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9933发布日期:2018-12-19 05:3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具体为一种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居生活现代化是个必然的趋势。目前几乎所有的传统垃圾箱行业都推出了各自的智能感应垃圾箱,这必将是以后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使用智能感应垃圾箱也必将成为老百姓的消费习惯。

智能垃圾箱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芯片、红外传感探测装置、机械传动部分,是集机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新产品。但是现有的垃圾箱只安装了红外感应器和重力传感器,并且没有保护装置,容易受到破坏和污染,且不容易进行维护,同时在垃圾箱内的垃圾发生燃烧或者有严重的气味时,也无法检测到,这样就造成垃圾箱的智能器件易损坏,监测效果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具备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和监测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垃圾箱的智能器件易损坏,监测效果失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和监测效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所述垃圾箱包括:

箱体;以及

框架,箱体安装在框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器件安装在所述垃圾箱上时,其安装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在箱体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安装一个抽屉,且抽屉的裸露板设置成隔离网,将烟雾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分别载入在不同的抽屉内,并将抽屉推进相应的安装孔内进行抽屉式安装,锁紧机构实现定位;

(b)将重力传感器安装在框架支撑箱体的表面上,使箱体压持在重力传感器上;

(c)将连接烟雾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的各个电缆进行分类捆绑后再进行整体捆绑,再将捆绑完成的电缆从框架的通孔多芯插头中传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箱体上且在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内导轨,在抽屉的侧壁上设置与内导轨相匹配的外导轨,抽屉通过所述外导轨和内导轨之间由保持架固定的滚珠滑动,导引抽屉在安装孔内的移动行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抽屉的裸露板外侧上设置一个旋钮锁紧机构,而在内侧设置一个锁扣,通过旋转旋钮能带动锁扣旋转,安装孔的孔内高度大于抽屉的高度,抽屉)收容在安装孔内时,锁扣能在旋转后扣到安装孔的内壁上,从而将抽屉固定在安装孔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烟雾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相应的抽屉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抽屉上开设螺纹孔,通过所述螺栓螺纹套接在螺纹孔内使烟雾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安装在相应的抽屉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a)中,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安装孔用于安装烟雾传感器,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用于安装两个接近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方式还包括步骤(d),将所述垃圾箱的辅助设备的电缆进行分类捆绑后,再和烟雾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的电缆进行整体捆绑,通过多芯插头传出信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对箱体情况进行预监测时,开启烟雾传感器,制造能够达到烟雾传感器感知浓度的烟雾,观察远程监控视屏中烟雾颗粒数值的显示值,并判断烟雾传感器的工作情况。

进一步地,开启接近传感器,使用物品靠近接近传感器,查看和判断接近传感器的工作情况。

再进一步地,开启重力传感器,向箱体内施加一定的重力或者加入物品,观察远程监控视屏中重力参数的显示值,并判断重力传感器的工作情况。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通过在垃圾箱的箱体内设置多个安装孔和与之相适配的抽屉,将烟雾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安装在抽屉里,使智能器件的安装更加简便,易于维护,不易受到损坏,同时通过设置内导轨、外导轨、滚珠,使抽屉拔插更加省力,便于人员维护智能器件。

2.本发明的安装方式设置了隔离网,进而保护了智能器件,提高智能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烟雾传感器能够使垃圾箱更加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

3.本发明的安装方式设置了多个接近感应器,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提高监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安装了智能器件的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重力传感器安装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抽屉的正视图;

图5为图1中抽屉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抽屉安装中滚珠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烟雾传感器7内导轨

2接近传感器8锁扣

3箱体9旋钮

4重力传感器10螺纹孔

5框架11抽屉

6安装孔12外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应用的垃圾箱包括箱体3和框架5。

箱体3用于收集和盛放垃圾。箱体3的形状可以为桶装或者漏斗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填装垃圾即可。

箱体3安装在框架5上,方便使用人员对垃圾的进行清运等操作。

请结合图2,智能器件通过以下安装方式安装在垃圾箱上:

(a)请参阅图3-5,在箱体3的内侧壁上开设多个安装孔6,每个安装孔6内安装一个抽屉11,且抽屉11的裸露板设置成隔离网,将烟雾传感器1、接近传感器2分别载入在不同的抽屉11内,并将抽屉11推进相应的安装孔6内进行抽屉式安装。这样大大提高了烟雾传感器1、接近传感器2的使用寿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垃圾箱监测装置的总体成本。

请结合图6,可以在箱体3上且在安装孔6的孔壁上设置内导轨7,在抽屉11的侧壁上设置与内导轨7相匹配的外导轨12,抽屉11通过外导轨12和内导轨7之间由保持架固定的滚珠滑动,导引抽屉11在安装孔6内的移动行程。通过增加设置内导轨7可以使安装孔6和抽屉11之间更加稳定,同时也方便抽屉11在安装孔6内的拔插。

安装孔6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安装孔6用于安装烟雾传感器1,另外两个安装孔6分别用于安装两个接近传感器2。抽屉11的裸露板外侧上可以设置一个旋钮9,而在内侧同样设置一个锁扣8,通过旋转旋钮9能带动锁扣8旋转,安装孔6的孔内高度大于抽屉11的高度,抽屉11收容在安装孔6内时,锁扣8能在旋转后扣到安装孔6的内壁上,从而将抽屉11固定在安装孔6内。

烟雾传感器1、接近传感器2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相应的抽屉11内。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栓,同时在抽屉11上开设螺纹孔10,通过螺栓螺纹套接在螺纹孔10内使烟雾传感器1、接近传感器2安装在相应的抽屉11内。这样使得烟雾传感器1和接近传感器2安装得更加牢固,减少了由于烟雾传感器1和接近传感器2松动而造成的监测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b)将重力传感器4安装在框架5支撑箱体3的表面上,使箱体3压持在重力传感器4上。这样就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4的作用,将箱体3的重量传输给远程监控,方便对垃圾箱进行管理。

(c)将连接烟雾传感器1、接近传感器2、重力传感器4的各个电缆进行分类捆绑后再进行整体捆绑,再将捆绑完成的电缆从框架5的多芯插头中传出。这样有利于区分电缆,便于检修,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电缆,避免电缆受到破坏,并且也更加美观。

(d)将垃圾箱的辅助设备的电缆进行分类捆绑后,再和烟雾传感器1、接近传感器2、重力传感器4的电缆进行整体捆绑。

对箱体3情况进行预监测时,开启烟雾传感器1,制造能够达到烟雾传感器1感知浓度的烟雾,观察远程监控视屏中烟雾颗粒数值的显示值,并判断烟雾传感器1的工作情况。开启接近传感器2,使用物品靠近接近传感器2,查看和判断接近传感器2的工作情况。开启重力传感器4,向箱体3内施加一定的重力或者加入物品,观察远程监控视屏中重力参数的显示值,并判断重力传感器4的工作情况。这样可以保证智能器件都能安装良好,并且还可以进行数据的调试,提高智能器件的安装成功率,提升了智能器件的监测效率。

本发明的实时监测垃圾箱情况的智能器件的安装方式,通过在垃圾箱的箱体3内设置多个安装孔6和与之相适配的抽屉11,将烟雾传感器1和接近传感器2安装在抽屉11里,使智能器件的安装更加简便,易于维护,不易受到损坏,同时通过设置内导轨7、外导轨12、滚珠,使抽屉11拔插更加省力,便于人员维护智能器件。本发明的安装方式设置了隔离网,进而保护了智能器件,提高智能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烟雾传感器1能够使垃圾箱更加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本发明的安装方式设置了多个接近感应器,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提高监测质量。

实施例2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且唯一的区别在与本实施例中的抽屉11上开设螺纹孔,接近传感器2通过自身的螺纹直接拧在抽屉11上,这样可以使得智能器件在抽屉11内安装时更加简单,同时在开设安装孔6时也更加方便,提高智能器件的安装速度,便于更好地普及智能垃圾箱。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且唯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进行预监测。智能器件在使用时就可以进行监测,因而预监测不是必要的。如果安装智能器件时都需要进行预监测,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安装速度,不适用于智能器件的普遍安装。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方式更加适合大面积的智能器件安装,并且能提高智能器件的安装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