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997发布日期:2019-01-04 23:0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水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水瓶和水杯通常在使用时,使用者直接拿着水杯的杯口喝水,然而当水杯内水温较高时或者小孩使用时,通常容易烫伤或者呛到小孩。

目前虽然市面上已经公开了多种带有水杯的水瓶,然而水平设置有水杯通常占用体积较大,携带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且设计人性化的新型水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水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下部分为正方体部,所述瓶体的上部分为圆锥体部,且所述圆锥体部的底部外周围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圆锥体部的顶部盖设有所述瓶盖,其中:

水杯卡扣在所述瓶体的圆锥体部上,且所述水杯的杯口处通过所述限位凸起而卡固在所述瓶体上;

所述瓶体的正方体部的相对的两侧可固定有第一手持件;

所述水杯的一侧上可固定有第二手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持件、第二手持件均为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圆锥体部的瓶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和水杯由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杯可直接卡扣在水瓶,因此在使用时可将水瓶内的水倒入水杯中而方便地使用;

另外,在瓶体和水杯上设置有第一手持件、第二手持件,因此可将瓶体和水杯稳固地拿在手中;

再有,第一手持件、第二手持件为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并不会影响水瓶的整体体积,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和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瓶体1;正方体部11;圆锥体部12;限位凸起13;瓶盖2;水杯3;第一手持件4;第二手持件5;过滤网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个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水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的下部分为正方体部11,然而,其也可为其他的形状,所述瓶体1的上部分为圆锥体部12,且所述圆锥体部12的底部外周围设置有限位凸起13,所述圆锥体部12的顶部盖设有所述瓶盖2,其中水杯3卡扣在所述瓶体1的圆锥体部12上,且所述水杯3的杯口处通过所述限位凸起13而卡固在所述瓶体1上。因此,通过这种结构,在使用时可方便地取下水杯,如有需要,可以将水瓶内的水倒入水杯中来饮用。

所述瓶体1的正方体部11的相对的两侧可固定有第一手持件4,所述水杯3的一侧上可固定有第二手持件5,因此通过这种结构,可将瓶体和水杯稳固地拿在手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持件4、第二手持件5均为弹性材料制成,并不会影响水瓶的整体体积,携带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1的圆锥体部12的瓶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网6。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1和水杯3由塑料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