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服务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281发布日期:2019-02-15 19:4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服务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服务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大量出现,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乘坐的安全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电梯是一种非常繁忙的运输工具,电梯的运行部件多、操作按钮多,最繁忙时每小时起、制动可超过100次。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故障而导致困人,而且经常因为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而导致人员长时间被困,甚至威胁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服务终端系统,该系统集成视频监控、实时运行数据获取、无线数据传输为一体,适用于所有的直升电梯,在不改变电梯现有电器线路的情况下,能够实时展现电梯所在楼层数、运行方向、停止、卡层、冲顶、蹲底等状态,并进行震动检测和人体检测,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可在第一时间向电梯维护和抢修人员发送含有电梯当前详细信息(电梯所在小区及具体位置,故障名称,电梯所在层及运行方向,电梯内是否有人)的报警信息,并在数据中心页面进行弹窗报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服务终端系统,包括服务终端、开关门检测机构、楼层检测机构、监控机构、对讲机和电源,所述服务终端内部设有电连接的处理器和无线传输机构,所述开关门检测机构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电梯的开关门情况,所述楼层检测机构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电梯的平层和楼层状态,所述监控机构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视频监控电梯内部情况和人体检测,所述对讲机和电源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采集所述开关门检测机构、楼层检测机构和监控机构的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机构传送,所述服务终端还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机构来控制所述对讲机的音频输入和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门检测机构、楼层检测机构、监控机构实时采集电梯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数据给数据中心,当数据异常时,数据中心能够自动向监管部门、电梯维修部门和物业用户发送包含电梯所在小区及具体位置,故障名称,电梯所在层及运行方向,电梯内是否有人的报警信息,大大的提高了电梯故障时的营救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监控机构和对讲机,能够进行远程的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可在故障发生时远程开启,可在接收到报警信息的第一时间对故障现象做实景复核处置,并对被困人员及时给予安抚和指导,避免发生二次损害;

3、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额外的电源,简便结构;

4、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所有直升电梯,改装方便,通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电梯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能够对数据进行记录和监控,极大方便了故障检修和责任鉴定等工作开展;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复杂的调试;

7、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控机构来进行人体检测,方便电梯故障时,进行困人急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门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梯轿门动力机构旁的电感感应器。电感感应器能够感应到轿门动力机构的开关门操作,并将非电力信号转换为电力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完成开关门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楼层检测机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反光板,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电梯的上下平层感应器之间,且光电传感器朝向电梯井道的隔磁板,所述反光板安装在电梯井道的顶层平层、底层平层和基准楼层平层位置,且反光板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所述光电传感器配合使用。

首先光电传感器能够通过检测隔磁板来确定电梯是否处于平层状态,数据通过服务终端传送给数据中心,当电梯开门而非平层时,数据中心直接报警;另外光电传感器还可以与反光板配合测量电梯的高度以及运动加速度,从而得到电梯的楼层数据和电梯运行的速度,并通过服务终端传送数据给数据中心,当数据中心检测到电梯处于冲顶和蹲地状态时,直接报警,并发送其他电梯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传感器背面设有用于调节感应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保证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感应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梯内部的摄像头以及内置于摄像头内的微波人体传感器。微波人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内是否有人。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服务终端内的WIFI天线和4G 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服务终端内的副天线。副天线保证服务终端数据能够稳定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终端内还集成有陀螺仪,所述陀螺仪通过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无线传输机构将信号传输给数据中心。陀螺仪对电梯进行震动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终端通过子母贴固定在电梯轿顶平面。服务终端设置在电梯轿顶平面,不占空间,并且可以通过隐蔽式的接线避免影响电梯内部美观,同时也保证了线路不会遭受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中所示:

1、服务终端;101、处理器;102、WIFI天线;103、4G天线;104、副天线;2、电感感应器;3、光电传感器;4、反光板;5、隔磁板;6、上平层传感器;7、下平层传感器;8、摄像头;9、微波人体传感器;10、电源;11、对讲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服务终端系统,包括服务终端 1、电感感应器2、光电感应器3、反光板4、摄像头8、微波人体传感器9、电源10和对讲机11。

服务终端1通过子母胶固定在电梯轿顶上,并且与电源10连接,电源10的输入电压为12V1A,输出电压为5V500mA。

服务终端1内集成有陀螺仪,陀螺仪对电梯进行震动检测。

服务终端1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101、WIFI天线102、4G 天线103和副天线104,其中处理器101包括高通四核1.1G主处理器和ARM Cortex-A7处理器。

电感感应器2安装在电梯轿门动力机构旁,且与处理器101连接。

光电传感器3安装在电梯上平层传感器6和下平层传感器7之间,并且朝向电梯井道的隔磁板8,且与处理器101连接。

反光板4安装在电梯井道的顶层平层、底层平层、基准楼层平层位置处,并且反光板4位于同一轴线与光电传感器3配合使用。

摄像头8安装在电梯轿厢内,用于监控内部情况,且与处理器101连接。

微波人体传感器9内置于摄像头8内,且与处理器101连接。

对讲机11安装在电梯轿厢内,用于远程通话,且与处理器101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电感传感器2能够将电梯开关门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处理器101,处理器101通过WIFI天线102、4G天线103或副天线104将开关门信号传递给数据中心;

2、光电传感器3通过检测电梯井道的隔磁板5,来确认电梯的平层情况,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器101,处理器101通过WIFI天线102、4G天线103或副天线104将开关门信号传递给数据中心;

3、光电传感器3通过检测其与反光板4之间高度差,来确认电梯的楼层和电梯的运动加速度,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器101,处理器101通过WIFI天线102、 4G天线103或副天线104将开关门信号传递给数据中心;

4、摄像头8将电梯内部的视频信号数据传递给处理器101,处理器101通过WIFI天线102、4G天线103或副天线104将视频信号数据传递给数据中心;

5、内置于摄像头8的微波人体传感器9用于检测电梯内部是否有人,并将数据传递给处理器101,处理器101通过WIFI天线102、4G天线103或副天线 104将开关门信号传递给数据中心;

6、集成于服务终端内的陀螺仪将电梯的震动信息传递给处理器101,处理器101通过WIFI天线102、4G天线103或副天线104将震动信息传递给数据中心;

7、数据中心综合分析电梯的数据,并作为以下判断:楼层、是否平层开门、是否平层停梯、是否平层困人、是否停梯困人、轿厢是否冲顶和蹲地、是否超速运行、是否关门异常;当检测到异常时,迅速向监管部门、电梯维修部门和物业用户发送包含电梯所在小区及具体位置,故障名称,电梯所在层及运行方向,电梯内是否有人的报警信息;

8、摄像头8和对讲机11能够进行远程的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可在故障发生时远程开启,可在接收到报警信息的第一时间对故障现象做实景复核处置,并对被困人员及时给予安抚和指导,避免发生二次损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