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1741发布日期:2019-12-03 18:2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继电器生产中,拼装好的继电器产品往往需要进行清洗,尤其需要清洗继电器各个焊脚或者引脚上的污染物,例如粉尘、指纹以及其他附着物,这些污染物影响后期继电器的加工。

由于电子产品中的继电器体型相对较小,传统的清洗设备并不能胜任这类继电器的清洗工作,而且人工清洗容易损伤继电器的焊接引脚等。目前一些企业设计了一些半自动化的清洗装置,这类清洗装置克服了传统人工清洗继电器的麻烦,但是这类清洗装置由于继电器的特性,常规的清洗方法较难进行清理,生产效率不高,清洗不全面,不适合流水线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清洗质量好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洗机,包括机架、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组、用于向输送组上料或下料工件的上下料组以及可升降安装在机架上的清洗组,所述输送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输送组可向清洗组输送待清洗的工件并将清洗后的工件送向上下料组;所述清洗组设置有清洗构件以及可偏置转动的清洗头,所述清洗头设置在清洗构件的工作端内,清洗构件的工作端可罩装在输送组上并形成清洗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送组包括抽吸工位和设置有若干夹持治具的转盘,所述抽吸工位设置在清洗构件工作端对应位置的下方,所述转盘可带动夹持治具在抽吸工位与清洗构件工作端之间穿行,清洗构件工作端可配合抽吸工位清洗夹持治具上的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清洗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架、可转动安装在升降架上的驱动轴以及用于带动驱动轴进行转动的驱动构件,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抽吸工位对应位置的上方,所述清洗头连接在驱动轴的下端,所述升降架位于驱动轴下部外套装有防护罩,所述升降架可带动驱动轴连同防护罩一并升降,且防护罩可罩装在抽吸工位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轴为中空轴,所述清洗头包括一端与驱动轴下端连通的横杆、与横杆另一端连通的竖杆以及设置在竖杆上的喷孔,所述竖杆与驱动轴是偏心设置的,驱动轴可带动竖杆围绕驱动轴的转动中心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架包括竖直设置在安装机台上的升降导柱、活动套装在升降导柱上的安装板,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驱动构件亦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升降架还设置有用于升降安装板的升降气缸,所述防护罩安装在安装板的下侧上,且套装在驱动轴下部上,所述清洗头可在防护罩内偏置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清洗构件设置有若干组,每组清洗构件位于清洗头外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防护罩,每组清洗构件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所述抽吸工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盘的外沿沿其周向向外伸出设置有若干安装工位,所述夹持治具安装在安装工位上,当转盘转动时,安装工位穿行在抽吸工位和清洗构件工作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下料组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位于转盘的外侧上,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清洗组进料的一侧,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转盘在清洗组出料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直振送料轨、设置在直振送料轨输出端的定位座以及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可将定位座上的工件搬运至夹持治具上;所述定位座的两侧设置有便于上料机械手夹持工件的夹持位,任一夹持位上均设置有用于感应工件位置的位置感应器;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架设在定位座与夹持治具之间的上料直线模组、安装在上料直线模组之间的上料升降模组、设置在上料升降模组输出端上的升降座以及设置在升降座上的上料夹持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下料架、下料直线模组以及安装在下料直线模组上的下料夹持手,所述下料直线模组可升降地设置在下料架上,下料直线模组架设在夹持治具与外部接收位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清洗机利用上下料组进行工件的上下料,提高了上料的准确性以及上料的效率;然后利用输送组进行输送或者接收工件,提高了上下料的速度和便捷性,保证人工上料容易损伤工件引脚的麻烦;此外,利用清洗构件配合输送组形成清洗空间,再利用偏置转动的清洗头围绕工件进行清洗工件,提高了清洗工件的质量。在本清洗机的清洗空间中,具有抽吸功能,配合清洗头的运动方式,提高了清洗的质量。本清洗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清洗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清洗机,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组2、用于向输送组2上料或下料工件的上下料组以及可升降安装在机架1上的清洗组3,所述输送组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组2可向清洗组3输送待清洗的工件并将清洗后的工件送向上下料组;所述清洗组3设置有清洗构件31以及可偏置转动的清洗头32,所述清洗头32设置在清洗构件31的工作端内,清洗构件31的工作端可罩装在输送组2上并形成清洗空间。在本申请中,清洗头32采用的清洗剂为清洗流体,由于是用于清洗继电器这类电子元器件,因此采用气体进行清洗为佳。当然,为了提高整个清洗机的自动化,该清洗机中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置有分别控制输送组2、清洗组3以及上下料组动作的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位常规的控制器即可,只要能实现本申请中清洗过程所需动作的控制器即可,由于该部分不是本申请的保护重点,这里不进行过多描述。在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控制思路,每个可编程控制器均连接在一个控制主板上,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处理并协调多个可编程控制器所掌管部件的动作,为了提高整个自动化,微处理器还可以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当然,上述的实施例只是一个简单,有效并且常用的控制思路,对于具体的实际控制系统,因具体控制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不必累述。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头32可在清洗空间内进行自由运动,而为了减少封闭空间的弊端,所述输送组2包括抽吸工位21和设置有若干夹持治具22的转盘23,所述抽吸工位21设置在清洗构件31工作端对应位置的下方,所述转盘23可带动夹持治具22在抽吸工位21与清洗构件31工作端之间穿行,清洗构件31工作端可配合抽吸工位21清洗夹持治具22上的工件。其中,为了提高清洗的效率,所述转盘23的外沿沿其周向向外伸出设置有若干安装工位24,所述夹持治具22安装在安装工位24上,当转盘23转动时,安装工位24穿行在抽吸工位21和清洗构件31工作端之间。在本申请中,抽吸工位21的设置其最主要是为了配合清洗构件31工作端形成清洗空间,同时抽吸工位21是具有抽吸功能的,与外部的抽吸系统连通,使得清洗构件31工作端下降后配合抽吸工位21将安装工位24上的夹持治具22一起封堵在清洗空间内,利用清洗头32所喷射的流体在清洗空间内形成紊乱的运动气流,进而振荡工件周围的空气,进而提高了污染物与工件的剥离速率,保证了清洗的质量和效率。在本申请中,抽吸工位21设置的高度要低于安装工位24的高度,这样不会影响整个转盘23的转动。在清洗构件31下降后,清洗构件31工作端能扣在抽吸工位21上,当然清洗构件31工作端有避让安装工位24的设计,下文结合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这里不累述。

当然,为了实现清洗效率或者是清洗位置的不同,我们可以相应地在所述清洗构件31设置有若干组,每组清洗构件31位于清洗头32外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防护罩314,每组清洗构件31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所述抽吸工位21。当然,清洗头32可以相应地进行改变,以便适应不同类型清洗。

参见图3,所述清洗构件31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升降架311、可转动安装在升降架311上的驱动轴312以及用于带动驱动轴312进行转动的驱动构件313,驱动构件313为电机即可。所述驱动轴312设置在抽吸工位21对应位置的上方,所述清洗头32连接在驱动轴312的下端,所述升降架311位于驱动轴312下部外套装有防护罩314,所述升降架311可带动驱动轴312连同防护罩314一并升降,且防护罩314可罩装在抽吸工位21上。其中,所述升降架311包括竖直设置在安装机台上的升降导柱3111、活动套装在升降导柱3111上的安装板3112,所述驱动轴312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112上,驱动构件313亦安装在安装板3112上,所述升降架311还设置有用于升降安装板3112的升降气缸3113,所述防护罩314安装在安装板3112的下侧上,且套装在驱动轴312下部上,所述清洗头32可在防护罩314内偏置转动。当然,为了结构的简单,我们可以将多组清洗构件31设置在同一个升降架311上,由同一个升降气缸3113进行驱动升降,这样便于控制,同时提高了整体的协调性。

前面所说的为了避让安装工位24,防护罩314在靠近转盘23的一侧设置有缺口,使得防护罩314下降扣装在抽吸工位21上时,能将整个安装工位24连同其上的工件一同被罩进行抽吸工位21与防护罩314所形成的清洗空间内。而在清洗完成后,升降架311升起,带动防护罩314与抽吸工位21分离,使得可以避让转盘23以及安装工位24,便于转盘23转动而不产生运动的干涉。

所述驱动轴312为中空轴,所述清洗头32包括一端与驱动轴312下端连通的横杆321、与横杆321另一端连通的竖杆322以及设置在竖杆322上的喷孔323,所述竖杆322与驱动轴312是偏心设置的,驱动轴312可带动竖杆322围绕驱动轴312的转动中心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喷孔323是设置在竖杆322靠近工件的内侧,使得竖杆322偏置围绕工件进行转动的时候,喷孔323始终对着工件,这样可以有效进行清洗工件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轴312为中空轴,因此横杆321和竖杆322亦是中空的,进行内部走气这样省去了外部布管路的麻烦。当然为了便于控制整个驱动轴312的转动,驱动轴312可以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3112上,其上设置有同步转动的转动轮,转动轮与驱动构件313进行同步转动。为了检测其转动的可靠性,可以在安装板3112上可以设置检测转动角度的传感器,可以是原点传感器,这样只需确定转动的圈数即可进行检测。

为了进行针对性的清洗,在本申请中,由于设置有多组清洗构件31,每组清洗构件31中喷孔323的形状具有不同的类型,其中可以是沿竖杆32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竖孔,这样的喷孔323喷射出来的清洗气体可以有效进行全方面覆盖整个继电器的侧面;还可以设置成单一孔,使得清洗气体集成一点进行喷射,可以有效针对继电器外表面单一点进行针对性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率。

参见图1至图2,所述上下料组包括上料装置4和下料装置5,所述上料装置4和下料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1位于转盘23的外侧上,所述上料装置4设置在清洗组3进料的一侧,所述下料装置5设置在转盘23在清洗组3出料的一侧。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4包括直振送料轨41、设置在直振送料轨41输出端的定位座42以及上料机械手43,所述上料机械手43可将定位座42上的工件搬运至夹持治具22上;所述定位座42的两侧设置有便于上料机械手43夹持工件的夹持位44,任一夹持位44上均设置有用于感应工件位置的位置感应器45;所述上料机械手43包括架设在定位座42与夹持治具22之间的上料直线模组431、安装在上料直线模组431之间的上料升降模组432、设置在上料升降模组432输出端上的升降座433以及设置在升降座433上的上料夹持手434。直振送料轨41上设置有对继电器进行限位的结构,定位座42上在继电器运动方向上,设置有阻挡继电器运行的挡板。

所述下料装置5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下料架51、下料直线模组52以及安装在下料直线模组52上的下料夹持手53,所述下料直线模组52可升降地设置在下料架51上,下料直线模组52架设在夹持治具22与外部接收位之间。其中,下料装置5的整体结构类似于上料装置4,只是少了定位座42的结构。因此,为了减少生产的成本,上料装置4和下料装置5的大部分结构是可以相对替换通用的,减少了维修的成本。

此外,所述机架1上位于转盘23的一侧设置用于清洗夹持治具22的清洗位6,所述清洗位6设置在下料装置5出来的一侧。其中,清洗位6上设置有清洗筒61,在清洗筒61靠近转盘2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62,其中转盘23可以带动安装工位24从开口62中穿过。为了提高清洗的效率,在清洗筒61的上部连通外部的空压设备,下部连通外部的抽吸系统,使得安装工位24在穿行于清洗筒61时,外部的空压设备会配合抽吸系统快速清洗夹持治具22,简单方便。

本清洗机利用上下料组进行工件的上下料,提高了上料的准确性以及上料的效率;然后利用输送组2进行输送或者接收工件,提高了上下料的速度和便捷性,保证人工上料容易损伤工件引脚的麻烦;此外,利用清洗构件31配合输送组2形成清洗空间,再利用偏置转动的清洗头32围绕工件进行清洗工件,提高了清洗工件的质量。在本清洗机的清洗空间中,具有抽吸功能,配合清洗头32的运动方式,提高了清洗的质量。本清洗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清洗质量好。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