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氟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310发布日期:2019-02-11 00:0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氟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氟输送带,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氟输送带具有耐高温性、表机摩擦系数小,绝缘性好的特性,主要用于生产工艺中高温物体的输送,如高温食品、焦炭、烧结物等,物料的温度很高,一般的输送带在长时间的高温输送下,输送带很容易损坏及断裂,影响生产效益,因此对其的使用寿命、耐热化及强度性能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耐热化,韧性好,不易断裂,强度高,适用于高温物体的输送,使用寿命长的四氟输送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氟输送带,其包括:输送带本体;所述的输送带本体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的橡胶层底部两边设置有齿轮咬合部,所述的橡胶层外部端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的第一编织层外部端设置有聚酯胶层,所述的聚酯胶层外部端设置有第二编织层,在所述的第二编织层外部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带本体中间端设置有排列规则的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编织层与所述的第二编织层上设置有聚酯丝和耐热化纤丝混纺编织,在聚酯丝和耐热化纤丝混纺编织之间设置有填胶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酯胶层上设置有聚丙烯树脂材质和氟树脂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厚度设置为0.5~1毫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耐热化,韧性好,不易断裂,强度高,适用于高温物体的输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输送带本体;2-橡胶层;3-齿轮咬合部;4-第一编织层;5-聚酯胶层;6-第二编织层;7-聚四氟乙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四氟输送带,其包括:输送带本体1;所述的输送带本体1上设置有橡胶层2,所述的橡胶层2底部两边设置有齿轮咬合部3,所述的橡胶层2外部端设置有第一编织层4,所述的第一编织层4外部端设置有聚酯胶层5,所述的聚酯胶层5外部端设置有第二编织层6,在所述的第二编织层6外部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7;

其中,所述的输送带本体1中间端设置有排列规则的孔洞;

所述的第一编织层4与所述的第二编织层6上设置有聚酯丝和耐热化纤丝混纺编织,在聚酯丝和耐热化纤丝混纺编织之间设置有填胶孔;

所述的聚酯胶层5上设置有聚丙烯树脂材质和氟树脂材质;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薄膜7厚度设置为0.5~1毫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耐热化,韧性好,不易断裂,强度高,适用于高温物体的输送,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本体包括橡胶层、齿轮咬合部、第一编织层、聚酯胶层、第二编织层和聚四氟乙烯薄膜,其齿轮咬合部位于橡胶层底部的两侧边,贴合于传输齿轮,在输送带本体的中间端排列有若干孔洞,另外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上的聚酯丝和耐热化纤丝混纺编织的填胶孔处填充有聚酯胶层,加固输送带性能,不易断裂,以聚四氟乙烯薄膜覆盖贴合,耐高温,具有一定的抗老化性和耐磨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