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料盒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5458发布日期:2019-03-02 01:1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存储料盒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物流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料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生产线使用的用于存放物料的存储料盒,在空盒存放时是采用堆垛方式相互叠加,堆垛后料盒整体占用空间大,且堆垛不牢靠,料盒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倾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料盒及其使用方法,目的是减小堆垛后占用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存储料盒,包括第一料盒半部、第二料盒半部、设置于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和设置于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相连接且第一料盒半部的颜色与第二料盒半部的颜色不同,第一料盒半部上设有用于在第一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另一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一料盒浅卡槽和用于在第二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一料盒深卡槽,第二料盒半部上设有用于在第一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另一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二料盒浅卡槽和用于在第二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二料盒深卡槽,第一料盒深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料盒浅卡槽的深度,第二料盒深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料盒浅卡槽的深度。

所述第一料盒半部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料盒半部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以形成容纳物料的存储腔。

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共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左凸块、第二左凸块、第三左凸块和第四左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单元共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右凸块、第二右凸块、第三右凸块和第四右凸块;第一左凸块和第一右凸块、第二左凸块和第二右凸块、第三左凸块和第三右凸块、第四左凸块和第四右凸块分别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左凸块和第三左凸块、第二右凸块和第三右凸块分别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左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料盒半部的第一后外壁面上,所述第四左凸块设置在第一料盒半部的第一前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左凸块和所述第三左凸块设置在第一料盒半部的第一端部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右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料盒半部的第二后外壁面上,所述第四右凸块设置在第二料盒半部的第二前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右凸块和所述第三右凸块设置在第二料盒半部的第二端部外壁面上。

所述第二左凸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左凸块的宽度,所述第二右凸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右凸块的宽度,第二左凸块、第三左凸块、第二右凸块和第三右凸块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

所述第一料盒浅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前浅卡槽、第一后浅卡槽和第一端部浅卡槽;所述第一料盒深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前深卡槽、第一后深卡槽、第一左端部深卡槽和第二左端部深卡槽,第一前深卡槽与第一后浅卡槽、第一后深卡槽与第一前浅卡槽分别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左端部深卡槽的宽度小于第二左端部深卡槽的宽度。

所述第二料盒浅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二前浅卡槽、第二后浅卡槽和第二端部浅卡槽;所述第二料盒深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二前深卡槽、第二后深卡槽、第一右端部深卡槽和第二右端部深卡槽,第二前深卡槽与第二后浅卡槽、第二后深卡槽与第二前浅卡槽分别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右端部深卡槽的宽度小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左端部深卡槽与第一右端部深卡槽、所述第二左端部深卡槽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分别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存储料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前限位块和第一后限位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前限位块和第二后限位块,所述第一左凸块和第二左凸块位于第一后限位块的下方且第一左凸块和第二左凸块的上端与第一后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三左凸块和第四左凸块位于第一前限位块的下方且第三左凸块和第四左凸块的上端与第一前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一右凸块和第二右凸块位于第二后限位块的下方且第一右凸块和第二右凸块的上端与第二后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三右凸块和第四右凸块位于第二前限位块的下方且第三右凸块和第四右凸块的上端与第二前限位块连接,第一前限位块、第一后限位块、第二前限位块和第二后限位块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的存储料盒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料盒半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前限位块和第一后限位块的上方的第一上翻边以及与所述第二料盒半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前限位块和第二后限位块的上方的第二上翻边,第一上翻边朝向第一料盒半部的外侧延伸,第二上翻边朝向第二料盒半部的外侧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料盒的使用方法,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一堆垛状态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料盒浅卡槽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料盒浅卡槽中;

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二堆垛状态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料盒深卡槽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料盒深卡槽中。

本发明的存储料盒,在不改变包装体积和包装数量的基础上改变了堆垛结构,同时用两种颜色区分左右侧,空盒时异侧叠加堆垛,增加了相互叠加空间,使得空箱堆垛占用空间小,装件后料盒同侧叠加堆垛,避免错误堆垛压坏零件;此种结构的存储料盒使得零件易摆放,堆垛牢靠,堆垛时可节省存储空间,堆垛时占用空间小,堆垛操作简便,能实现短途运输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存储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存储料盒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存储料盒的俯视图;

图4是存储料盒处于第一堆垛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存储料盒处于第二堆垛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左凸块;2、第二左凸块;3、第三左凸块;4、第四左凸块;5、第一右凸块;6、第二右凸块;7、第三右凸块;8、第四右凸块;9、第一前浅卡槽;10、第一后浅卡槽;11、第一端部浅卡槽;12、第一前深卡槽;13、第一后深卡槽;14、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5、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6、第二前浅卡槽;17、第二后浅卡槽;18、第二端部浅卡槽;19、第二前深卡槽;20、第二后深卡槽;21、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2、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3、第一上翻边;24、第一端部外壁面;25、第一后外壁面;26、第一前限位块;27、第二端部外壁面;28、第二后外壁面;29、第一底壁;30、第二底壁;31、第一前侧壁;32、第一后侧壁;33、第一端部侧壁;34、第二前侧壁;35、第二后侧壁;36、第二端部侧壁;37、第一后限位块;38、第二前限位块;39、第二后限位块;40、加强板;41、第二上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料盒,包括第一料盒半部、第二料盒半部、设置于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和设置于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相连接且第一料盒半部的颜色与第二料盒半部的颜色不同,第一料盒半部上设有用于在第一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另一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一料盒浅卡槽和用于在第二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一料盒深卡槽,第二料盒半部上设有用于在第一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另一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二料盒浅卡槽和用于在第二堆垛状态时让位于上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的第二料盒深卡槽,第一料盒深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料盒浅卡槽的深度,第二料盒深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料盒浅卡槽的深度。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料盒半部具有第一腔体,第二料盒半部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以形成容纳物料的存储腔,存储料盒的存储腔为矩形腔体。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的结构相同,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为对称布置,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均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料盒半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料盒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料盒半部的该端和第二料盒半部的该端为开口端,使得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处于连通状态,第一料盒半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为封闭端,第二料盒半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也为封闭端,第一料盒半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和第二料盒半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为封闭端,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的顶端处于敞开状态。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料盒半部包括第一底壁29以及设置于第一底壁29上的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第一底壁29为水平设置,第一底壁29为矩形,第一底壁2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底壁29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前侧壁31和第一后侧壁32为相对布置且第一前侧壁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后侧壁3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前侧壁31和第一后侧壁3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端部侧壁3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朝向第一底壁29的上方延伸,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的下端分别在第一底壁29的一侧边缘处与第一底壁29固定连接,第一端部侧壁33位于第一前侧壁31和第一后侧壁32之间且第一端部侧壁3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侧壁31和第一后侧壁3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前侧壁31和第一后侧壁3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二料盒半部固定连接,第一底壁29也与第二料盒半部固定连接,第一腔体是由第一底壁29、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包围形成。第二料盒半部包括第二底壁30以及设置于第二底壁30上的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第二底壁30为水平设置,第二底壁30为矩形,第二底壁3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底壁30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二前侧壁34和第二后侧壁35为相对布置且第二前侧壁3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后侧壁3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前侧壁34和第二后侧壁3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端部侧壁36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朝向第二底壁30的上方延伸,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的下端分别在第二底壁30的一侧边缘处与第二底壁30固定连接,第二端部侧壁36位于第二前侧壁34和第二后侧壁35之间且第二端部侧壁36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前侧壁34和第二后侧壁3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前侧壁3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一前侧壁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后侧壁35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一后侧壁3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底壁30的一端与第一底壁2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腔体是由第二底壁30、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包围形成。第一端部侧壁33和第二端部侧壁36为相对布置,存储腔是由第一底壁29、第二底壁30、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第一端部侧壁33、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包围形成。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凸块单元共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左凸块1、第二左凸块2、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第二凸块单元共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右凸块5、第二右凸块6、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第一左凸块1和第一右凸块5、第二左凸块2和第二右凸块6、第三左凸块3和第三右凸块7、第四左凸块4和第四右凸块8分别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分别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左凸块1、第二左凸块2、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与第一料盒半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左凸块1、第二左凸块2、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朝向第一料盒半部的外侧凸出,第一右凸块5、第二右凸块6、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与第二料盒半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右凸块5、第二右凸块6、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朝向第二料盒半部的外侧凸出。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左凸块1设置在第一料盒半部的第一后外壁面25上,第四左凸块4设置在第一料盒半部的第一前外壁面上,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设置在第一料盒半部的第一端部外壁面24上。第一左凸块1与第一后侧壁32固定连接且第一左凸块1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后侧壁32的外侧凸出,第一后外壁面25为第一后侧壁32的外壁面,第四左凸块4与第一前侧壁31固定连接且第四左凸块4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前侧壁31的外侧凸出,第一前外壁面为第一前侧壁31的外壁面,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与第一端部侧壁33固定连接且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端部侧壁33的外侧凸出,第一端部外壁面24为第一端部侧壁33的外壁面,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一左凸块1、第二左凸块2、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的长度大小相同,第一左凸块1、第二左凸块2、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左凸块2的位置靠近第一后侧壁32,第三左凸块3的位置靠近第一前侧壁31,第二左凸块2与第一前侧壁3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左凸块3与第一前侧壁31之间的距离。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右凸块5设置在第二料盒半部的第二后外壁面28上,第四右凸块8设置在第二料盒半部的第二前外壁面上,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设置在第二料盒半部的第二端部外壁面27上。第一右凸块5与第二后侧壁35固定连接且第一右凸块5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后侧壁35的外侧凸出,第二后外壁面28为第二后侧壁35的外壁面,第四右凸块8与第二前侧壁34固定连接且第四右凸块8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前侧壁34的外侧凸出,第二前外壁面为第二前侧壁34的外壁面,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与第二端部侧壁36固定连接且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端部侧壁36的外侧凸出,第二端部外壁面27为第二端部侧壁36的外壁面,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一右凸块5、第二右凸块6、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的长度大小相同,第一右凸块5、第二右凸块6、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右凸块6的位置靠近第二后侧壁35,第三右凸块7的位置靠近第二前侧壁34,第二右凸块6与第二前侧壁3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右凸块7与第二前侧壁34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第二左凸块2的宽度大于第三左凸块3的宽度,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二右凸块6的宽度大于第三右凸块7的宽度,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二左凸块2的宽度与第二右凸块6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三左凸块3的宽度与第三右凸块7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左凸块1的宽度与第一右凸块5的宽度大小相同,第四左凸块4的宽度与第四右凸块8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左凸块1、第一右凸块5、第四左凸块4和第四右凸块8的宽度大小相同且第一左凸块1、第一右凸块5、第四左凸块4和第四右凸块8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凸块单元采用这种方式设置,避免错误堆垛,确保堆垛更牢靠。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料盒浅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前浅卡槽9、第一后浅卡槽10和第一端部浅卡槽11;第一料盒深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前深卡槽12、第一后深卡槽13、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和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第一前深卡槽12与第一后浅卡槽10、第一后深卡槽13与第一前浅卡槽9分别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的宽度小于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的宽度。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前浅卡槽9为设置在第一前侧壁31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一前浅卡槽9为在第一前侧壁31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前侧壁31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为第一前侧壁31的相对两侧的表面,第一后浅卡槽10为设置在第一后侧壁32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一后浅卡槽10为在第一后侧壁32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后侧壁32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为第一后侧壁32的相对两侧的表面,第一端部浅卡槽11为设置在第一端部侧壁33的顶面上的凹槽,第一端部浅卡槽11为在第一端部侧壁33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端部侧壁33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为第一端部侧壁33的相对两侧的表面。第一前浅卡槽9、第一后浅卡槽10和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深度大小相同,第一前浅卡槽9、第一后浅卡槽10和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深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前浅卡槽9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后浅卡槽1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前浅卡槽9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前浅卡槽9的宽度大小与第一左凸块1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长度与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同。

第一前深卡槽12为设置在第一前侧壁31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一前深卡槽12为在第一前侧壁31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前深卡槽12的深度大于第一前浅卡槽9的深度,第一后深卡槽13为设置在第一后侧壁32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一后深卡槽13为在第一后侧壁32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后深卡槽13的深度大于第一后浅卡槽10的深度,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为设置在第一端部侧壁33的顶面上的凹槽,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为在第一端部侧壁33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的深度大于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深度。

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也为设置在第一端部侧壁33的顶面上的凹槽,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为在第一端部侧壁33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的深度大于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深度。第一前深卡槽12、第一后深卡槽13、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和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的深度大小相同,第一前深卡槽12、第一后深卡槽13、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和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的深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前深卡槽12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后深卡槽13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前深卡槽12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前深卡槽12的宽度大小与第一右凸块5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的宽度与第三右凸块7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的宽度与第二右凸块6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与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之间的距离和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同,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与第一前侧壁3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与第一前侧壁31之间的距离。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料盒浅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二前浅卡槽16、第二后浅卡槽17和第二端部浅卡槽18;第二料盒深卡槽共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二前深卡槽19、第二后深卡槽20、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和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第二前深卡槽19与第二后浅卡槽17、第二后深卡槽20与第二前浅卡槽16分别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的宽度小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宽度,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与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分别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的宽度小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宽度。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前浅卡槽16为设置在第二前侧壁34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二前浅卡槽16为在第二前侧壁34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前侧壁34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为第二前侧壁34的相对两侧的表面,第二后浅卡槽17为设置在第二后侧壁35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二后浅卡槽17为在第二后侧壁35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后侧壁35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为第二后侧壁35的相对两侧的表面,第二端部浅卡槽18为设置在第二端部侧壁36的顶面上的凹槽,第二端部浅卡槽18为在第二端部侧壁36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端部侧壁36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为第二端部侧壁36的相对两侧的表面。第二前浅卡槽16、第二后浅卡槽17和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深度大小相同,第二前浅卡槽16、第二后浅卡槽17和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深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前浅卡槽16的宽度方向与第二后浅卡槽17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二前浅卡槽16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前浅卡槽16的宽度大小与第一右凸块5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长度与第二右凸块6和第右左凸块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同,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长度与第一端部浅卡槽11的长度大小相同。

第二前深卡槽19为设置在第二前侧壁34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二前深卡槽19为在第二前侧壁34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前深卡槽19的深度大于第二前浅卡槽16的深度,第一前深卡槽12和第二前深卡槽19位于第一前浅卡槽9和第二前浅卡槽16之间,第一前深卡槽12与第一前浅卡槽9处于相连通的状态,第二前深卡槽19与第二前浅卡槽16也处于相连通的状态。第二后深卡槽20为设置在第二后侧壁35的内壁面上的凹槽,第二后深卡槽20为在第二后侧壁35的内壁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后深卡槽20的深度大于第二后浅卡槽17的深度,第一后深卡槽13和第二后深卡槽20位于第一后浅卡槽10和第二后浅卡槽17之间,第一后深卡槽13与第一后浅卡槽10处于相连通的状态,第二后深卡槽20与第二后浅卡槽17也处于相连通的状态,第一前深卡槽12与第一后浅卡槽10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后深卡槽13与第一前浅卡槽9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前深卡槽19与第二后浅卡槽17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后深卡槽20与第二前浅卡槽16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为设置在第二端部侧壁36的顶面上的凹槽,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为在第二端部侧壁36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的深度大于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深度。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也为设置在第二端部侧壁36的顶面上的凹槽,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为在第二端部侧壁36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深度大于第二端部浅卡槽18的深度。第二前深卡槽19、第二后深卡槽20、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和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深度大小相同,第二前深卡槽19、第二后深卡槽20、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和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深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前深卡槽19的宽度方向与第二后深卡槽2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二前深卡槽19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前深卡槽19的宽度大小与第一左凸块1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的宽度与第三左凸块3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的宽度与第二左凸块2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之间的距离和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同,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与第二前侧壁3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与第二前侧壁34之间的距离。

第一堆垛状态和第二堆垛状态为存储料盒的两种使用状态,第一堆垛状态是指多个存储料盒沿竖直方向逐件逐层向上重叠码高而成货垛的使用状态,第二堆垛状态也是指多个存储料盒沿竖直方向逐件逐层向上重叠码高而成货垛的使用状态。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一堆垛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料盒浅卡槽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料盒浅卡槽中。具体的,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一堆垛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是处于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是处于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左凸块1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后浅卡槽10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左凸块2和第三左凸块3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端部浅卡槽11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四左凸块4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前浅卡槽9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右凸块5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后浅卡槽17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右凸块6和第三右凸块7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端部浅卡槽18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四右凸块8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前浅卡槽16中,下方的存储料盒对上方的存储料盒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存储料盒不会晃动,使堆垛更牢靠。在第一堆垛状态,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为同侧相堆垛,此时存储料盒的存储腔中装有物料,两个存储料盒的第一底壁29之间处于距离最远的状态,以形成较大容积的存储腔,此时存储腔的有效存储容积也处于最大状态。

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二堆垛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料盒深卡槽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料盒深卡槽中。具体的,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二堆垛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是处于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是处于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左凸块1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前深卡槽19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左凸块2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右端部深卡槽22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三左凸块3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右端部深卡槽21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四左凸块4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后深卡槽20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右凸块5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前深卡槽12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右凸块6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左端部深卡槽15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三右凸块7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左端部深卡槽14中,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四右凸块8嵌入下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后深卡槽13中,下方的存储料盒对上方的存储料盒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存储料盒不会晃动,使堆垛更牢靠。在第二堆垛状态,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为异侧相堆垛(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相对于下方的存储料盒为沿水平面旋转了180度),此时存储料盒的存储腔的有效存储容积处于最小状态,存储腔中不装入物料,两个存储料盒的第一底壁29之间处于距离最近的状态,从而可以减小堆垛后占用的空间,节省存储空间。

作为优选的,第一料盒半部的颜色为黑色,第二料盒半部的颜色为橙色。将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的颜色设置成不同的,双色区分左右两侧,易于辨认,避免错误堆垛,有助于提高堆垛工作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存储料盒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前限位块26和第一后限位块37以及设置于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第一左凸块1和第二左凸块2位于第一后限位块37的下方且第一左凸块1和第二左凸块2的上端与第一后限位块37连接,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位于第一前限位块26的下方且第三左凸块3和第四左凸块4的上端与第一前限位块26连接,第一右凸块5和第二右凸块6位于第二后限位块39的下方且第一右凸块5和第二右凸块6的上端与第二后限位块39连接,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位于第二前限位块38的下方且第三右凸块7和第四右凸块8的上端与第二前限位块38连接,第一前限位块26、第一后限位块37、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处于同一高度。第一前限位块26和第一后限位块37均为l形结构,第一前限位块26和第一后限位块37为水平设置,第一前限位块26与第一前侧壁31和第一端部侧壁33固定连接且第一前限位块26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料盒半部的外侧伸出,第一后限位块37与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固定连接且第一后限位块37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料盒半部的外侧伸出。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均为l形结构,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为水平设置,第二前限位块38与第二前侧壁34和第二端部侧壁36固定连接且第二前限位块38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料盒半部的外侧伸出,第二后限位块39与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固定连接且第二后限位块39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料盒半部的外侧伸出。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存储料盒还包括与第一料盒半部连接且位于第一前限位块26和第一后限位块37的上方的第一上翻边23以及与第二料盒半部连接且位于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的上方的第二上翻边41,第一上翻边23朝向第一料盒半部的外侧延伸,第二上翻边41朝向第二料盒半部的外侧延伸。第一上翻边23和第二上翻边41均为u型结构,第一上翻边23和第二上翻边41处于同一高度且第一上翻边23的开口端和第二上翻边41的开口端固定连接。第一上翻边23与第一前限位块26和第一后限位块37相平行,第一上翻边23是在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的上端边缘处与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固定连接且第一上翻边23分别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前侧壁31、第一后侧壁32和第一端部侧壁33的外侧伸出。第二上翻边41与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相平行,第二上翻边41是在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的上端边缘处与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固定连接且第二上翻边41分别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二前侧壁34、第二后侧壁35和第二端部侧壁36的外侧伸出。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二堆垛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存储料盒,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上翻边23的底面与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的顶面贴合,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上翻边41的底面与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前限位块26和第一后限位块37的顶面贴合。第一前限位块26、第一后限位块37、第二前限位块38和第二后限位块39相配合,用于在第二堆垛状态时对上方的存储料盒起到限位作用,提高稳定性,使堆垛更牢靠。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存储料盒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料盒半部和第二料盒半部上的加强板40,加强板40设置多个且加强板40为竖直设置。具体的,第一上翻边23与第一前限位块26之间设有加强板40,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的上端与第一上翻边23固定连接,加强板40的下端与第一前限位块26固定连接,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设置一个。第一上翻边23与第一后限位块37之间设有加强板40,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的上端与第一上翻边23固定连接,加强板40的下端与第一后限位块37固定连接,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设置一个。第二上翻边41与第二前限位块38之间设有加强板40,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的上端与第二上翻边41固定连接,加强板40的下端与第二前限位块38固定连接,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设置一个。第二上翻边41与第二后限位块39之间设有加强板40,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的上端与第二上翻边41固定连接,加强板40的下端与第二后限位块39固定连接,此位置处的加强板40设置一个。加强板40的设置,提高了料盒整体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料盒的使用方法,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一堆垛状态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料盒浅卡槽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料盒浅卡槽中。

在多个存储料盒处于第二堆垛状态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料盒深卡槽中,同时位于上方的存储料盒的第二料盒半部上的第二凸块单元嵌入下方的第一料盒半部上的第一料盒深卡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上述内容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