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7718发布日期:2018-11-02 23:5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品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小区、广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区域都投放了智能物品回收箱,回收饮料瓶、易拉罐、废弃电池、旧报纸、旧衣物等可再利用物品,并给予用户一定的奖励。但是有时候物品投入之后并不属于可回收范畴,回收箱应自动退出不可回收物品。目前的大部分回收箱产品都没有退回物品的功能,有些具有自动退出产品功能的回收箱,其机械结构也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克服现有回收箱回收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顶部的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控制器,设置于箱体正面的触控屏幕,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储物箱,设置于箱体内部的物品回收机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作出如下改进:所述物品回收机构包括置物仓,所述置物仓底部具有使物品掉落进储物箱的第一开口、正面具有放置或取回物品的第二开口,所述物品回收机构还包括遮盖置物仓第一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一边伸出置物仓外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传输的驱动力作用在第一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在第一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带动盖板处于遮盖置物仓第一开口或不遮盖置物仓第一开口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丝杠支座、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杠支座固定在置物仓底部,所述第一丝杠固定在第一丝杠支座上,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丝杠上沿第一丝杠轴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丝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在置物仓内部的一边底部固设有牛眼。

进一步的,所述物品回收机构还包括遮挡第二开口的门板。

进一步的,所述物品回收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门板一侧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传输的驱动力作用在第二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在第二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带动门板处于遮挡置物仓第二开口或不遮挡置物仓第二开口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杠、第二丝杠支座、第二滑块、滑杆、第三滑块,所述第二丝杠支座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第二丝杠固定在第二丝杠支座上,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丝杠上沿第二丝杠轴向位移,所述滑杆也固定在第二丝杆支座上,所述第三滑块在滑杆上沿滑杆轴向位移,所述门板的底部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门板朝向第二开口一侧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用户把想回收的物品放置在盖板上,若识别为可回收物品则第一电机获得电信号启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滑块在第一丝杠上做直线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盖板发生位移,盖板打开,物品落入储物箱,实现回收;若识别为不可回收物品则第二电机获得电信号启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滑块在第二丝杆上做直线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门板上下移动,门板打开,用户可取回不可回收物;实现了物品的回收与不可回收物品的取回,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牛眼的设计便于盖板在置物仓底部的滑动;滑杆和第三滑块的设计方便门板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物品回收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物品回收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物品回收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的主视图。

附图标注:

1、箱体,2、触控屏幕,3、储物箱,4、物品回收机构,41、置物仓,411、第一开口,412、第二开口,42、盖板,43、第一传动机构,431、第一丝杠,432、第一丝杠支座,433、第一滑块,44、第一动力机构,441、第一电机,442、第一联轴器,45、牛眼,46、门板,47、第二传动机构,471、第二丝杠,472、第二丝杠支座,473、第二滑块,474、滑杆,475、第三滑块,476、连接板,48、第二动力机构,481、第二电机,482、第二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具体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顶部的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控制器,设置于箱体1正面的触控屏幕2,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储物箱3,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物品回收机构4。所述物品回收机构4包括置物仓41,所述置物仓41底部具有使物品掉落进储物箱3的第一开口411、正面具有放置或取回物品的第二开口412,所述第二开口412设置在箱体1的正面,在触控屏幕2的旁边,所述物品回收机构4还包括遮盖置物仓41第一开口411的盖板42,所述盖板42一边伸出置物仓41外与第一传动机构43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3与第一动力机构44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44传输的驱动力作用在第一传动机构43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3在第一动力机构44的驱动下带动盖板42处于遮盖置物仓41第一开口411或不遮盖置物仓41第一开口411的状态,也就是说盖板42可以自动的打开或者关闭。当用户把需要回收的物品通过第一开口411放置在第一盖板42上后,点击触控屏幕2,控制器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对物品进行拍照并上传至后台识别物品是否为可回收物品,若可回收,则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一动力机构44,第一动力机构44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3打开盖板42,物品掉落进储物箱3内,向用户给予积分等奖励,完成回收;若不可回收,则触控屏幕2提醒用户取回物品,如果30秒后用户没取走物品,则控制器仍然控制打开盖板42,将物品回收,但是不给于奖励。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3包括第一丝杠431、第一丝杠支座432、第一滑块433,所述第一丝杠支座432固定在置物仓41底部,所述第一丝杠431固定在第一丝杠支座432上,所述第一滑块433在第一丝杠431上沿第一丝杠431轴向位移。所述第一动力机构44包括第一电机441和第一联轴器442,所述第一电机441通过第一联轴器442与第一丝杠431连接。控制器向第一电机441发送电信号,第一丝杠431转动,第一滑块433在第一丝杠431上做直线运动,带动盖板42开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板42在置物仓41内部的一边底部固设有牛眼45,牛眼45的设计便于盖板42在置物仓41底部的滑动。

进一步,为了确保新型智能物品回收箱密闭、防盗,所述物品回收机构4还包括遮挡第二开口412的门板46。

所述物品回收机构4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47、第二动力机构48,所述门板46一侧与第二传动机构47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8传输的驱动力作用在第二传动机构47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7在第二动力机构48的驱动下带动门板46处于遮挡置物仓41第二开口412或不遮挡置物仓41第二开口412的状态,也就是说门板46可以自动的打开或者关闭。当用户使用本实施例回收箱时,首先需要点击触控屏幕2,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二动力机构48,第二动力机构48驱动第二传动机构47打开门板46。然后用户把需要回收的物品通过第一开口411放置在第一盖板42上后,再点击触控屏幕2,控制器控制第二动力机构48驱动第二传动机构47关闭门板46,此时,图像采集装置对物品进行拍照并上传至后台识别物品是否为可回收物品,若可回收,则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一动力机构44,第一动力机构44驱动第一传动机构43打开盖板42,物品掉落进储物箱3内,向用户给予积分等奖励,完成回收;若不可回收,则触控屏幕2提醒用户取回物品,控制器再次控制第二动力机构48驱动第二传动机构47打开门板46,用户可取走物品,如果30秒后用户没取走物品,则控制器仍然控制关闭门板46并打开盖板42,将物品回收,但是不给于奖励。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7包括第二丝杠471、第二丝杠支座472、第二滑块473、滑杆474、第三滑块475,所述第二丝杠471、第二丝杠支座472、第二滑块473、滑杆474、第三滑块475分别有两个,从图2可以看出,位于置物仓41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杠支座472固定在箱体1上,所述第二丝杠471固定在第二丝杠支座472上,所述第二滑块473在第二丝杠471上沿第二丝杠471轴向位移,所述滑杆474也固定在第二丝杆支座472上,所述第三滑块475在滑杆474上沿滑杆474轴向位移,所述门板46的底部与第二滑块473通过一块连接板476固定连接,所述门板46朝向第二开口412一侧与第三滑块47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8包括第二电机481和第二联轴器482,所述第二电机481通过第二联轴器482与第二丝杠471连接。控制器给第二电机481发送电信号,第二电机481驱动第二丝杠471转动,第二滑块473在第二丝杆471上做直线运动,由于第二滑块473和门板46固定,因此,第二滑块473上下运动就会带动门板46上下运动,由于滑杆474和第三滑块475的限位,门板46紧贴第二开口412上下运动,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