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7058发布日期:2019-01-18 23:2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酒店、办公大楼等建筑会设置有电梯,而且外来人员可随意进出,可能会有在逃犯人进入,因此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电梯能够对乘客的身份进行识别,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犯人困在电梯内,则可方便公安对犯人进行抓捕,降低安全隐患,有利于社会安定。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和方法,可对乘客进行身份识别,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犯人困在电梯内,方便公安对犯人进行抓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包括单片机,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第一摄像头,存储器,以及网络连接模块;第一摄像头、存储器、网络连接模块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单片机与电梯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并通过网络连接模块与公安系统网络连接;第一摄像头用于拍摄轿厢内乘客的人脸图像,存储器中存储有犯人的人脸图像信息,单片机用于进行人脸识别并适时地向公安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和指挥电梯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中,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有不少于四个,轿厢的每个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梯厅门旁的第二摄像头,该第二摄像头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并用于拍摄电梯厅门前的人员的人脸图像。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还包括解锁模块,该解锁模块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并用于向单片机发送解锁信息使单片机指挥电梯控制系统打开轿厢门。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中,所述解锁模块为按键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对应地,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公安专员预设的解锁密码信息、公安专员的指纹信息或公安专员的虹膜信息。

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a.对轿厢内的乘客进行人脸识别;

b.判断乘客中是否有犯人,如果有犯人则报警并执行步骤c,否则保持电梯正常运行;

c.判断乘客中是否有普通人员,如果没有普通人员则执行步骤d,否则保持电梯正常运行;

d.电梯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电梯控制系统控制轿厢停在一楼并保持轿厢门关闭,轿厢内人员无法打开轿厢门;

e.公安专员到现场进行抓捕。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还包括步骤a之前的步骤:

a1.对电梯厅门前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a2.判断电梯厅门前的人员是否有犯人,如果有犯人则报警。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的步骤e中,公安专员通过解锁模块输入解锁信息,单片机确认解锁信息后指挥电梯控制系统把轿厢门打开。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中,报警时,单片机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公安系统发送犯人的人脸图像,公安系统再次确认犯人的身份。

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中,如果在公安系统中确认犯人身份识别错误,则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单片机发送解锁指令,单片机收到该解锁指令后指挥电梯控制系统解除锁定状态。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和方法,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并与存储器中的犯人人脸图像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轿厢内乘客的人脸识别,如果发现有犯人则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公安系统报警,如果此时轿厢内没有其他普通人员则指挥电梯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把犯人关在轿厢内,以便公安专员前来抓捕,可降低建筑内的安全隐患,有利于社会安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和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包括单片机1,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第一摄像头2,存储器3,以及网络连接模块4;第一摄像头、存储器、网络连接模块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单片机与电梯控制系统90电性连接、并通过网络连接模块与公安系统91网络连接;第一摄像头2用于拍摄轿厢内乘客的人脸图像,存储器3中存储有犯人的人脸图像信息,单片机1用于进行人脸识别并适时地向公安系统91发送报警信息和指挥电梯控制系统90进入锁定状态。

电梯运行时,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并与存储器中的犯人人脸图像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轿厢内乘客的人脸识别,如果发现有犯人则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公安系统报警,如果此时轿厢内没有其他普通人员则指挥电梯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把犯人关在轿厢内,以便公安专员前来抓捕,可降低建筑内的安全隐患,有利于社会安定,如果还有其他普通人员,则保持电梯正常运行,公安将会针对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尽早抓获犯人。

此处,电梯控制系统90是电梯原有的控制系统;公安系统91可定期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单片机发送新的犯人人脸图像信息,并由单片机控制存储器进行数据更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设置有不少于四个,轿厢的每个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由于乘客可能以侧身或其他姿势进入轿厢,进入轿厢后可能朝不同方向站立,因此在每个侧壁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一摄像头可保证所有乘客的人脸图像均能采集。

较优的,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梯厅门旁的第二摄像头5,该第二摄像头与单片机1电性连接,并用于拍摄电梯厅门前的人员的人脸图像。由于犯人可能在等待一段时间后选择不乘坐电梯,设置第二摄像头进行人脸图像的采集并进行识别,一旦发现犯人则可立刻报警,以便公安专员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公安及时抓获犯人。

优选的,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系统,还包括解锁模块6,该解锁模块与单片机1电性连接,并用于向单片机发送解锁信息使单片机指挥电梯控制系统打开轿厢门。电梯控制系统90进入锁定状态后,轿厢门是无法通过电梯内呼系统和电梯外呼系统打开的,只有当公安专员通过解锁模块输入解锁信息后才能打开,可防止犯人从轿厢内打开轿厢门或者其他人员通过外呼系统打开轿厢门。

具体的,所述解锁模块为按键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对应地,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公安专员预设的解锁密码信息、公安专员的指纹信息或公安专员的虹膜信息。存储器中的解锁密码信息、公安专员的指纹信息或公安专员的虹膜信息可由公安系统定期发送进行更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a.对轿厢内的乘客进行人脸识别。

具体的,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轿厢内乘客的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把这些图像与存储器中的犯人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实现人脸识别。

b.判断乘客中是否有犯人,如果有犯人则报警并执行步骤c,否则保持电梯正常运行。

c.判断乘客中是否有普通人员,如果没有普通人员则执行步骤d,否则保持电梯正常运行。

d.电梯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电梯控制系统控制轿厢停在一楼并保持轿厢门关闭,轿厢内人员无法打开轿厢门。

具体的,当通过人脸识别发现犯人,单片机会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电梯控制系统接收该指令后进入锁定状态,进入锁定状态后,电梯控制系统会控制轿厢停在一楼并保持轿厢门关闭,轿厢内人员无法打开轿厢门。

e.公安专员到现场进行抓捕。

较优的,所述的利用电梯协助捉捕犯人的方法,还包括步骤a之前的步骤:

a1.对电梯厅门前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a2.判断电梯厅门前的人员是否有犯人,如果有犯人则报警。

由于犯人可能在等待一段时间后选择不乘坐电梯,因此无法把其关在电梯内,通过第二摄像头采集电梯厅门前的人脸图像,并进行识别,一旦发现犯人则立刻报警,以便公安专员采取相应措施,如实时监控附近的天眼系统、派人到附近进行搜捕等,有利于公安及时抓获犯人。

进一步的,步骤e中,公安专员通过解锁模块输入解锁信息,单片机确认解锁信息后指挥电梯控制系统把轿厢门打开。具体过程为:公安专员通过解锁模块输入解锁密码、指纹信息或瞳孔信息,单片机将其与存储器中的公安专员预设的解锁密码信息、公安专员的指纹信息或公安专员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单片机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电梯控制系统接收到该指令后控制轿厢门打开,以便公安专员进入抓捕犯人。

需要说明的是,报警时,单片机会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公安系统发送犯人的人脸图像,公安系统再次确认犯人的身份。一方面,可方便公安专员根据犯人的具体身份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可避免因为人脸识别出错而导致普通人员受扰和浪费警力。

具体的,如果在公安系统中确认犯人身份识别错误,则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单片机发送解锁指令,单片机收到该解锁指令后指挥电梯控制系统解除锁定状态。电梯控制系统解除锁定状态后,电梯再次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该系统和方法,在电梯运行时,通过第一摄像头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并与存储器中的犯人人脸图像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轿厢内乘客的人脸识别,如果发现有犯人则通过网络连接模块向公安系统报警,如果此时轿厢内没有其他普通人员则指挥电梯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把犯人关在轿厢内,以便公安专员前来抓捕,可降低建筑内的安全隐患,有利于社会安定,如果还有其他普通人员,则保持电梯正常运行,公安将会针对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尽早抓获犯人。此外,通过第二像头采集电梯厅门前的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及时报警,可在犯人不进入电梯的情况下,方便公安及时抓获犯人;通过解锁模块,保证只有公安专员才能打开轿厢门,可有效防止犯人逃脱;通过在公安系统对犯人身份进行进一步确认,一方面,可方便公安专员根据犯人的具体身份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可避免因为人脸识别出错而导致普通人员受扰和浪费警力。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