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7248发布日期:2018-11-27 23:4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篮、提框等日常生活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



背景技术:

提篮、提框等日常生活用具,通常具有与篮、框等容器本体相连接的提手。现有如提篮、提框的提手,大都为与篮、框等容器本体相固定连接的一体式提手,提手与容器本体不可拆卸,因提手安装位置及高度的原因,容器内可承载的物料的高度受限,在容器内承载高度与提手高度接近的物料时,物料取放难度大,且提手横置于容器本体的上方,不可拆卸,所占空间大,从而使得输送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现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包括与容器本体连接的两端架、以及一根以上的手握柄,两端架上均开设有通孔,两端架的两通孔高度一致,手握柄包括柄本体、柄本体两端分别依次向外延伸出均可穿过端架上通孔的衔接部和卡头,衔接部于端架的通孔内可旋转,手握柄两端的卡头分别穿过两端架的通孔后伸出端架外,手握柄旋转后卡头卡位于端架外而无法回穿过通孔。

进一步地,端架上通孔为横截面宽度等宽的通孔,手握柄端部卡头的横截面宽度小于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宽度,手握柄端部卡头的横截面高度小于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高度,手握柄端部衔接部横截面两点间最大距离小于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宽度,手握柄端部卡头的横截面高度大于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宽度,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时,手握柄两端卡头分别穿过两端架的通孔后,作90°旋转。

进一步地,端架上通孔包括第一段、以及横截面宽度大于第一段横截面宽度的第二段,手握柄端部衔接部的横截面宽度和卡头的横截面宽度均小于端架上通孔的第一段的横截面宽度,手握柄端部卡头的横截面高度小于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高度,手握柄端部衔接部横截面两点间最大距离小于端架上通孔的第二段的横截面宽度和横截面高度,手握柄端部卡头的横截面高度大于端架上通孔的第二段的横截面宽度,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时,手握柄两端卡头分别穿过两端架的通孔,并向通孔的第二段内移动,而后作90°旋转。

进一步地,手握柄的柄本体的横截面宽度大于两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柄本体的横截面宽度大于两端架上通孔的横截面宽度,以便手握柄两端局部可分别进行长度方向上的双向限位,从而使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后,连接更可靠。

进一步地,手握柄的衔接部横截面为方形。手握柄的衔接部,其横截面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手握柄两端的卡头分别穿过两端架的通孔,旋转手握柄,使卡头卡位于端架外而无法回穿过通孔后,为避免手握柄轻易旋转至原本状态,脱出端架的通孔,确保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后连接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手握柄的衔接部横截面为方形为较佳。

进一步地,两端架与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将两端架拆离于容器本体,以利于容器本体运输及其内物料的装载。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两端的卡头以一状态分别穿过两端架的通孔后伸出端架外后,旋转以另一状态实现与端架上通孔的卡位,从而实现手握柄与两端架的可拆卸连接,该种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可由两端架上拆卸下来,手握柄的安装位置及高度不会影响容器本体内物料的装卸,从而使得物料的装卸更方便,特别是在容器本体内物料装载量较大时,在物料装载完成后,只需将手握柄两端装于两端架的通孔内即可,因手握柄的拆装过程中,只需改变手握柄的位置状态以及作简单的移动,即可完成手握柄的拆装,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且针对容器本体所需装载的物料的量,可增加或减少手握柄的数量,以便可适应更多的运载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端部卡头分别端架上通孔后伸出端架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握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端部卡头分别端架上通孔后伸出端架外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旋转过程中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连接后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端部卡头分别端架上通孔后伸出端架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端部卡头分别端架上通孔后伸出端架外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旋转过程中一种状态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旋转过程中另一种状态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下手握柄与两端架安装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块手握柄的可拆卸提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包括与容器本体10连接的两端架1、以及一根以上的手握柄2,两端架1上均开设有通孔11,两端架1的两通孔11横截面高度一致,手握柄2包括柄本体21、柄本体21两端分别依次向外延伸出的衔接部22和卡头23,端架1上通孔11为横截面横截面宽度等宽的通孔,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宽度L23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高度H11,手握柄2端部衔接部22横截面两点间最大距离Dmax22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大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手握柄2与两端架1安装时,手握柄2两端卡头23分别穿过两端架1的通孔11后,作90°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两端架1的两通孔11横截面高度一致,以便手握柄2两端的卡头23可同时插入两端架1的两通孔11内;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宽度L23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高度H11,以便手握柄2端部卡头23可穿过通孔11;手握柄2端部衔接部22横截面两点间最大距离Dmax22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以使手握柄2可穿过端架1上通孔11,并在端架1上通孔11内旋转;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大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以便手握柄2旋转90°后,卡头23可卡位于端架1外而无法回穿过通孔11,实现手握柄2与两端架1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手握柄2拆离两端架1时,使手握柄2旋转90°,返回卡头23插入端架1上通孔11时的状态,而后将手握柄2沿其长度方向移离两端架1即可。

图2、图6、图7至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2、图6、图7至图11所示,一种可拆卸提手结构,端架1上通孔11包括第一段111、以及横截面宽度大于第一段111横截面宽度的第二段112,手握柄2端部衔接部22的横截面宽度L22和卡头23的横截面宽度L23均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一段111的横截面宽度L111,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高度H11,手握柄2端部衔接部22横截面两点间最大距离Dmax22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宽度L112和横截面高度H112,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大于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宽度L112,手握柄2与两端架1安装时,手握柄2两端卡头23分别穿过两端架1的通孔11,并向通孔11的第二段112内移动,而后作90°旋转。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手握柄2端部衔接部22的横截面宽度L22和卡头23的横截面宽度L23均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一段111的横截面宽度L111,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高度H11,以便手握柄2的衔接部22和卡头23可穿过通孔11;手握柄2端部衔接部22横截面两点间最大距离Dmax22小于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宽度L112和横截面高度H112,以使手握柄2可在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内旋转;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大于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宽度L112,以便手握柄2旋转90°后,卡头23可卡位于端架1外而无法回穿过通孔11,实现手握柄2与两端架1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将手握柄2拆离两端架1时,使在通孔11第二段112内的手握柄2旋转90°,返回卡头23插入端架1上通孔11时的状态,再将手握柄2向通孔11的第一段111侧移动,而后使方体方握板2移离端架1的通孔11。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一般情况下,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高度H112小于手握柄2端部卡头23的横截面高度H23,手握柄2端部卡头23单由端架1上通孔11的第二段112是无法进出通孔11的,在将手握柄2移入或移出通孔11时,需使手握柄2端部卡头23至少部分处于通孔11的第一段111内,故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通孔11的横截面高度H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高度H112相对更小。而在通孔11的第二段112的横截面高度H112相对更小的情况下,手握柄2与两端架1连接后,提起手握柄2运输时,手握柄2向上移动直到衔接部22接触通孔11上孔壁的移动距离较短,或运输结束后,放开手握柄2,手握柄2的下落距离较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更符合实际使用习惯。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2两端的卡头23以一状态分别穿过两端架1的通孔11后伸出端架1外后,旋转以另一状态实现与端架1上通孔11的卡位,从而实现手握柄2与两端架1的可拆卸连接,该种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2可由两端架1上拆卸下来,手握柄2的安装位置及高度不会影响容器本体10内物料的装卸,从而使得物料的装卸更方便,特别是在容器本体10内物料装载量较大时,在物料装载完成后,只需将手握柄2两端装于两端架1的通孔11内即可,因手握柄2的拆装过程中,只需改变手握柄2的位置状态以及作简单的移动,即可完成手握柄2的拆装,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且针对容器本体10所需装载的物料的量,可增加或减少手握柄2的数量,以便可适应更多的运载场合,如图12,示出了具有多块手握柄2的可拆卸提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较佳地,手握柄2的柄本体21的横截面宽度L21大于两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柄本体21的横截面宽度L21大于两端架1上通孔11的横截面宽度L11,以便手握柄2两端局部可分别进行长度方向上的双向限位,从而使手握柄2与两端架1安装后,连接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2的衔接部22,其横截面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手握柄2两端的卡头23分别穿过两端架1的通孔11,旋转手握柄2,使卡头23卡位于端架1外而无法回穿过通孔11后,为避免手握柄2轻易旋转至原本状态,脱出端架1的通孔11,确保手握柄2与两端架1安装后连接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2的衔接部22为较佳。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较佳地,两端架1与容器本体10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将两端架1拆离于容器本体10,以利于容器本体10运输及其内物料的装载。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提手结构,手握柄2的卡头23,其横截面可为长方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