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及托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392发布日期:2019-05-21 20:3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及托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及托盘架。



背景技术:

通常操作人员使用吸塑盒托盘来对汽车的零部件进行清洗和转移,但是使用该类托盘需要一个操作人员负责清洗,另一个负责将清洗完的工件进行摆放,但是这样往往会耗费较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来完成零部件的周转,且清洗后由于工件表面仍附着有少许水珠,这些水珠也容易凝结在吸塑盒底部形成水膜,影响工件性能;若采取一个个吹干的方式,则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清洗干燥的工件周转用托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工件定位槽,所述工件定位槽包括用于对工件限位的槽壁以及用于支撑工件的槽底,所述槽壁的上方设有第一开口,其中,

所述槽底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以及,凸起;

所述工件设置在所述槽底上时,所述凸起将所述工件顶起使所述工件与所述槽底间形成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可方便螺杆型工件的固定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具有一个或多个,以增加工件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清洗后的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开口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工件被完全顶起,清洗液和空气能在间隙中流通,清洗干燥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半球形凸起,其与工件的接触面为弧形,既能稳固的支撑工件又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害。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定位槽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排列,工件排列整齐,便于拿取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托盘架,所述托盘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其中,所述托盘架由如前文所述的托盘本体堆叠和/或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槽底设置第二开口和凸起,使得工件能被槽底支撑的同时,还能借助凸起与槽底形成间隙;清洗时,水流能顺着间隙从第二开口向外流出,清洗完毕进行吹干时,该间隙增大了工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会形成水膜且节省了干燥时间;最重要的,该结构的托盘能使操作人员同时对摆放在托盘上的批量工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大大减少了工件的周转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地,由前文所述的托盘本体堆叠和/或拼接而成的托盘架能够大批量的清洗待周转工件,大大减少了零件加工时间以及投入的生产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俯视图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本体,2、工件定位槽,21、槽壁,22、槽底,23、第一开口,24、第二开口,25、凸起,3、支撑部,4、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操作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盘,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若干工件定位槽2,工件定位槽2包括用于对工件限位的槽壁21以及用于支撑工件的槽底22,槽壁21的上方设有第一开口23,其中,槽底22上设有第二开口24,第二开口24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开口23的开口面积;以及,凸起25;工件设置在槽底22上时,凸起25将工件顶起使工件与槽底间形成间隙。

第一开口23的中心与第二开口24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可方便螺杆型工件的固定放置。

凸起25具有一个或多个,以增加工件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清洗后的干燥。

凸起25沿第二开口24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工件被完全顶起,清洗液和空气能在间隙中流通,清洗干燥效果更好。

优选地,凸起25为半球形凸起,其与工件的接触面为弧形,既能稳固的支撑工件又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害。

工件定位槽2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排列,工件排列整齐,便于拿取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托盘架,托盘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其中,托盘架由如前文所述的托盘本体1堆叠和/或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在槽底22设置第二开口24和凸起25,使得工件被槽底22支撑的同时,能借助凸起25与槽底22形成间隙;在清洗时,水流顺着间隙从第二开口24向外流出,清洗完毕进行吹干时,该间隙增大了工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会形成水膜且节省了干燥时间;最重要的,该结构的托盘能使操作人员同时对摆放在托盘上的批量工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大大减少了工件的周转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

由前文所述的托盘本体,通过支撑部3和支脚4配合,可堆叠而成托盘架,或是通过连接件将托盘本体1拼接成面积更大的托盘架,上述方式均能够大批量的清洗待周转工件,大大减少了零件加工时间以及投入的生产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操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