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机的收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027发布日期:2018-09-18 23:07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标机的收卷机构。



背景技术:

贴标机,其可以实现自动贴标动作。

在贴标完成后,其需要将其收卷,收卷目前的操作方式一般为:一根收卷轴,然后驱动收卷轴的转动从而完成收卷。

但是,目前的收卷轴其一般为一端固定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产要求,但是,这种结构其至少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通用性差,导致无法满足各种规格标签的收卷。

2、不易拆装,导致生产维修存在较大的困难。

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收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强且便于拆装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贴标机的收卷机构包括两块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在支撑板顶部设有定位槽,本机构还包括收料卷轴且收料卷轴的两端一一卡入所述定位槽中,在每个定位槽的任意一端分别设有两个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的承重滚轮且所述的收料卷轴的两端一一卡于所述两个承重滚轮之间,每个定位槽任意一端的两个承重滚轮之间形成小于收料卷轴直径的空间且收料卷轴与转动驱动装置连接,在每块支撑板上设有向下压迫在收料卷轴上的滚轮压紧结构。

设计的承重滚轮协同滚轮压紧结构,其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便于后续的维修和更换。

设计的上述结构,其可以进一步提高通用性,设计更合理。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两块支撑板对称设置,所述的定位槽对称设置。

支撑板由金属材质制成。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所述的承重滚轮设置在定位槽外端。

外观的设计,其避免了收卷过程中形成的干涉。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所述的滚轮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顶部的快速压头,在快速压头上连接有压轮且所述的压轮与收料卷轴接触。

该结构便于操作,实用性非常强。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设置在定位槽任意一端的两个承重滚轮与所述的压轮呈三角形状分布。

三点定位方式,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所述的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上。

底板为金属底板。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定位孔。

在上述的贴标机的收卷机构中,所述的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定位板,在定位板的中心区域设有通孔且收料卷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的通孔中,在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的收料卷轴连接的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贴标机的收卷机构的优点在于:

1、设计的承重滚轮协同滚轮压紧结构,其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便于后续的维修和更换。

设计的上述结构,其可以进一步提高通用性,设计更合理。

2、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板1、定位槽11、收料卷轴2、承重滚轮3、快速压头41、压轮42、底板5、安装定位孔51、定位板61、通孔62、驱动电机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贴标机的收卷机构包括两块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两块支撑板1设置在底板5上。

优化方案,两块支撑板1对称设置。

底板5与支撑板1焊接连接。

还有,在底板5上设有若干安装定位孔51。

在支撑板1顶部设有定位槽11,优化方案两个定位槽11对称设置。

本机构还包括收料卷轴2且收料卷轴2的两端一一卡入所述定位槽11中,在每个定位槽11的任意一端分别设有两个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的承重滚轮3且所述的收料卷轴2的两端一一卡于所述两个承重滚轮3之间,每个定位槽11任意一端的两个承重滚轮3之间形成小于收料卷轴2直径的空间且收料卷轴2与转动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承重滚轮3设置在定位槽11外端。

进一步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定位板61,在定位板61的中心区域设有通孔62且收料卷轴2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的通孔中,在定位板61上设有与所述的收料卷轴2连接的驱动电机63。

在每块支撑板1上设有向下压迫在收料卷轴2上的滚轮压紧结构。具体地,该滚轮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顶部的快速压头41,在快速压头41上连接有压轮42且所述的压轮42与收料卷轴2接触。

设置在定位槽11任意一端的两个承重滚轮3与所述的压轮42呈三角形状分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驱动电机63驱动收料卷轴2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标签收卷,此时,所述的承重滚轮3和压轮42同步转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