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卸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362发布日期:2018-12-21 19:3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上料卸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卸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上料卸料架。



背景技术:

货物在搬运过程中,进入下一步工序之前,需要先从上一个位置取下货物,再将其放到下一工序的加工设备上,通常简称为卸料、上料。目前对货物进行上料卸料的工作多由人工来完成,这样会不仅会造成人力浪费,而且不利于生产的全面自动化。现有的部分料仓进行上料、卸料时,需多人共同作业,部分货物多为密度较大的合金类物料,刺穿吨袋时存在物料瞬间下落砸伤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一些带有驱动装置的吊车,大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但是其结构复杂,部分货物的上下料依然是靠人工完成的。因此,如何研发一种上料卸料架,降低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料卸料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上料卸料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上料卸料架,包括支撑架、机架和水平横置的升降杆,所述支撑架设置为呈垂直连接的竖直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架,所述机架设置在水平支撑架的顶端,机架上设置有电机和吊装辊,电机的转轴和吊装辊连接,吊装辊上盘绕设置有升降绳索,升降绳索的下端通过弹簧和挂钩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中部设置有支座,挂钩挂设在支座上,升降杆的两端悬设吊装绳,待上料卸料的货物挂设在吊装绳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设置为四棱台体结构,支座顶端向内凹陷设置为吊装通孔,吊装通孔的顶端横置架设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水平机架和倾斜机架连接而成的Y字形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水平机架和倾斜机架的末端设置有滚轮,水平支撑架与滚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轨,滚轮嵌设在滑轨内。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两端等间距排布设置有数个限位孔,吊装绳设置有一根或数根,分别选择性安装在不同的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两端设置有配重盒,配重盒内通过隔板间隔形成数个配重腔;配重腔内放置有配重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设置为圆柱体或棱柱体结构,配重腔的内壁设置有与配重块外壁相适配的弹性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为上料、卸料过程提供了支撑稳定性,升降杆在电机和吊装辊的协同配合作用下,上升、下落;升降杆自上采用了跷跷板的平衡原理,用于同时挂设两个或多个货物,操作简便、不仅装卸货物快,而且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负担,工作效率高,以实现生产的全面自动化操作过程;通过配重盒和数个限位孔的设置,可调整升降杆两侧货物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配重盒的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平支撑架;2、电机;3、机架;4、吊装辊;5、升降绳索;6、弹簧;7、挂钩;8、支座;9、升降杆;10、吊装绳;11、竖直支撑架;12、配重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上料卸料架,包括支撑架、机架3和水平横置的升降杆9,所述支撑架设置为呈垂直连接的竖直支撑架11和水平支撑架1,所述机架3设置在水平支撑架1的顶端,机架3上设置有电机2和吊装辊4,电机2的转轴和吊装辊4连接,吊装辊4上盘绕设置有升降绳索5,升降绳索5的下端通过弹簧6和挂钩7连接,弹簧6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所述升降杆9的中部设置有支座8,挂钩7挂设在支座8上,升降杆9的两端悬设吊装绳10,待上料卸料的货物挂设在吊装绳10上。

支座8设置为四棱台体结构,支座8顶端向内凹陷设置为吊装通孔,吊装通孔的顶端横置架设有螺栓。挂钩7挂设在由螺栓和支座8连接形成的吊装通孔内,挂设方便快捷,且起到了限位作用,支座8的特殊结构,起到了支撑稳定的作用。

具体使用过程为:

初始位置,升降杆9悬设在竖直支撑架11的中上方,接通电源,电机2旋转,带动与之相连的吊装辊4旋转,吊装辊4上的升降绳索5下方,升降杆9随着升降绳索5下落至一定的高度,电机2运行停止;将待上料的货物挂设在升降杆9两端悬设的吊装绳10上,使升降杆9两侧的货物重量接近一致,保证升降杆9两端受力平衡,再次开启电机2,电机2反向运行,带动与之相连的吊装辊4反向旋转,吊装辊4上的升降绳索5上升,升降杆9随着升降绳索5上升至上料高度,电机2运行停止;完成上料工作。

反之,将高处(货车上)待卸料的货物挂设在吊装绳10上,重复上述运行过程,将货物从高处卸料至低处位置(或地面位置)。

机架3包括水平机架3和倾斜机架3连接而成的Y字形结构,机架3的水平机架3和倾斜机架3的末端设置有滚轮,水平支撑架1与滚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轨,滚轮嵌设在滑轨内。

机架3带动升降杆9完成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的同时,在上升或下降至某一具体位置后,通过机架3上的滚轮向前或向后推动机架3,使机架3沿着水平支撑架1为移动轨迹,实现了升降杆9的水平位移,为上料、卸料提供了位置调整空间。

升降杆9的两端等间距排布设置有数个限位孔,吊装绳10设置有一根或数根,分别选择性安装在不同的限位孔内。

当升降杆9两端的货物重量接近一致时,将货物挂设在升降杆9两端对称的位置;当升降杆9两端的货物重量不一致时,根据跷跷板的原理,将货物挂设在升降杆9两端不对称的位置,重的货物选择距离支座8较远的限位孔挂设,轻的货物选择距离支座8较近的限位孔挂设;有利于保证升降杆9两端的平衡,进而保证上料、卸料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2所示,升降杆9的两端设置有配重盒12,配重盒12内通过隔板间隔形成数个配重腔;配重腔内放置有配重块。

配重块设置为圆柱体或棱柱体结构,配重腔的内壁设置有与配重块外壁相适配的弹性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对配重块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配重块在配重腔内发生晃动现象,保证了升降稳定性。

配重盒12的设置为升降杆9两端不同重量的货物的上料和卸料提供了一定的调控空间,当重量差距较小的货物挂设在升降杆9两端对称的位置时,向重量较轻的一侧的配重盒12内放置差重的配重块,保证升降杆9两侧重量平衡;或者向重量较重的一侧的配重盒12内取出一定差重的配重块,保证升降杆9两侧重量平衡;操作方便快捷,使上料、卸料具有适用广泛性。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