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储湿巾存贮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7445发布日期:2018-11-16 23:5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干储湿巾存贮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干储湿巾存贮盒。



背景技术:

干储湿巾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之一。干储湿巾的作用是:用于的清洁。干储湿巾使用时,通常用水等溶液将干储湿巾打湿。

而目前市场上的干储湿巾与溶液基本都是分开携带。不仅携带麻烦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携带均方便的干储湿巾存贮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干储湿巾存贮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以及活动板,所述盒体内具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容置有溶液,第二腔室内容置有干储湿巾,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按压结构,按压所述活动板上的按压结构使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溶液流入所述第二腔室内。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按压结构,当需要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时,使用外力按压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按压结构,使所述活动板相对运动,从而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并使第一腔室内的溶液流入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的干储湿巾吸入溶液即可。所述按压结构能使将外力集中,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按压所示活动板的开启力,使用更加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结构包括按压凸起,所述按压凸起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干储湿巾相抵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包括按压板以及可变形板,所述按压板位于所述可变形板的内侧,所述按压凸起设于所述按压板上,所述按压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密封隔断的同时,按压所述按压板使所述可变形板相对所述盒体形变以将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凸起与所述按压板连为一体式结构。

由于凸起与活动板连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便于加工和制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盒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敞口,所述可变形板将所述第一敞口密封形成第一腔室的同时,所述可变形板与盒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腔室内凹陷并形成通口,所述通口的内端通过所述按压板密封盖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通口的外端通过盖板盖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板上设有密封槽,所述通口的内端可活动地卡入所述密封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可变形板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

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便于可变形板的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可变形板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有在所述可变形板上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盒体上的卡扣,所述卡扣卡于所述卡槽中。

采用卡扣结构的方式将连接板与盒体之间连接,其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干储湿巾存贮盒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按压结构,当需要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时,使用外力按压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按压结构,使所述活动板相对运动,从而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并使第一腔室内的溶液流入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的干储湿巾吸入溶液即可。所述按压结构能使将外力集中,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按压所示活动板的开启力,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储湿巾存贮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储湿巾存贮盒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储湿巾存贮盒剖视图。

图4为本本实用新型提供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盒体10、盒体的第一端101、敞口101a、盒体的第二端102、通口102a、卡扣103、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活动板20、按压结构21、按压凸起201、按压板210、密封槽211、可变形板220、第一凹槽221、第二凹槽222、卡槽223、干储湿巾30、盖板40、盖板的第一部分401、盖板的第二部分402、虚线折痕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干储湿巾存贮盒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干储湿巾存贮盒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干储湿巾存贮盒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干储湿巾存贮盒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干储湿巾存贮盒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干储湿巾存贮盒,包括盒体10以及活动板20。盒体10具有第一腔室11以及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内容置有溶液,第二腔室12用于容置有干储湿巾30。所述活动板20上设有按压结构21。按压所述活动板20上的按压结构21使所述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连通,从而所述第一腔室11内的溶液流入所述第二腔室12内。干储湿巾30将溶液吸收,变成湿巾使用,不仅使用方便且携带更加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板20上设有按压凸起201。所述按压凸起201位于第二腔室12内。

优选地,所述活动板20上具有至少按压凸起201,两个按压凸起20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活动板20上,且两个按压凸起201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内。

进一步地,活动板20包括按压板210以及可变形板220。按压板210位于可变形板220的内侧。按压板210用于通口102a内端密封盖合形成第二腔室12。可变形板220将所述第一敞口101a密封形成第一腔室11的同时所述可变形板220与盒体10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按压按压板210使所述可变形板220相对所述盒体10形变以将所述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连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板210与所述可变形板220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凸起201设于所述按压板210上。通过设置按压凸起201,按压时,对准所述按压凸起201按压能够降低开启力。

优选地,两个按压凸起201均设于所述按压板210上。

在这里作出如下定义:开启力,是指按压所述按压板210能使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连通的最小力。

下面提供两组实验数据,以更加准确地说明所述按压凸起201的作用。见表1:设置按压凸起的开启力和未设置按压凸起的开启力对比。

表1:设置按压凸起的开启力和未设置按压凸起的开启力对比

通过表1对比分析可知,在同等的条件下,设置按压凸起201,其平均开启力降低了2.095kg,即在按压凸起201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启力,使得按压板更开启更加容易,从而使用较小的作用力即可使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连通。

优选地,按压凸起201与所述按压板210之间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板210上设有密封槽211。所述通口102a的内端可活动地卡入所述密封槽211内,以实现按压板210将通口102a密封的同时又能相对通口102a的内端活动。

优选地,可变形板220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221,所述可变形板22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一凹槽22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在这里,在可变形板220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凹槽221、第二凹槽222起作用是使可变形板220更加容易变形。

具体地,通过在可变形板22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222,按压所述按压板210时,相当于以第二凹槽222轴点,可变形板220转动并产生形变,从而脱离所述密封槽211。通过在可变形板220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凹槽221,可以增加按压板210的回弹力。

更优选地,按压板210的厚度大于所述可变形板220的厚度。可以理解,在施加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厚度较薄的先变形。同样,在这里也是如此,使得可变形板220的厚度的小于按压板210的厚度的目的就是,按在所述按压板210时,以使所述可变形板220产生形变脱离所述密封槽211,从而使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之间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可拆卸结构包括开设有在所述可变形板220上卡槽223,以及设于所述盒体10上的卡扣103,所述卡扣103卡于所述卡槽223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103与所述卡槽223之间采用过盈的配合方式,即保证了可变形板220与盒体10之间链接的可靠性,同时也是可变形板220与盒体10之间密封以避免第一腔室11中的容易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溶液包括矿物水、蒸馏水、消毒酒精、护肤水等。当然,具体的使用哪一种溶液,可根据实际要求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盒体10的第一端101具有敞口101a,活动板20将敞口101a密封。所述盒体10的第二端102向所述第一腔室11内凹陷并形成通口102a。所述通口102a内端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通,通口102a的外端通过盖板40盖合。

优选地,所述盖板40与所述盒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只要能够将所述通口102a盖即可。

可选地,盖板40与所述盒体10之间采用螺纹链接、卡接连接、胶水粘结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0与盒体10之间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将所述通口102a盖合。

具体地,如图2所示,盖板40由纸质材料制成。所述盖板40包括第一部分401以及第二部分402。所述盖板40的第一部分401与所述盒体10之间通过粘结方式粘结。所述盖板40的第二部分402将所述通口102a盖合,且盖板40的第二部分402与盖板40的第一部分401之间设有虚线折痕403。使用时,通过沿着所述虚线折痕403按压,可使盖板40的第一部分401与盖板40的第二部分402分离,从而使通口102a敞开。

进一步地,所述通口102a呈圆柱状。通口102a的内壁与盒体10的内壁之间围成第一腔室11。

本干储湿巾存贮盒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沿着虚线折痕403使盖体的第一部分401和第二部分402分离通口102a敞开。然后,对准所述按压凸起201所在的位置按压干储湿巾30,在干储湿巾30的挤压下,所述可变形板220发现形变,使得所述通口102a的内端脱离所述密封槽211,从而使得第一腔室11中的溶液流入第二腔室12中并被所述干储湿巾吸收,干储湿巾30转变为湿巾以供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