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及其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004发布日期:2019-04-20 03:5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及其导流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电梯的具有较小风阻系数的导流罩及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设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运行速度都非常快,在电梯高速运行时,气体在瞬时被急剧压缩,甚至会产生压力波,而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当气体经过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缝隙处时,由于流动面积的突然缩小,相对于轿厢的流动速度便会突然增加,因此会产生很大的阻力,甚至在箱体上下游处可能会出现分离和旋涡,即所谓的隧逆气动效应,这将直接影响到轿厢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噪音,尤其在轿厢外边缘位置处的门机、导靴和安全钳处会产生较大的风阻和噪声。并且,随着建筑楼层的升高,电梯高速运行时气流压力增大,容易使轿厢内的乘客感觉不舒适,也容易导致轿厢无法顺畅运行。

另外,轿厢顶端都安装有曳引绳等电气部件,在没有其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轿厢运行过程中受风阻影响使曳引绳容易震动,并会使其他电气部件受到干扰,进而使曳引绳等电气部件的寿命降低,最后导致电梯瘫痪。

为此,现有的一种方式是在轿厢的上、下端设置导流罩,导流罩大多为斜顶结构,且其前侧面为与轿门所在侧面呈夹角的一斜面,这种导流罩的导流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做到风阻系数最小,在超高风速的作用下,导流罩自身也会产生振动及极大噪音。所以,现有的轿厢及其导流罩本质上无法根本解决震动与噪音的问题;并且在检修时需拆除导流罩的一部分部件才能进行,同时所提供的检修空间也严重不足,导致检修工作非常受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小风阻、检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导流罩及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小风阻、检修方便的导流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小风阻、检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电梯轿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导流罩,适用于电梯轿厢,其包括连接板、导流基体及多个导流板;所述连接板呈平面结构;所述导流基体上设有安装空间,且所述导流基体的临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外径;每一所述导流板均呈曲面结构,且各所述导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边缘与所述导流基体的侧壁之间,以使所述连接板、所述导流板、导流基体共同围成一内部空间。

较佳地,所述导流板呈外凸的圆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导流基体的一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打开的检修门,通过能够方便、快捷打开的检修门的设置,使维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进入轿厢顶部,进而能够直接了解电梯运行的位置和状态,便于维护、检修。

较佳地,所述导流罩还包括夹绳板,所述夹绳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并凸伸于所述连接板外,且所述夹绳板用于紧固夹持电梯曳引绳,藉由夹绳板来固定曳引绳,使风速不会影响曳引绳的震动。

较佳地,所述连接板上贯穿地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夹绳板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导流基体的相邻于所述检修门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安装槽。

较佳地,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导流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相临接的所述导流板上。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其包括轿厢本体、两导流罩、两横梁、至少两立梁、多个滚轮导靴及曳引绳;其中,所述轿厢本体的一侧面设有轿门;两所述导流罩分别相对地连接于所述轿厢本体的上、下两端;一所述横梁安装于一所述导流罩的安装空间内且其两端凸伸出所述导流罩,两所述横梁相平行设置;两所述立梁分别安装于所述轿厢本体的两相对侧面并相互平行,且每一所述立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导靴安装于所述立梁的两端处;曳引绳的一端与位于所述轿厢本体上方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凸伸出所述连接板外。

较佳地,位于所述轿厢本体上方的所述导流罩的一侧壁上还设有可打开的检修门,且所述检修门与所述轿门位于同一侧面。

较佳地,位于所述轿厢本体上方的所述导流罩还包括夹绳板,所述夹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凸伸于所述连接板外,且所述夹绳板紧固夹持所述曳引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罩,其连接板呈平面结构,导流板均呈曲面结构,且多个导流板分别连接于连接板、导流基体之间并使连接板、导流板、导流基体三部分共同围成一内部空间,即,导流罩的四面均采用呈曲面结构的导流板设计,使导流罩的风阻系数达到最小,从而解决由风阻产生的空穴(空气旋涡回流)现象,进而降低了噪音,这一方面降低风阻对滚轮导靴受力的影响,使滚轮导靴在快速运行时不会受到由风阻产生的侧向偏载力的影响,从而保护滚轮导靴,增大滚轮导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轿厢运行更顺畅,并使轿厢内的乘客感觉舒适;另外,通过导流基体的设置,使其内部的安装空间增加,也即,使检修空间增大,进而使检修工作更方便;再者,连接板、导流板、导流基体三部分共同围成的内部空间对其内设置的电气部件进行保护,降低电梯高度运行过程中对电气部件的干扰,使这些电气部件的寿命增长,进而增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对应地,具有该导流罩的电梯轿厢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上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下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梯轿厢100,其包括轿厢本体110、两导流罩120a、120b、两横梁130a、130b、至少两立梁140、多个滚轮导靴150以及曳引绳160。其中,所述轿厢本体110的一侧面设有轿门111;两导流罩120a、120b分别相对地连接于轿厢本体110的上、下两端,其中一横梁130a安装于上端的导流罩120a内且其两端凸伸出该导流罩120a,另一横梁130b安装于下端的导流罩120b内且其两端凸伸出该导流罩120b,且两横梁130a、130b相平行设置;立梁140分别安装于轿厢本体110的两相对侧面并相互平行,且每一立梁140的两端分别与两横梁130a、130b的端部固定连接;滚轮导靴150安装于立梁140的两端处,滚轮导靴150可固定连接于立梁140上,也可以固定连接于横梁130a、130b的端部;曳引绳160的一端与上端的横梁130a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凸伸出上端的导流罩120a外并用于和曳引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100,其上、下两端设置的导流罩120a、120b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流罩120a、120b的结构略有不同,下文为便于描述,分别将两者表述为上导流罩120a、下导流罩120b,下面结合图1-6所示,分别对上导流罩120a、下导流罩120b的结构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结合图5-6所示,导流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正是下导流罩120b所示结构,该下导流罩120b包括一连接板121、多个导流板122及一导流基体123。其中,所述连接板121呈平面结构;导流基体123上设有安装空间1231,该安装空间1231用于安装前述横梁130a、130b,且导流基体123的临近连接板121的一端的外径大于连接板121的外径;每一导流板122均呈曲面结构,且各导流板122分别连接于连接板121的边缘与导流基体123的侧壁之间,以使连接板121、导流板122、导流基体123共同围成一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该下导流罩120b可根据需要安装于不同位置,当其安装于轿厢本体110的上方时,可于连接板121上贯穿地开设一连接孔1211,该连接孔1211用于穿设曳引绳160。当然,当该下导流罩120b安装于轿厢本体110的下方时,前述连接孔1211可省略。

继续参看图5-6所示,连接板121、导流基体123均呈矩形结构,且导流基体123的截面面积大于连接板121的面积,该导流罩120b具有四个导流板122,四个导流板122分别连接于连接板121的四个侧边与导流基体123的四个侧壁之间,且在导流罩120b的径向,四个导流板122相互封闭连接,同时,每个导流板122由该内部空间向外凸而形成圆弧形结构,从而使连接板121、导流板122、导流基体123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用于收纳电梯轿厢100的电气部件,从而对这些电气部件起到保护作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再次参看图6所示,所述导流基体123的两相对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1231的安装槽1232,该安装槽1232沿导流基体123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安装槽1232可以仅开设于导流基体123的侧壁上,也可以根据需要延伸至相临接的导流板122上,该安装槽1232用于容纳立梁140的端部(详见后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导流基体123的高度相对较小,因此,安装槽1232延伸至相临接的导流板122上。

下面参看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导流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正如上导流罩120a所示结构,该上导流罩120a的结构与前述下导流罩120b的结构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还进一步设有夹绳板124及检修门1233。

具体地,上导流罩120a相对于下导流罩120b而言,导流基体123的高度增大,从而使其内部的安装空间1231较大,以便于形成较大的维修空间,同时,导流基体123的位于两安装槽1232之间的一侧壁上设有连通安装空间1231的开口(未标号),开口处设有可打开的检修门1233,通过闭关的检修门1233对所述开口进行封闭。该上导流罩120a安装后,检修门1233与轿门111位于同一侧面,通过能够方便、快捷打开的检修门1233的设置,使维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进入轿厢110的顶部,进而能够直接了解电梯运行的位置和状态,便于维护、检修。另外,由于导流基体123的高度相对较大,因此,安装槽1232仅贯穿导流基体123的高度方向的侧壁即可,无需延伸至导流板122上。

更进一步地,夹绳板124穿设于连接板121上的连接孔1211内并与连接板121固定连接,且夹绳板124凸伸于连接板121的上端,该夹绳板124用于紧固夹持曳引绳160,藉由夹绳板124来固定曳引绳160,使风速不会影响曳引绳160的震动。

下面再次结合图1-6所示,对前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梯轿厢100的组装过程进行描述。为便于描述,进一步将两横梁表述为上梁130a、下梁130b。

首先,将上导流罩120a安装于轿厢本体110的上端,下导流罩120b安装于轿厢本体110的下端,并使上导流罩120a的检修门1233与轿门111位于同一侧面,上导流罩120a、下导流罩120b的两安装槽1232位于相邻于轿门111的两侧壁上并相对应。

其次,将上梁130a安装于上导流罩120a的安装空间1231内,且上梁130a的两端凸伸出导流罩120a并收容于其两侧壁上的安装槽1232内;对应地,将下梁130b安装于下导流罩120b的安装空间1231内,且下梁130b的两端凸伸出下导流罩120b并收容于其两侧壁上的安装槽1232内;上梁130a、下梁130b相平行。

然后,安装立梁140,每一立梁140的两端分别与上梁130a、下梁130b的端部相固定,且立梁140的两端分别收纳于安装槽1232内,同时设于轿厢本体110两侧的立梁140相平行。

接着,再安装滚轮导靴150,上方的滚轮导靴150固定于上梁130a的上方并收纳于上导流罩120a的安装槽1232内,从而通过滚轮导靴150、上梁130a、立梁140的上端将上导流罩120a的安装槽1232封闭;同时,下方的滚轮导靴150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立梁140的下端(见图1、3)。

最后,将固定于上梁130a的曳引绳160穿设于夹绳板124上,并通过夹绳板124将曳引绳160紧固夹持,再将夹绳板124固定于上导流罩120a的连接板121上,实现对曳引绳160的固定。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罩120a、120b,其连接板121呈平面结构,导流板122均呈曲面结构,且多个导流板122分别连接于连接板121、导流基体123之间,并使连接板121、导流板122、导流基体123三部分共同围成一内部空间,即,导流罩120a、120b的四面均采用呈曲面结构的导流板122设计,使导流罩120a、120b的风阻系数达到最小,从而解决由风阻产生的空穴(空气旋涡回流)现象,进而降低了噪音,这一方面降低风阻对滚轮导靴150受力的影响,使滚轮导靴150在快速运行时不会受到由风阻产生的侧向偏载力的影响,从而保护滚轮导靴150,增大滚轮导靴15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轿厢100运行更顺畅,并使轿厢100内的乘客感觉舒适;另外,通过导流基体123的设置,使其内部的安装空间1231增加,也即,使检修空间增大,进而使检修工作更方便;再者,连接板121、导流板122、导流基体123三部分共同围成的内部空间对其内设置的电气部件进行保护,降低电梯高度运行过程中对电气部件的干扰,使这些电气部件的寿命增长,进而增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对应地,具有本实用新型导流罩120a、120b的电梯轿厢100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100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设计,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