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9482发布日期:2019-04-09 22:49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在修建过程中,需要从地面吊运大量的原材料进入施工作业面,现有运输方式通常采用塔吊的方式将原材料运上作业面,为高层建筑修建提供便利,现有的运输方式大多只能将原材料运输到作业面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施工单位过多,利用施工电梯和塔吊进行材料的垂直运输受限,且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开发出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包括设于电梯井内的运输仓、设于电梯井顶部的电动机、传动滑轮、一端与电动机相连另一端绕过传动滑轮与运输仓相连的钢丝绳、以及与电动机相连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运输仓的升降位置,所述钢丝绳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运输相连,所述连接装置设于运输仓顶部,所述运输仓的侧面设有限位滑轮。

进一步地,为了使连接更加稳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设于连接块上的固定柱,所述连接块固定在运输仓顶部并与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并提升强度,所述运输仓采用装配式的钢结构框架,每段高度可根据主体楼层高度进行分段装配安装。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运输仓上下垂直运输过程中水平方向的移动,避免运输仓与墙体碰撞,所述运输仓的顶部和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限位滑轮。

更进一步地,为了运输提升稳定性,所述电梯井顶部设有3-6个同轴的传动滑轮,以及3-6根所述的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采用装配式的方式,方便设备的安装拆卸,运输仓载重能力及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运输仓内无需安排操作人员,安全可靠。

(2)采用限位滑轮控制运输仓位置,避免与墙体的碰撞,提升运输的稳定性。

(3)采用控制面板控制运输仓升降高度和停靠位置,使运输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例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例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例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例一种电梯井材料提升装置运输仓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电梯井1,电动机2,传动滑轮3,钢丝绳4,连接装置5,连接块51,固定柱52,运输仓6,限位滑轮7,控制面板8,开启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揭露,兹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梯井1材料提升装置,电梯井1设在多层楼内,每层均设有开启门9,提升装置包括设于电梯井1内的运输仓6、设于电梯井1顶部的电动机2、传动滑轮3、一端与电动机2相连另一端绕过传动滑轮3与运输仓6相连的钢丝绳4、以及与电动机2相连的控制面板8,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电动机2带动,控制面板8用于控制运输仓6的升降位置,控制面板8控制电动机2和传动滑轮3,从而控制运输仓6的垂直运输位置,限制最大提升高度,控制板将控制运输仓6的上下位置,在未运输情况下,将运输仓6停放于底层位置,通过开启门9及控制板,控制运输仓6的停靠楼层将材料运输进入运输仓6中,而后利用电动机2垂直运输材料,控制板将在运输仓6到达指定位置后,打开相应楼层的开启门9,方便材料的进出。

如图4所示,钢丝绳4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5与运输相连,连接装置5设于运输仓6顶部,运输仓6的侧面设有限位滑轮7,连接装置5包括连接块51,设于连接块51上的固定柱52,连接块51固定在运输仓6顶部并与钢丝绳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运输仓6采用装配式的钢结构框架。运输仓6的顶部和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限位滑轮7,电梯井1顶部设有5个同轴的传动滑轮3,以及5根的钢丝绳4。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