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668发布日期:2018-08-24 19:4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金工、木工加工行业中,工件一般在加工时需要经过很多工序,在现有制造业中,一般上料或下料时采用人工手动作业,不仅效率低,也容易导致产品加工时产生误差,更重要的是需要的操作工人较多,人工成本高,另外,在加工时容易产生粉尘、碎屑等,导致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通过气缸和真空吸盘的配合作用,可以快速准确的将工件从堆料架抓取到工作台上,不需要人工手动上料,自动完成工件的上料工序。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包括导轨、上料折弯横梁、真空吸盘、真空工作台、支架、第一铰链、第二铰链、气缸、气缸座和横梁,所述导轨位于真空工作台两侧,所述横梁位于真空工作台上方,所述上料折弯横梁固定在横梁上,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通过第一铰链固定到上料折弯横梁上,第一气缸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连接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上料折弯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支架的端部,所述第二气缸下方连接真空吸盘。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所述支架为长方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所述第一气缸设有两个,位于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设有四个,分布于支架的四个角处。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所述支架与上料折弯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连接。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所述横梁沿导轨水平移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和真空吸盘的配合作用,可以快速准确的将工件从堆料架抓取到工作台上,不需要人工手动上料,自动完成工件的上料工序,方便后续加工工序的进行,可满足木工等行业对工件自动快速精确上料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1.导轨,2.上料折弯横梁,3.真空吸盘,4.真空工作台,5.支架,6.第一铰链,7.第二铰链,8.第一气缸,9.气缸座,10.第二气缸,11.横梁,1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上料工件抓取机构,包括导轨1、上料折弯横梁2、真空吸盘3、真空工作台4、支架5、第一铰链6、第二铰链7、气缸、气缸座9和横梁11,所述导轨1位于真空工作台4两侧,所述横梁11位于真空工作台4上方,所述上料折弯横梁2固定在横梁11上,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8一端通过第一铰链6固定到上料折弯横梁2上,第一气缸8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7连接到支架5上,所述支架5与上料折弯横梁2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0位于支架5的端部,所述第二气缸10下方连接真空吸盘3。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5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8设有两个,位于支架5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10设有四个,分布于支架5的四个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5与上料折弯横梁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11沿导轨1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横梁11沿导轨1运行到堆料台位置,第一气缸8将支架5放平,然后第二气缸10将真空吸盘3压到工件12上,真空吸盘3吸住工件12,第二气缸10缩回原位,将工件12抬起,横梁11沿导轨1运行到真空工作台4上,第二气缸10的气缸杆伸出将工件12放下,工件12被送到真空工作台4上,至此完成了整个自动上料的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