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料小车定位后取料的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195发布日期:2019-03-13 23:5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物料小车定位后取料的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物料小车定位后取料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木材在加工时,往往需要将木材运输到生产线上,目前采用物料小车将木材推送后生产线时,仍然需要人工搬运到生产线的进料装置上。

因此有必要研发设计有一种带叉头的提升装置,可实现用于对物料小车精确定位且可再将其上的物料取走并提升一定高度,以实现降低劳动降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物料小车定位后取料的提升装置,可实现用于对物料小车精确定位且可再将其上的物料取走并提升一定高度,以实现降低劳动降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料小车定位后取料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机(2)、丝杆(3)、导杆(4)、升降座(5)及两个叉头(6);

该机架(1)包括两个侧支板(11)、上横梁(12)及下横梁(13),该两个侧支板(11)左右间隔设置,该两个侧支板(11)之间设置有一物料小车定位槽(N);

该上横梁(12)和下横梁(13)均位于该两个侧支板(11)之间且上下分布,该上横梁(12)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板(11)固接,该下横梁(13)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板(11)固接;

该导杆(4)竖向设置,该导杆(4)上端与所述上横梁(12)固接,该导杆(4)下端与下横梁(13)固接;

该丝杆(3)竖向设置,该导杆(4)上端与所述上横梁(12)可转动连接,该导杆(4)下端与下横梁(13)可转动连接;

该电机(2)输出端与所述丝杆(3)连接且用于驱动该丝杆(3)做旋转运动;

该升降座(5)与导杆(4)滑动连接,该升降座(5)与所述丝杆(3)螺纹连接;

所述两个叉头(6)固设在所述升降座(5)上且间隔平行分布。

采用上述方案,当两个叉头(6)位于低位时,将装载有木材的物料小车推动到该两个侧支板(11)之间的物料小车定位槽(N)内后,该物料小车最终在该物料小车定位槽(N)内被阻挡停车后实现了终点精确定位,然后可启动电机,带动丝杆(3)旋转且驱动升降座(5)上行运动,该两个叉头(6)随升降座(5)上行而将位于物料小车上的木料上提一定高度,且可一次性将物料小车上的所有木材全部上提,相比于采用人工搬抬物料小车上的木材,可以实现降低劳动降低,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两个侧支板(11)前侧下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侧定位板(N-1)和后挡板(N-2);该两个侧定位板(N-1)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板(11)固接,该后挡板(N-2)位于该两个侧定位板(N-1)的后方,且该后挡板(N-2)与所述两个侧定位板(N-1)之间形成所述物料小车定位槽(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用于对物料小车精确定位且可再将其上的物料取走并提升一定高度,以实现降低劳动降低,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叉头叉运,可一次性物料小车上的木材全部取走并上提一定高度,可实现快速卸料和抬料;

第三,本实用新型由于木材长度只要大于两个叉头间距即可,由于木材的两端可外伸出两个叉头,因此可适用木材的长度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处于第一个方向看时)。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处于第二个方向看时)。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处于第三个方向看时)。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物料小车配合工作时的立体图(物料小车定位前)。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物料小车配合工作时的立体图(物料小车定位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所示:一种用于物料小车定位后取料的提升装置,包括机架1、电机2、丝杆3、导杆4、升降座5及两个叉头6。

该机架1包括两个侧支板11、上横梁12及下横梁13,该两个侧支板11左右间隔设置,该两个侧支板11之间设置有一物料小车定位槽N。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侧支板11前侧下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侧定位板N-1和后挡板N-2;该两个侧定位板N-1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板11固接,该后挡板N-2位于该两个侧定位板N-1的后方,且该后挡板N-2与所述两个侧定位板N-1之间形成所述物料小车定位槽N。

该上横梁12和下横梁13均位于该两个侧支板11之间且上下分布,该上横梁12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板11固接,该下横梁13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板11固接;

该导杆4竖向设置,该导杆4上端与所述上横梁12固接,该导杆4下端与下横梁13固接。

该丝杆3竖向设置,该导杆4上端与所述上横梁12可转动连接,该导杆4下端与下横梁13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该上横梁12上设有轴承孔,该导杆4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上横梁12可转动连接。该下横梁13上设有轴承孔,该导杆4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下横梁13可转动连接。

该电机2输出端与所述丝杆3连接且用于驱动该丝杆3做旋转运动。该电机2输出端与丝杆3下端同轴连接。

该升降座5与导杆4滑动连接,该升降座5与所述丝杆3螺纹连接。该升降座5上设有导杆孔和螺孔。该导杆4穿装在该导杆孔内且间隙配合,该丝杆3穿装在螺孔内且螺纹配合。当该丝杆3旋转时,该升降座5会线性上行或下行运动。

所述两个叉头6固设在所述升降座5上且间隔平行分布。当该两个叉头6被驱动后位于低位时,该两个叉头6位于小车定位槽N内,当该两个叉头6上行时,该两个叉头6会运动到高于小车定位槽N且其位于其正上方。

参见图5-6,本实用新型可与物料小车M配合工作,该物料小车M上具有两个叉头提升通过槽M-1。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启动电机2工作,该电机2带动丝杆3旋转并驱动升降座5下行运动到最低位(即复位位置),此时该两个叉头6位于最低位;

然后,再将装载有大量木材的物料小车M推动到该两个侧支板11之间的物料小车定位槽N内后(参见图6),该物料小车最终在该物料小车定位槽N内被阻挡停车后实现了终点精确定位;

最后,再启动电机2,该电机2带动丝杆3反向旋转且驱动升降座5上行运动,该两个叉头6随升降座5上行且会将位于物料小车M上的木料全部叉走并上提一定高度到木料生产线上。

另外,再将卸料后的物料下车M从物料小车定位槽N内向外拉出,然后通过电机2启动该升降座5向下复位,即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