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支架及盾构主驱动的吊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7851发布日期:2018-10-12 22:4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隧道盾构机掘进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支架及盾构主驱动的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作为目前隧道建设中较为常用的工法,一般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隧道、综合管廊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是盾构机保有量最庞大的国家,盾构机直径一般以6m、8m、10m及以上为主,6米直径盾构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占比最大;而近年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也逐渐加大盾构法的力度,使10米以上的超大型盾构机有了广阔的应用平台。

盾构机是集电、气、液压等多系统组成的大型复杂装备,其零部件数目繁多。盾构机生产完毕后需重新拆解运送至施工现场,零部件再吊装至盾构始发井中组装成整机,经调试完毕后,方可始发掘进。盾构主驱动作为盾构机最精密、最终要的零部件,吊装过程不容有失,发生任何磕碰的情况,都可能导致盾构主驱动内部结构受损,使盾构机掘进带来不可预估的灾难。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我国应用案例较小,在组装下井时,如何安全顺利将盾构主驱动安全吊入始发井,并组装成整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盾构机吊装下井时,一般将盾构机拆分为刀、前盾、中盾、盾尾、后配套台车(部分超大直径盾构并无分前盾和中盾,以主盾体代替),分别吊入始发井内,再重新组装调试。常规6m盾构主驱动与前盾盾体无需分离,可一并吊入始发井内,盾体本身起到保护盾构主驱动的作用;但超大直径盾构由于其庞大的体积,无法一次吊装主盾体、盾尾等零部件,需将其继续拆分为多个部分分别吊装。超大直径盾构主驱动的直径达7.6m和重量达450吨,远远超过6m直径盾构主驱动的规模,其吊装所需的吊装设备和吊装方式也大有不同。

目前,超大直径盾构主驱动的起吊一般是采用两台大型起吊设备(1号吊机和2号吊机,1号吊机可单独起吊盾构主驱动,2号吊机辅助),分别在盾构主驱动两侧连接吊钩,整个盾构主驱动平躺起吊,起吊至满足翻转高度后,1号吊机将盾构主驱动一端往上起吊,以达到盾构主驱动翻转的动作,随后2号吊机扯离,1吊机将盾构主驱动往始发井下吊,下吊至合适高度后,完成盾构主驱动和盾体的连接。此吊装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对起吊设备的起吊能力要求较高;

2、需要两台超大型起吊设备,需要足够大的场吊装平台积;

3、对起吊设备的操作员的要求较高,操作员需要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相互配合操作;

4、下吊时盾构主驱动无保护,吊装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辅助盾构主驱动在吊装过程中翻转的翻转支架及一种盾构主驱动的吊装方法,特别是针对超大直径盾构机的盾构主驱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转支架,用于吊装盾构主驱动时的辅助翻转,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架和支撑架,所述吊装架和所述支撑架分别安装于所述盾构主驱动相对的两侧,

所述吊装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端面连接板和第一侧面连接板,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的端面连接的第一端面安装部,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的侧面连接的第一侧面安装部,且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吊耳,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端面连接板和第二侧面连接板,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的端面连接的第二端面安装部,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的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安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板的外侧面的轮廓设置为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面安装部和所述第二端面安装部均为内表面贴合所述盾构主驱动的端面的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的端面连接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面安装部和所述第二侧面安装部均为内表面贴合所述盾构主驱动的侧面的承托钢板,所述承托钢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的侧面连接的卡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面安装部、第一侧面安装部与所述吊装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第二端面安装部、第二侧面安装部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加强肋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两个间隔且并行设置的所述吊装架,两个所述吊装架之间通过横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两个间隔且并行设置的所述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横梁连接。

同样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主驱动的吊装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翻转支架连接于所述盾构主驱动上,所述吊装架和所述支撑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盾构主驱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和第一端面连接板安装于盾构主驱动的同一端面,将吊机的吊钩连接于所述吊装架的吊耳上,吊机起吊过程中,所述盾构主驱动由平躺起吊,所述盾构主驱动连接所述吊装架的一端往上起吊,此时,支撑架对盾构主驱动的底部起保护作用,随着起吊高度逐渐升高,所述盾构主驱动呈竖直状态被完全吊起。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转支架及盾构主驱动的吊装方法,翻转支架包括吊装架和支撑架,其分别用于与吊机连接、吊装翻转过程对盾构主驱动的保护,且均连接于盾构主驱动的端面和外侧面,在吊装过程中,利用所述翻转支架,不仅能够实现盾构主驱动起吊时的轻松翻转,且能够在下井吊装的过程中对盾构主驱动进行保护;另外,利用所述翻转支架只需采用一台吊机便能起吊及吊装所述盾构主驱动,节省吊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翻转支架应用于盾构主驱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翻转支架的吊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翻转支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示意图。

图中,10、盾构主驱动;20、翻转支架;21、吊装架;211、第一端面连接板;211a、第一端面安装部;212、第一侧面连接板;212a、第一侧面安装部;212b、吊耳;22、翻转支架;221、第二端面连接板;221a、第二端面安装部;222、第二侧面连接板;222a、第二侧面安装部;31、安装孔;41、卡榫;50、加强肋板;6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翻转支架20,用于吊装盾构主驱动10时的辅助翻转,其包括吊装架21和支撑架22,所述吊装架21和所述支撑架22分别安装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相对的两侧,所述吊装架2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端面连接板211和第一侧面连接板212,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2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连接的第一端面安装部211a,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板2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侧面连接的第一侧面安装部212a,且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板212上还设置有吊耳212b,所述支撑架22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端面连接板221和第二侧面连接板222,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板2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连接的第二端面安装部221a,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板22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安装部222a。所述翻转支架20分别设置吊装架21和支撑架22,其分别连接于盾构主驱动10的两相对侧面,且对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和侧面形成保护作用,吊装架21用于与吊机的吊钩连接,在起吊过程中,盾构主驱动10由平躺状态到其吊装架21的一端逐渐提高,此时吊装平台还支撑着盾构主驱动10的另一端,利用支撑架22能够在翻转过程中对盾构主驱动10进行保护,辅助翻转,使翻转过程更轻松且防止磕碰,且在盾构主驱动10下井吊装时,能够保护其避免被磕碰;另外,利用所述翻转支架还能够在盾构机组装过程中,主驱动与盾体连接时提供稳定的作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翻转支架20,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板222远离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板221的外侧面的轮廓设置为弧形。将第二端面连接板221的外表明设置为弧形结构,使盾构主驱动10在翻转过程中转动更顺畅、翻转更稳定,可较为轻易的使盾构主驱动10翻转成直立姿态,确保起吊过程盾构主驱动10不会直接与外部发生磕碰。

具体地,为了使吊装架21及支撑架22牢固地与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安装部211a和所述第二端面安装部221a均为内表面贴合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的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连接的安装孔31,利用紧固件能够将吊装架21和支撑架22通过所述安装孔31连接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

优选地,同样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安装部212a和所述第二侧面安装部222a均为内表面贴合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侧面的承托钢板,所述承托钢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的侧面连接的卡榫41,卡榫41与盾构主驱动10侧面的安装孔相配合,将吊装架21和支撑架22与盾构主驱动10的侧面稳定地连接。

优选地,为了保证翻转支架20中各个连接部的强度,所述第一端面安装部211a、第一侧面安装部212a与所述吊装架2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肋板50,所述第二端面安装部221a、第二侧面安装部222a与所述支撑架22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加强肋板5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吊装、翻转过程中更好地保护盾构主驱动10,所述翻转支架20包括两个间隔且并行设置的所述吊装架21,两个所述吊装架21之间通过横梁60连接。

同样地,所述翻转支架20包括两个间隔且并行设置的所述支撑架22,两个所述支撑架22之间通过横梁60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横梁60采用h型钢,结构更加牢固。

同样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主驱动的吊装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架21和所述支撑架22分别连接于所述盾构主驱动10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211和第一端面连接板221安装于盾构主驱动10的同一端面,将吊机的吊钩连接于所述吊装架21的吊耳212b上,吊机起吊过程中,所述盾构主驱动10由平躺起吊,所述盾构主驱动10连接所述吊装架21的一端往上起吊,此时,支撑架22对盾构主驱动10的底部起保护作用,随着起吊高度逐渐升高,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板212远离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211的侧面与吊装平台接触,接触位置从靠近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211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板211移动,且接触面积由小变大再变小,最终完全脱离吊装平台,所述盾构主驱动10呈竖直状态被完全吊起。

利用上述所述吊装方法,能够轻松地将盾构主驱动10从平躺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只需采用一台吊机,无需利用多台起吊机便能完成,节省了吊装空间,且能够有效防止盾构主驱动10在起吊过程中的磕碰。

当完成上述吊装动作后,还需要将将盾构主驱动10下井吊装以将其组装于盾体上,此时翻转支架20能够盾构主驱动10防止在下井过程中的磕碰,且能够使盾构主驱动10与盾体的连接过程中提供稳定的作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支架20及盾构主驱动10的吊装方法,翻转支架20主要用于辅助盾构主驱动10起吊过程中的翻转,翻转支架20包括分别连接于盾构主驱动10两相对侧部的吊装架21和支撑架22,均与盾构主驱动10的端面和侧面连接,在吊装盾构主驱动10的过程中,翻转支架20能够辅助盾构主驱动10从平躺状态到直立状态的翻转,翻转轻松,且保护盾构主驱动10,以防止起吊及整个吊装过程中的磕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