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3910发布日期:2019-02-01 19:1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



背景技术:

注油器广泛应用于空气/天然气CNG压缩机、往复泵、锻压机、发动机等带压工作的机械,在其运转工作时,对摩擦零部件强行压注润滑油,以减轻机件磨损,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为化工、炼油、冷冻、制氧、冶金、矿山机械、船用发动机、重型拖拉机、橡胶、塑料、印刷机械、轻纺工业等机械传动设备上作压力润滑之用。

当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在对润滑点进行注油时,油液由于温度不同导致粘稠度不同,影响注油效果,且传统冬天对油箱解冻均为人工在箱体上泼热水解冻,油箱内部油液由于受热不均匀,解冻效果不好,且容易损坏注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是注油器油箱冬季易上冻,解冻效果不好,不能保证油箱内部恒温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

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端的箱盖,所述箱体分为内箱体与外箱体,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间侧面部分安装有电热丝网,所述电热丝网外层环套有玻璃管,所述电热丝网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在箱体外侧面,所述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分位于箱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体下底面边框处与外箱体的底面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不规则分布有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体下底面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上端焊接在箱框下表面,所述箱框上端与箱盖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体与电热丝网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内箱体与电热丝网间设有石棉网。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表面竖直安装有视油罩,所述视油罩上下两端通过导管连接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箱体设计成为内箱体与外箱体两层,通过在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侧面部分安装电热丝网,在箱体外侧安装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连接位于箱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与电热丝网,实现对油箱温度的调节,恒温效果好,防止油箱上冻。

电热丝网外层环套有玻璃管,当内箱体发生漏油时,隔绝油液与电热丝网,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内箱体与外箱体下部安装有支撑板,起到支撑内箱体的作用,支撑板上不规则设有穿孔,外箱体下端设有出气孔,一方面为了排出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空气,防止电热丝网加热时空气膨胀,损坏内箱体或外箱体,另一方面当内箱体发生漏油时,油液可从排气孔排出,防止油液积聚造成安全隐患。

通过箱框固定下端的内箱体与外箱体,避免内箱体发生偏移,影响注油器的性能,箱框上表面与箱盖连接面设有密封胶圈,避免箱体发生漏油现象。

外箱体与电热丝网间设有隔热层,增加油箱的保温效果,内箱体与电热丝网间设有石棉网,内箱体内部的油液受热均匀。

箱体外表面竖直安装有视油罩,通过视油罩可查看油箱内部油液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丝网截面图;

图中:1.箱体;2.箱盖;12.内箱体;13.外箱体;14.电热丝网;15.玻璃管;16.温度控制器;17.温度传感器;18.箱框;19.密封胶圈;21.支撑板;22.排气孔;31.隔热层;32.石棉网;101.视油罩;102.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在图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箱盖2,箱体1分为内箱体12与外箱体13,内箱体12与外箱体13间侧面部分安装有电热丝网14,电热丝网14外层环套有玻璃管15,当内箱体发生漏油时,隔绝油液与电热丝网,避免造成安全隐患,电热丝网14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16,温度控制器16安装在箱体1外侧面,温度控制器16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的感应部分位于箱体1内部。通过在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侧面部分安装电热丝网,在箱体外侧安装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连接位于箱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与电热丝网,实现对油箱温度的调节,恒温效果好,防止油箱上冻。

内箱体12下底面边框处与外箱体13的底面间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不规则分布有穿孔。起到支撑内箱体的作用。

内箱体12与外箱体13上端焊接在箱框18下表面,避免内箱体发生偏移,箱框18上端与箱盖2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圈19,避免箱体发生漏油现象。

外箱体13与电热丝网14间设有隔热层31,增加油箱的保温效果,内箱体12与电热丝网14间设有石棉网32,内箱体内部的油液受热均匀。

箱体1外表面竖直安装有视油罩101,视油罩101上下两端通过导管102连接箱体1内部。便于查看油箱内部油液的高度。

实施例2

在图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一种注油器用加热式油箱,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1上端的箱盖2,箱体1分为内箱体12与外箱体13,内箱体12与外箱体13间侧面部分安装有电热丝网14,电热丝网14外层环套有玻璃管15,当内箱体发生漏油时,隔绝油液与电热丝网,避免造成安全隐患,电热丝网14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16,温度控制器16安装在箱体1外侧面,温度控制器16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的感应部分位于箱体1内部。通过在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侧面部分安装电热丝网,在箱体外侧安装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连接位于箱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与电热丝网,实现对油箱温度的调节,恒温效果好,防止油箱上冻。

内箱体12下底面边框处与外箱体13的底面间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不规则分布有穿孔。起到支撑内箱体的作用。

内箱体12与外箱体13上端焊接在箱框18下表面,避免内箱体发生偏移,箱框18上端与箱盖2连接处安装有密封胶圈19,避免箱体发生漏油现象。

外箱体13与电热丝网14间设有隔热层31,增加油箱的保温效果,内箱体12与电热丝网14间设有石棉网32,内箱体内部的油液受热均匀。

箱体1外表面竖直安装有视油罩101,视油罩101上下两端通过导管102连接箱体1内部。便于查看油箱内部油液的高度。

如图1所示;外箱体13下底面设有排气孔22。支撑板上不规则设有穿孔,外箱体下端设置的出气孔,一方面为了排出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空气,防止电热丝网加热时空气膨胀,损坏内箱体或外箱体,另一方面当内箱体发生漏油时,油液可穿过支撑板,油液可从排气孔排出,防止油液积聚造成安全隐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