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0944发布日期:2019-03-08 18:06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



背景技术:

对于有机房的电梯,由于多数的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扳手是在其两侧位置,所以操作时必须采用双手同时进行,这样就给整个操作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旦用力不合理以及把握不到适当的机会,则就会错失正确的操作时机,极有可能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例如双手用力不同步而使不上力,造成松闸失败;又例如双手用力不均匀而造成用力较大一侧手臂发生突发性韧带撕裂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包括位于曳引机两侧扳手之间的横杆,其中所述横杆和松闸扳手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间处设置有竖杆把手,所述横杆和竖杆把手形成倒T字形结构。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字形折弯部,所述连接孔位于L字形折弯部的水平部分上。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松闸扳手上设置有接驳套,所述接驳套上设置有螺钉与连接孔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连接孔和松闸扳手之间设置有安装套筒。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连接孔为长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辅助扳手通过把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连接的设计,操作工人手握竖杆把手即可扳动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既解放了电梯维保人员的双手,又使松闸操作变得更容易,大大降低了因松闸操作而导致发生人身工伤事故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

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包括位于曳引机两侧扳手之间的横杆1,其中所述横杆1和松闸扳手之间通过连接孔2连接,所述横杆1的中间处设置有竖杆把手3,所述横杆1和竖杆把手3形成倒T字形结构。在使用时,先把松闸扳手端部接入通过辅助扳手的连接孔2,即把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连起来,然后操作工人就可以手握竖杆把手3扳动同步曳引机的松闸扳手,既解放了电梯维保人员的双手,又使松闸操作变得更容易,大大降低了因松闸操作而导致发生人身工伤事故的机率。

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字形折弯部4,所述连接孔2位于L字形折弯部4的水平部分上,不但方便辅助扳手扳动是避开同步曳引机的某些部件,而且可以使辅助扳手扳动时产生的应力集中在L字形折弯部4与横杆1交接处,避免松闸扳手与连接孔2之间因为受力过大而松动。所述连接孔2为长形孔,便于根据同步曳引机情况调节安装位置。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述松闸扳手上设置有接驳套5,所述接驳套5上设置有螺钉6与连接孔2连接,便于对部分类型的同步曳引机接上辅助扳手。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述连接孔2和松闸扳手之间设置有安装套筒7,便于使连接孔2处的应力均匀分散到松闸扳手上,减少磨损或者松脱导致的危险,安装套筒7可以是金属套筒,也可以是塑胶套筒。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经过实践证明,辅助扳手加工工艺十分简单,成品的总重量仅为1.13KG,结构合理,易于携带。组装时直接取走原来松闸扳手上的红色塑料手柄套,然后把这款辅助器通过两侧的长形孔插入到松闸扳手上方的M6螺杆上,最后用两套M6的螺母、平垫和弹垫将其紧固。这款辅助器很好地运用了杠杆原理,使原来进行松闸操作时的施加作用力减少至少50%,是一种十分好用的省力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