14a、电源部14b、摄像部14c、照明部14d、存储部14e、加速度传感器部14f和控制部14g。

框体部14a形成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外廓。框体部14a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在轿厢门9的靠层站2的一侧。电源部14b设于框体部14a。电源部14b对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各部提供电力。摄像部14c设于框体部14a。摄像部14c根据摄影指令进行拍摄。照明部14d设于框体部14a。照明部14d向摄像部14c的摄影方向发出光。存储部14e设于框体部14a。存储部14e存储由摄像部14c拍摄的图像的信息。加速度传感器部14f设于框体部14a。加速度传感器部14f检测加速度。控制部14g设于框体部14a。控制部14g在关门机构10被收进到由摄像部14c拍摄的图像中的时机,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具体而言,控制部14g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部14f检测出的加速度,决定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的时机。

下面,使用图6说明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动作。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中,控制部14g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部14f对铅直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值来判定轿厢6是否处于停靠中。当在步骤S1中判定为轿厢6不是处于停靠中的情况下,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1的动作。当在步骤S1中判定为轿厢6处于停靠中的情况下,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2的动作。

在步骤S2中,控制部14g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此时,摄像部14c拍摄挂钩10b的前部钩挂于闩锁10a的状态。然后,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3的动作。

在步骤S3中,控制部14g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部14f对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值来判定层站门8是否已开始打开。当在步骤S3中判定为层站门8尚未开始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3的动作。当在步骤S3中判定为层站门8已开始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4的动作。

在步骤S4中,控制部14g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此时,摄像部14c拍摄挂钩10b的前部从闩锁10a脱离的状态。然后,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5的动作。

在步骤S5中,控制部14g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部14f对铅直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值来判定轿厢6是否已开始移动。当在步骤S1中判定为轿厢6尚未开始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5的动作。当在步骤S5中判定为轿厢6已开始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14g进行步骤S1的动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框体部14a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在轿厢门9的靠层站2的一侧。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10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

此时,不需要爬到轿厢6的顶棚上的作业以及在轿厢6内部的作业。因此,特别是在对最上层的层站2的关门机构10进行点检的情况下,也不需要爬到轿厢6的顶棚上的作业。

另外,不需要特殊的布线。另外,能够使轿厢6高速运转地进行点检。因此,能够缩短在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10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时的作业时间。

另外,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框体部14a借助磁力安装在轿厢门9的靠轿厢2的一侧。因此,能够容易对轿厢门9安装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

另外,控制部14g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部14f检测出的加速度,决定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的时机。此时,不需要控制装置12的控制。因此,能够与电梯的机型无关地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10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例如,即使是在既有的电梯中,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10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

此时,控制装置12使轿厢6在建筑物的各楼层的层站2停靠并将轿厢门9打开,由此将层站门8打开而使关门机构10进行动作。因此,根据具有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和控制装置12的关门机构点检系统,对于多个关门机构10分别能够可靠地取得用于点检水平间隙尺寸A、第1铅直间隙尺寸B和第2铅直间隙尺寸C的图像。作业人员只需将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从轿厢门9卸下,然后在显示装置等显示该图像,即可对水平间隙尺寸A、第1铅直间隙尺寸B和第2铅直间隙尺寸C进行点检。

下面,使用图7说明控制装置12的例子。

图7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15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5b。例如,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专用硬件16。

在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15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5b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和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及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软件及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5b中。至少一个处理器15a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5b中的程序来实现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至少一个处理器15a也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计算机、DSP。例如,至少一个存储器15b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者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通用光盘)等。

在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专用硬件16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通过各个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通过处理电路统一实现。

关于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也可以是一部分由专用硬件16实现,另一部分由软件或者固件实现。例如,可以是,关于控制轿厢6的动作的功能,由作为专用硬件16的处理电路实现,关于控制轿厢6的动作的功能以外的功能,通过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5a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5b中的程序来实现。

这样,处理电路能够通过硬件16、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控制装置12的各功能。

实施方式2

图8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17设于轿厢6的上部。通信装置17与轿厢上工作站11电连接。

下面,使用图9说明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的结构。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的框图。

如图8所示,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不具有加速度传感器部14f。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具有通信部14h。

通信部14h经由轿厢上工作站11和通信装置17以无线方式接收来自电梯的信号。控制部14g根据该信号决定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的时机。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2,控制部14g根据通信部14h经由轿厢上工作站11和通信装置17从控制装置12接收到的信号,决定向摄像部14c发送摄影指令的时机。此时,控制装置12在如下时机发送与轿厢上工作站11对应的信号即可:使轿厢6在建筑物的各楼层的层站2停靠并将轿厢门9打开,由此使层站门8打开而使关门机构10进行动作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加速度传感器部14f,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10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的关门机构点检装置及关门机构点检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用于对关门机构的机械尺寸进行点检的图像的系统中加以利用。

标号说明

1:井道;2:层站;3:曳引机;4:反绳轮;5:主绳索;6:轿厢;7:对重;8:层站门;9:轿厢门;10:关门机构;10a:闩锁;10b:挂钩;10c:弹簧;10d:滚子;11:轿厢上工作站;12:控制装置;13:控制线缆;14:关门机构点检装置;14a:框体部;14b:电源部;14c:摄像部;14d:照明部;14e:存储部;14f:加速度传感器部;14g:控制部;14h:通信部;15a:处理器;15b:存储器;16:硬件;17:通信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