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274发布日期:2019-06-26 01:3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原料的多为易燃易爆物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对运输车辆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运输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高度重视,如今市场上缺乏一种既可以防泄漏,又能提高化工原料运输安全系数的运输装置,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化工原料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包括不锈钢罐体,所述不锈钢罐体底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垫,且减震垫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底盘,所述不锈钢罐体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进口盖,所述进口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呼吸阀,所述不锈钢罐体另一侧底部外壁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壁焊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阀门,所述不锈钢罐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均匀放置的纵向隔板,所述不锈钢罐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横向隔板,所述不锈钢罐体底部另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底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外箱,且外箱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静电报警器,所述底盘底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接地链。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罐体一端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放置的扶梯,且扶梯的台阶上均刻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罐体顶部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液位计、压力表和温度表。

优选的,所述静电报警器的接收口处通过导线连接有静电接地夹,且静电接地夹夹于底盘。

优选的,所述进口盖、呼吸阀和阀门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罐体外壁套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外壁设置有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可以减少化工原料在罐体内的晃动,提高化工原料在罐体内的稳定性,避免因大幅度的晃动而溢出,达到防泄漏的效果。

2、通过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温度表,可以对罐体内部各项数据进行监控,避免罐体内部的化工原料因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带来危险,达到便捷的监控效果。

3、通过设置静电报警器,可以对整个车体和罐体的静电效果进行实时监控,避免一些化工原料因静电产生反应而带来危害,达到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1呼吸阀、2进口盖、3进料口、4纵向隔板、5液位计、6压力表、7温度表、8不锈钢罐体、9横向隔板、10出料管、11阀门、12接地链、13扶梯、14静电接地夹、15静电报警器、16外箱、17减震垫、18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化工原料防泄漏运输装置,包括不锈钢罐体8,不锈钢罐体8底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震垫17,且减震垫17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底盘18,不锈钢罐体8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料口3,且进料口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进口盖2,进口盖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呼吸阀1,不锈钢罐体8另一侧底部外壁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壁焊接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阀门11,不锈钢罐体8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均匀放置的纵向隔板4,不锈钢罐体8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横向隔板9,不锈钢罐体8底部另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底盘18,底盘18底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外箱16,且外箱16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静电报警器15,底盘18底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接地链12。

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罐体8一端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放置的扶梯13,且扶梯13的台阶上均刻有防滑纹,不锈钢罐体8顶部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液位计5、压力表6和温度表7,静电报警器15的接收口处通过导线连接有静电接地夹14,且静电接地夹14夹于底盘18,进口盖2、呼吸阀1和阀门11处均设置有密封垫,不锈钢罐体8外壁套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外壁设置有隔热材料。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进口盖2,装入化工原料,通过观察液位计5,控制装入的化工原料量,然后关闭进口盖2,观察压力表6,通过调控呼吸阀1来调节不锈钢罐体8内的压强,运输过程中,通过接地链12消除车体的静电,同时可以通过静电报警器15来监控车体是否仍存在静电,待到达目的地是,通过阀门11将化工原料从出料管10放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