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837发布日期:2019-03-19 21:5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光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电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观光电梯。



背景技术:

观光电梯是高层建筑必不可缺的代步工具,它不仅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可供乘客在乘坐电梯时观赏轿厢外的风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19819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观光电梯,包括轿厢主体,轿厢主体为圆柱体,轿厢主体包括轿厢壁、轿厢顶板、轿厢底板,轿厢壁由透明玻璃构成,轿厢壁的外侧滑动设置有望远镜,滑动望远镜,使观光乘客可以进行观光游览电梯外的风景。

然而,上述专利中的轿厢壁采用的是单层玻璃,在嘈杂的景区,噪声很容易穿过观光电梯而影响观光电梯内的乘客,影响乘客的观光和拍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观光电梯隔音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观光电梯,其具隔音效果好且美观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观光电梯,包括轿厢主体,所述轿厢主体包括轿厢壁、轿厢顶板和轿厢底板,所述轿厢顶板和所述轿厢底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壁的两端;

所述轿厢壁包括外玻璃筒和内玻璃筒,所述内玻璃筒共轴心线套设在所述外玻璃筒内,所述且所述内玻璃筒和所述外玻璃筒之间形成真空空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真空空隙无法传播声音,大大减少观光电梯外部的噪音传入轿厢主体内,外玻璃筒和内玻璃筒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使观光电梯内的游客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观赏外部的风景。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顶板和所述轿厢底板靠近所述轿厢壁的一面均共轴心线开设有外环槽和内环槽,且处在同一面上的所述外环槽和所述内环槽之间形成分隔环;

所述外玻璃筒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环槽内,所述内玻璃筒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环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环槽和内环槽便于固定外玻璃筒和内玻璃筒,且分隔环使外玻璃筒和内玻璃筒彼此互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外玻璃筒靠近所述内玻璃筒的一面紧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栅条,所述加固栅条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分隔环上,且所述加固栅条与所述内玻璃筒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栅条可以使外玻璃筒的结构强度的到加强,同时相互交错的加固栅条还能在保证透光度的情况下起到装饰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壁的一侧开设有电梯口,所述电梯口的槽口固定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与密封所述真空空隙;

所述轿厢壁的外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移柱,所述轿厢顶板和所述轿厢底板靠近所述轿厢壁的一面开设有供所述滑移柱滑动的滑移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门的边缘与密封条匹配密合,保证隔音效果的同时,密封条可以使真空空隙保持真空,避免空气在转动门打开时进入真空缝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内环槽内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引海绵吸收沿观光电梯的固体部分传播进来的声音,加强隔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顶板和所述轿厢底板远离所述轿厢壁的一端分别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半球玻体,所述半球玻体内均固定设置有发光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在观光电梯外的人能在夜晚清楚的看到观光电梯的运动,增加观赏性。

进一步的,所述半球玻体的外侧面紧贴固定连接有加固曲栅,所述外玻璃筒的外侧面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加固环条,所述转动门靠近所述外玻璃筒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加固环条匹配的滑动环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环条增加外玻璃筒的结构强度,同时使转动门的滑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半球玻体表面贴设有磨砂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半球玻体内发出的光过于刺眼,保护游客的眼睛。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底板靠近所述轿厢壁的一面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圆盘时钟,所述圆盘时钟远离所述轿厢底板的一侧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钢化圆盘玻璃,所述钢化圆盘玻璃的周缘与所述内玻璃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盘时钟使游客可以实时的知晓当时的时间信息,同时游客可以站在钢化圆盘玻璃上,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内玻璃筒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把手,所述防滑把手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把手可供腿脚不便的游客扶握,防滑纹可增加防滑把手提供的摩擦力,避免游客手滑摔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外玻璃筒共轴心线套设在内玻璃筒上,并通过轿厢顶板和轿厢底板固定,使外玻璃管和内玻璃管之间形成真空空隙,阻挡来自观光电梯外部的噪声,使观光电梯内的乘客免受噪声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门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附图标记:1、轿厢主体;11、轿厢壁;111、外玻璃筒;112、内玻璃筒;113、真空空隙;114、加固栅条;115、加固环条;12、轿厢顶板;121、外环槽;122、内环槽;123、吸音海绵;124、分隔环;125、滑移槽;13、轿厢底板;2、电梯口;21、密封条;22、转动门;221、滑动环槽;23、滑移柱;3、半球玻体;31、发光体;32、加固曲栅;33、磨砂膜;4、圆盘时钟;41、钢化圆盘玻璃;5、防滑把手;5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观光电梯,如图1所示,包括轿厢主体1,轿厢主体1包括轿厢壁11、轿厢顶板12和轿厢底板13,轿厢顶板12和轿厢底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轿厢壁11的两端,如图3所示,轿厢壁11包括外玻璃筒111和内玻璃筒112,轿厢顶板12和轿厢底板13靠近轿厢壁11的一面均共轴心线开设有外环槽121和内环槽122,且处在同一面上的外环槽121和内环槽122之间形成分隔环124,使外玻璃筒111的两端嵌设固定在外环槽121内,内玻璃筒112的两端嵌设固定在内环槽122内,使得内玻璃筒112和外玻璃筒111之间形成真空空隙113,并在内环槽122内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123,使外部的噪声无法通过真空空隙113传入内玻璃筒112中,能够减小轿厢壁11内游客听到的噪音。

如图2所示,在轿厢壁11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游客进入电梯的电梯口2,并在电梯口2的槽口固定连接有密封条21,使密封条21保持真空空隙113的气密性,避免外界空间进入真空空隙113而使隔音降噪效果降低。

如图2和图3所示,沿轿厢壁1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门22,转动门2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移柱23,轿厢顶板12和轿厢底板13靠近轿厢壁11的一面开设有供滑移柱23滑动的滑移槽125(参见图5),同时,在外玻璃筒111的外侧面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加固环条115,并在转动门22靠近外玻璃筒111的一面开设有加固环条115匹配的滑动环槽221,使转动门22可以沿着加固环条115稳定的滑动,加固环条115同时还可以增加外玻璃筒111的结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外玻璃筒111。

如图1和图3所示,外玻璃筒111靠近内玻璃筒112的一面紧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栅条114,加固栅条11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分隔环124上,且加固栅条114不与内玻璃筒112接触,使的加固栅条114不仅能够增加外玻璃筒111的结构强度,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轿厢顶板12和轿厢底板13远离轿厢壁11的一端分别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半球玻体3,半球玻体3内均固定设置有发光体31,在观光电梯外面的游客也能清楚的看到观光电梯的运动,增加观光电梯本身的观赏性,为避免发光体31发出光过于刺眼,在半球玻体3表面贴设有能使光线变得柔和的磨砂膜33(参见图2),保护游客的眼睛。为减少半球玻体3在运行中受到的磕碰,在外侧面半球玻体3紧贴固定连接有加固曲栅32,可增加半球玻体3的结构强度,实现对半球玻体3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在内玻璃筒112靠近轿厢底板13的一端共轴心线固定连接有钢化圆盘玻璃41,并使钢化圆盘玻璃41的外周缘固定在内玻璃筒112的内壁上,并在钢化圆盘玻璃41和轿厢底板13之间共轴心线固定设置圆盘时钟4。游客可以站在钢化圆盘玻璃41上,低头便可以知晓当时的时间信息,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的同时起到装饰的作用。

如图2所示,内玻璃筒112内壁固定连接有可供腿脚不便的游客扶握的防滑把手5,并在防滑把手5上固定设置防滑纹51,增加防滑把手5提供的摩擦力,避免游客手滑摔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外玻璃筒111共轴心线套设在内玻璃筒112上,并将外玻璃筒111和内玻璃筒112的两端分别嵌设固定在轿厢顶板12和轿厢底板13上,分隔环124使外玻璃筒111和内玻璃筒112之间形成真空空隙113并将真空空隙113密封,如此设置,真空空隙113可以阻挡来自观光电梯外部的噪声,使观光电梯内的乘客免受噪声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