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手扶圈可拆式强化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984发布日期:2019-01-04 23:08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手扶圈可拆式强化支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配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手扶圈强化支柱。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普通轮椅为方面乘坐者独立实用一般在车轮外侧设有手扶圈。手扶圈为直径小于车轮外径并通过周向布置的数个支柱连接的圈形结构连接车轮,用于让使用者驱动车轮转动。为方便乘坐者实用,支柱数量一般较少以便于乘坐者手握持驱动的行程较长。

可避免在轮椅运输过程中,橡胶制的手扶圈受外力撞击情况下因没有支柱等连接机构的部分形成无支撑的梁而极易受力变型、扭曲,导致运输后的车轮质量下降。影响成本控制和生产运输的效率及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手扶圈可拆式的强化支柱,从而为物流运输、存放中的轮椅轮胎及其手扶圈提供有效的支撑,且可以方便的安装、拆卸,方便运输完成后手扶圈的安装使用。同时其自身在支撑手扶圈时具有良好的安装稳定性、便于工人安装的方向辨识性和作为消耗品便于工厂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性。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椅手扶圈可拆式强化支柱,包括具有矩形截面的基体、由所述基体顶部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和由基体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所述立板前端与所述基体侧面平齐,所述立板后端凸出于所述基体侧面。

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连接轮椅车轮的辐条,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轮椅的手扶圈内侧注塑的凹槽。通过对于轮椅车轮辐条和手扶圈凹槽的连接形成对于手扶圈的有效支撑。所述支柱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小于轮椅车轮辐条数量的任意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个立板用于夹持轮椅的辐条,保证其安装支撑的效果。所述立板前端与所述基体侧面平齐,所述立板后端凸出于所述基体侧面,一方面加长对辐条的夹持长度,保证夹持的稳定性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保护辐条不损伤;另一方面,减少所述基体的体积,减少物料消耗,优化结构和重量。基体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轮椅轮胎尺寸进行调节,以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实用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由所述立板前端相向延伸的对称突出部。

对称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立板形成阶梯形的凹槽,所述立板间的凹槽用于卡接轮胎边固定辐条的较宽于辐条的辐条帽,所述突出部用于卡接较细的辐条本体。通过所述突出部和立板对辐条的阶梯固定作用,可以减少安装在幅条上后的晃动,保证加强作用的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向呈由所述基体底部向下宽度渐小的梯形截面,所述第二固定部正向呈与所述基体水平长度等宽的矩形截面。

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梯形截面为卡接于手扶圈凹槽中的截面,其从所述基体底部向下宽度渐小的形状方便在安装时易于伸入手扶圈槽,同时在安装后通过较宽的底部与手扶圈槽形成稳定的卡接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正向呈与所述基体水平长度等宽的矩形截面,方便所述支柱的加工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固定部正向矩形截面垂直于所述立板前后端延伸方向。

在圆周方向上,辐条可等效为轮胎内圆的一条实体半径,也即可视为与轮胎同心的手扶圈的一条实体半径,互相垂直的所述立板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正向截面即实现了对互相较差的辐条和手扶圈的有效稳定加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体还包括于所述基体底部沿所述第二固定部水平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限位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所述立板和所述基体形成了辐条向手扶圈移动的自由度限定;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限位部形成手扶圈向辐条移动的自由度限定。此时,辐条和手扶圈之间的间距被固定为所述基体顶部与底部的间距,保证了支撑加强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部呈三角形截面。

三角形的截面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三角形截面为以所述基体底面所在平面与侧面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所述三角形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一方面受力结构更好,在运输、存放时手扶圈所受力由沿所述基体底面延伸的直角边以较大的受力面积承受;另一方面,加工生产的工艺性更好,更便于加工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体包括第一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第二空腔使得所述支柱结构均匀,在生产时内部不易产生气孔,增加产品的强度、降低重量,同时也不失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轮椅手扶圈强化支柱为一体成型支柱。

一体成型的支柱生产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同时优选为以PP为材料制成。PP即聚丙烯,其具有以下优点:1、密度低,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一种,便于生产、运输;2、成型性好、生产后的表面光泽度好;3、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弯曲疲劳性;4、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150℃不变形,-35℃不脆化;5、防腐蚀效果好,只弱少数几种强酸,在运输、储藏中稳定性好;6、质地纯净、无毒性;7、电绝缘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形成对轮椅轮胎幅条和扶手圈的有效支撑,保证手扶圈在运输、储存中不变形的同时也起到保护辐条的作用;

2、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易用性好,作为易耗品可以有效减少工厂的生产成本;

3、结构强度高、力学性能高、稳定性好,在长期或高强度运输、储存中不会发生失效导致手扶圈的损坏。

4、使用者可免工具快速拆卸掉支柱,达到手握驱动的最大行程,不会干涉。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强化作用好、强度高、耐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轮椅轮胎后的示意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基体,2第一固定部,21立板,22突出部,3第二固定部,31限位部,41第一空腔,42第二空腔,51轮毂,52辐条,521辐条帽,53手扶圈,5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轮椅手扶圈强化支柱,包括具有矩形截面的基体1、由基体1顶部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和由基体1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部3,第一固定部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21,立板21前端与基体1侧面平齐,立板21后端凸出于基体1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还包括由立板21前端相向延伸的对称突出部22。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侧向呈由基体1底部向下宽度渐小的梯形截面;第二固定部3正向呈与基体1水平长度等宽的矩形截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正向矩形截面垂直于立板21前后端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中,基体1还包括于基体1底部沿第二固定部3水平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限位部31。

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1呈三角形截面。三角形截面为以基体1底面所在平面与侧面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基体1包括第一空腔41。第二固定部3包括第二空腔42。

本实施例中,轮椅手扶圈强化支柱为一体成型PP支柱。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安装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固定部2的立板21从上向下卡接于轮胎上轮毂51内侧的辐条52,其中,立板21卡接于辐条52端部的辐条帽521两侧,突出部22卡接于辐条52本体的两侧。卡接完成后将支柱以辐条52为中心转动,至第二固定部3以切线方向卡入手扶圈53的凹槽531中,直至限位部31的底部与手扶圈的凹槽531两边相止抵即完成安装。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