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7258发布日期:2019-08-13 21:1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属于玻纤材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抗冲击、耐腐蚀、成型性好、加工周期短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LFT-D是用来生产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线直接生产制品的工艺技术,它的工艺过程为:通过一阶螺杆机熔融PP基料与来自由玻纤滚切装置切断的玻璃纤维在二阶螺杆机按比例进行均匀混配并在二阶摸头挤出形成模压坯料,经过定量切断及保温输送后,由机械手将坯料放入模压机模压成型。

在该过程中,玻纤滚切装置切断玻璃纤维后,需通过玻纤下料斗将切断玻纤喂入二阶螺杆机,玻璃纤维的下料情况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LFT-D生产线的质量及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因此,玻纤下料是LFT-D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玻纤下料是否顺利又跟玻纤下料斗的设计是否合理息息相关。

参见专利公告号为CN2059691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摆动玻纤切断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动玻纤切断装置包括刀辊、胶辊、动力机构、玻纤下料斗、螺杆切断机构、摆动机构;刀辊与胶辊相对设置,动力机构与刀辊或胶辊传动连接,刀辊与胶辊之间设有容纤维通过并切断纤维的间隙;玻纤下料斗设置在刀辊与胶辊之间的间隙下方;摆动机构设置在玻纤下料斗的上方,摆动机构上设有用于穿过并带动玻纤束运动的玻纤限位结构,摆动机构用于驱动玻纤限位结构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机构使玻纤束贴着内壁左右摆动,将刚落在玻纤下料斗内壁上的短纤维及时扫下,进一步提高LFT-D制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加入摆动玻纤的数量很少,既不会影响玻纤的含量,又能清除堵纤,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但是,原有玻纤下料斗1没有采用阻隔飞纤及清理飞纤的措施,这样,原有的玻纤下料斗1因玻璃纤维在切断后产生的飞纤会在螺杆机产生的热气流的带动下,向上方飘出玻纤切断装置4,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细小的飞纤散落飘出玻纤下料斗1,散落在车间各处,同时会有大量的飞纤因静电现象粘附在玻纤上料管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粘附在玻纤上料管上的玻纤7在自重的作用下,会导致间歇性的成团玻纤掉入玻纤下料斗1,影响制品中已切断的玻纤8的含量,导致制品不合格;若长时间没有清理,可能会导致大团的粘附在玻纤上料管上的玻纤7往下掉落,从而堵住玻纤下料斗1,后续的已切断的玻纤8无法通过玻纤下料斗1进入二阶螺杆机,造成保温线粘PP、机械手无法抓起坯料等各种连锁问题,最终导致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该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防尘罩,能够使减少飞纤的散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包括盖合于玻纤下料斗上方的隔离防尘罩;所述隔离防尘罩顶部开设有与玻纤输送管的出口相对的用于进料的玻纤输送避让槽;所述隔离防尘罩侧壁开设有用于避让玻纤切断装置的转轴的端面轴避让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玻纤下料斗内部的摆动锤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纤下料斗外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锤在所述玻纤下料斗内部往复运动;一固定板一端与所述摆动锤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隔离防尘罩靠近所述摆动装置的一端开设有摆动装置避让槽;所述固定板穿出所述摆动装置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缸。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为无杆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锤为橡胶摆动锤。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装置还包括一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末端紧贴所述玻纤切断装置外表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装置还包括一用于传导静电的防静电接地线;所述防静电接地线一端所述毛刷固定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尘罩大大降低了切断的细小的飞纤外泄。

2、本实用新型的成本较低,仅需增加一个缸以及简单加工件、钣金件若干,即可实现防堵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玻纤下料斗内的摆动机构,加速细小的飞纤排出玻纤下料斗,减少其在下料斗中的积压,进而进一步减少飞纤的外泄。

4、本实用新型装置改进耗用时间短,可直接在原有主体设备上加装改进装置,装配容易,能够解决目前装置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取得显著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玻纤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玻纤下料斗;2、隔离防尘罩;21、玻纤输送避让槽;22、端面轴避让槽;23、摆动装置避让槽;3、玻纤输送管;4、玻纤切断装置;5、摆动装置;51、摆动锤;52、固定板;53、固定座;54、气缸;55、毛刷;56、防静电接地线;6、机架;7、粘附在不锈钢管上的玻纤;8、已切断的玻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4,一种玻纤下料斗防止堵塞装置,包括盖合于玻纤下料斗1上方的隔离防尘罩2;所述隔离防尘罩2顶部开设有与玻纤输送管3的出口相对的用于进料的玻纤输送避让槽21;所述隔离防尘罩2侧壁开设有用于避让玻纤切断装置4的转轴的端面轴避让槽22。

特别的,在原有的玻纤下料斗1基础上,增加一个隔离防尘罩2,采用钣金件折弯以及焊接加工,将隔离防尘罩2直接套设在玻纤下料斗1上,安装简便,功能实用,能够基本解决细碎玻纤从玻纤下料斗1往上方飘的隐患,这样,就不会在玻纤上料管上形成成团的玻纤,也就不会有成团的玻纤也不会往下掉落,解决了玻纤输送不锈钢管上粘附玻纤的问题。

特别的,虽然隔离防尘罩2上开设有玻纤输送避让槽21以及端面轴避让槽22,从而无法做到完全阻隔玻纤的飘出,仍然会有少量玻纤的散落。但是,相对于原来大量掉落的玻纤,这少量散落的玻纤实际上对车间的整体环境影响已经不大了。

进一步的,还包括摆动装置5;所述摆动装置5包括设置于玻纤下料斗1内部的摆动锤51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纤下料斗1外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锤51在所述玻纤下料斗1内部往复运动;一固定板52一端与所述摆动锤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隔离防尘罩2靠近所述摆动装置5的一端开设有摆动装置避让槽23;所述固定板52穿出所述摆动装置避让槽23。

特别的,驱动机构52驱动摆动锤51在玻纤下料斗1内部往复运动,使摆动锤51不断敲击玻纤下料斗1的内壁面,抖落粘附在玻纤下料斗1四周以及隔离防尘罩2上的玻纤或者玻纤团,以防止玻纤下料斗1内部堆积玻纤,使玻纤下料过程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固定座53上,所述固定座53固定于机架6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54、液压缸或者电缸。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54为无杆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锤51为橡胶摆动锤。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装置5还包括一毛刷55;所述毛刷55的刷毛末端紧贴所述玻纤切断装置4外表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装置5还包括一用于传导静电的防静电接地线56;所述防静电接地线56一端所述毛刷55固定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