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边纱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569发布日期:2019-10-15 20:2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边纱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边纱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JPH06322646A,公开日1994年11月22日的日本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织机的废边纱卷绕装置,该装置包括卷轴,废边纱缠绕在卷轴上,在废边纱运动方向的上游,设置有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具有引导孔,引导孔来回移动以允许废边纱沿着卷轴的整个表面卷绕,在引导装置的上游设置有包括牵引鼓和夹紧鼓的牵引装置。该专利公开的废边纱卷绕装置不便于移除缠绕在卷轴上的废边纱,且张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废边纱卷绕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方便后续移除缠绕在卷轴上的废边纱,且该装置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灵活多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边纱卷绕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废边纱的卷轴,所述卷轴为分体结构,所述卷轴至少包括与上游皮带连接的第一卷轴部分和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连接的第二卷轴部分,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在相对的端面处设置有互补的连接元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端面处的第一连接凸起、第一连接凹槽,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端面处配合的第二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的数量和分布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卷轴的尺寸和材料进行确定,如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端面处各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接凸起与三个所述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围绕所述卷轴的轴线呈圆周间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中至少一个为圆锥形状,且自两部分相对端向另一端直径增大。如: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均为圆锥形状,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组成的卷轴具有双锥形状,所述第一卷轴部分的圆锥长度、开口角度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的圆锥长度、开口角度在公差范围内是相同的;或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形状不同,但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彼此接触的端面处直径在公差范围内是相同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中至少一个末端设置有端盘,所述端盘位于远离另一个卷轴部分的端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缠绕的废边纱的设定量适当地选择端盘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卷轴部分在远离所述第二卷轴部分的一端处设有端盘,所述端盘外表面设置有驱动接收元件,所述驱动接收元件如用于皮带的皮带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在没有工具条件下可进行重复拆卸与连接,不造成破坏,所述第二卷轴部分通过具有锁定元件的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连接,所述固定杆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内具有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元件相配合的反锁定元件,当所述第二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连接时,所述固定杆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卷轴部分,所述锁定元件与所述反锁定元件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的第一旋转位置连接;当所述第二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分离时,所述锁定元件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的第二旋转位置从所述反锁定元件脱离,释放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其中,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其在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内具有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卷轴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可进行旋转,用于将所述第二卷轴部分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拆下或重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并延伸至第二卷轴外侧,在该延伸段上设置有旋转操作臂,所述固定杆在所述第二卷轴部分内具有旋转的自由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卷轴部分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壳体表面设置有纵向肋,借助所述纵向肋,减小所述卷轴与废边纱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废边纱的移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轴的上游沿所述废边纱运动方向设置有牵引装置和引导装置,废边纱从所述牵引装置经所述引导装置延伸至所述卷轴上,引导装置如引导眼,所述引导眼来回移动以允许沿着卷轴的整个表面缠绕废边纱,引导眼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驱动,如驱动链。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具有恒定直径的牵引鼓,所述牵引装置通过皮带驱动器与所述卷轴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处的皮带轮与所述牵引装置间及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卷轴间设置有滑动离合器,用于设定缠绕在所述卷轴上的废边纱所需的张力。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卷轴为分体结构,卷轴至少包括与上游皮带连接的第一卷轴部分和与第一卷轴部分连接的第二卷轴部分,第一卷轴部分与第二卷轴部分在相对的端面处设置有互补的连接元件,卷轴为分体结构,第一卷轴部分与第二卷轴部分可分离,便于移除缠绕在卷轴上的废边纱。

2.连接元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卷轴部分端面处的第一连接凸起、第一连接凹槽,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二卷轴部分端面处配合的第二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凸起,该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使得在没有工具条件下第一卷轴部分与第二卷轴部分可进行重复拆卸与连接,不会造成第一卷轴部分与第二卷轴部分被破坏。

3.第一卷轴部分与第二卷轴部分中至少一个末端设置有端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缠绕的废边纱的设定量适当地选择端盘的直径,确保废边纱可以牢固地缠绕在卷轴上,不同直径大小的端盘适应不同的需求,灵活多变。

4.第二卷轴部分通过具有锁定元件的固定杆与第一卷轴部分连接,同时在第一卷轴部分上设置有与锁定元件相配合的反锁定元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稳定性。

5.第一卷轴部分与第二卷轴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壳体表面设置有纵向肋,通过设置纵向肋减小卷轴与废边纱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后续废边纱的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边纱卷绕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废边纱卷绕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卷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部分卷轴与第二部分卷轴分离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部分卷轴与第二部分卷轴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卷轴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引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引导装置爆炸图。

其中:1、废边纱卷绕装置;2、卷轴;3、牵引装置;4、引导装置;5、驱动轴;6、牵引鼓;7、肋条;8、导辊;9、导向孔;10、入口侧引导孔眼;11、出口侧引导孔眼;12、框架;13、双向箭头;14、驱动链;15、皮带轮;16、第二皮带;17、皮带驱动器;18、第一皮带轮;19、皮带;20、第二皮带轮;21、滑动离合器;22、中心孔;23、接触表面;24、检测器;25、第一卷轴部分;26、第二卷轴部分;27、第一连接凸起;28、第一连接凹槽;29、第二连接凹槽;30、第二连接凸起;31、纵向肋;32、端盘;33、螺钉;34、开口;35、固定杆;36、锁定元件;37、反锁定元件;38、抵制元件;39、旋转操作臂;40、弹簧;41、导向杆;42、滑架;43、链轮;44、齿轮;45、连接块;46、连接销;47、固定销;48、固定元件;49、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8所示,一种废边纱卷绕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废边纱的卷轴2,所述卷轴2的上游沿所述废边纱运动方向设置有牵引装置3和引导装置4,废边纱从所述牵引装置3经所述引导装置4延伸至所述卷轴2上,废边纱卷绕装置1安装在织机的框架上。

参见图1~2所示,所述牵引装置3由驱动轴5驱动,与织机同步,驱动轴5通过织机的主轴旋转,也可通过设置单独的驱动马达驱动。所述牵引装置3包括圆柱形牵引鼓6,所述牵引鼓6壳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肋条7,所述壳体外表面在其纵向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外径,废边纱通过导辊8送至所述牵引鼓6,并通过导向孔9从所述牵引鼓6导向所述引导装置4,经所述引导装置4延伸至所述卷轴2上。

参见图7~8所示,所述引导装置4包括入口侧引导孔眼10和出口侧引导孔眼11,所述入口侧引导孔眼10设置于所述引导装置4的框架12上,所述出口侧引导孔眼11安装在滑架42上,沿所述引导装置4的导向杆41上具有来回移动的自由度,如图1中所示的双向箭头13方向,通过所述出口侧引导孔眼11的来回移动使废边纱缠绕在所述卷轴2的整个表面。为使所述出口侧引导孔眼11由所述驱动轴5驱动来回移动,所述滑架42与驱动链14连接,所述驱动链14环绕在链轮43与齿轮44上,由链轮43驱动,所述链轮43安装于皮带轮15上,与所述皮带轮15共同旋转,所述皮带轮15由第二皮带16驱动,所述第二皮带16环绕在所述驱动轴5上,所述齿轮44和链轮43的组件和皮带轮15可旋转地安装到框架12上。

参见图8所示,所述滑架42通过连接块45与所述驱动链14相连,所述连接块45具有平行于所述链轮43与所述齿轮44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连接销46,所述连接销46设置在与所述链轮43和所述齿轮44的旋转轴线共同的平面中。所述导向杆41具有两根,经固定元件48固定于所述框架12上。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卷轴2通过皮带驱动器17驱动连接到所述牵引装置3,所述皮带驱动器17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轴5上的第一皮带轮18、皮带19和安装在所述卷轴2上的第二皮带轮20,所述第二皮带轮20用作驱动接收元件。在使用中,来自织物的废边纱缠绕在所述牵引鼓6的壳体外表面,所述卷轴2对废边纱施加拉力,使废边纱被拉紧。在所述第一皮带轮18与所述牵引装置3间及所述第一皮带轮18与所述卷轴2间设置有滑动离合器21,用于设定缠绕在所述卷轴2上的废边纱所需的张力。所述第二皮带轮20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端盘32的外表面经所述滑动离合器21安装于所述卷轴2上。

参见图2所示,在所述卷轴2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卷轴2上废边纱是否满卷的检测器24,当设定量的废边纱缠绕在所述卷轴2上时,检测器24相当于接近传感器。

参见图3~6所示,所述卷轴2为分体结构,所述卷轴2至少包括与上游皮带19连接的第一卷轴部分25和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连接的第二卷轴部分26,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在相对的端面49处设置有互补的连接元件,所述卷轴2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可分离,便于移除缠绕在所述卷轴2上的废边纱,同时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非破坏性的进行重复拆卸与连接。

参见图4~5所示,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端面49处的第一连接凸起27、第一连接凹槽28,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端面49处配合的第二连接凹槽29、第二连接凸起30,通过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的连接,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内设置有中心孔22,所述中心孔22内设置有固定杆35,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设置于所述中心孔22周围,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相对端为接触表面23,所述接触表面23设置于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外围。

参见图5~6所示,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端面49处设置有三个第一连接凸起27与三个第一连接凹槽28,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端面49处设置有三个第二连接凹槽29与三个第二连接凸起30,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7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29啮合,所述第一连接凹槽28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30啮合,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7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29及所述第一连接凹槽28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30啮合形式相同,使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可以以三个不同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7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29及所述第一连接凹槽28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30至少部分在设计上不同,使得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仅能够以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7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30可为锥形插入件。

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壳体表面设置有纵向肋31,当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壳体表面均设置有纵向肋31,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连接时,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表面纵向肋31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表面纵向肋31对齐设置。

参见图3~6所示,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中至少一个为圆锥形状,且自两部分相对端向另一端直径增大,当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分离后,圆锥形状有利于将废边纱从所述卷轴2上移除。

参见图3~6所示,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中至少一个末端设置有端盘32,所述端盘32设置于远离相应的另一个卷轴部分,所述端盘32通过螺钉33固定于所述卷轴2芯体上,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上的端盘32设有开口3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缠绕的废边纱的设定量适当地选择端盘32的直径,确保废边纱可以牢固地缠绕在卷轴2上。在所述卷轴2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卷轴2上废边纱是否满卷的检测器24,当设定量的废边纱缠绕在所述卷轴2上时,检测器24相当于接近传感器。

参见图3~6所示,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通过具有锁定元件36的固定杆35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连接,所述锁定元件36为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5延伸端且垂直于所述固定杆35的销,所述固定杆35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内具有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元件36相配合的反锁定元件37,所述固定杆35穿入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将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连接,所述锁定元件36与所述反锁定元件37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的第一旋转位置进行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35穿入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的深度受所述固定杆35上的抵制元件38限制;经固定杆35旋转,所述锁定元件36与所述反锁定元件37在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的第二旋转位置分离,使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与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分离。

参见图3~6所示,所述固定杆35穿过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外侧,在该延伸段上设置有旋转操作臂39,所述旋转操作臂39通过固定销47固定,所述固定杆35在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内具有旋转的自由度。

参见图6所示,所述旋转操作臂39与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间设置有弹簧40,所述弹簧40使所述第二卷轴部分26朝向所述第一卷轴部分2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