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用潜水泵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574发布日期:2019-10-28 22:59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溉用潜水泵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溉用潜水泵支架。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农田灌溉中,在使用潜水泵时,往往需要一个支架作为支撑,同时也为了方便控制潜水泵上升与下降,而目前的潜水泵用支架往往只设置了控制潜水泵本身升降的机构,对于连接潜水泵与外界电路电线的收纳缺乏相应的结构,同时在支架上也缺乏对水带的防护措施,会对水的顺利流通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溉用潜水泵支架,具有便于控制水泵升降、方便电线收纳以及对于水带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溉用潜水泵支架,包括支撑架和用于支撑支撑架的撑杆,在支撑架上设置有牵引机构、固定板和电线收卷机构,在固定板上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驱动机构,所述牵引机构与右侧驱动机构啮合传动连接,在牵引机构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电线收卷机构与左侧驱动机构啮合传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缓冲架,所述电线收卷机构包括第三转轴和两个定位板,在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纳轮和第三齿轮,在第三转轴的左右两端均穿设第四轴承,每个第四轴承搭接在定位板上,两个定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纳轮包括两个收纳槽,在左侧收纳槽的内部收纳水井内部的电线,在右侧收纳槽的内部收纳水井外部的电线。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收纳轮、第一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收纳轮和第一齿轮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在第一转轴的左右两端均穿设有第一轴承,每个第一轴承均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齿轮与右侧驱动机构啮合传动连接,在第一收纳轮的内部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下端与潜水泵连接。

优选的,每个驱动机构均包括第二齿轮,在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相对的外侧均穿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在第二转轴相对的内端均穿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在第二转轴相对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二滑套和卡板,所述卡板通过第二滑套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卡板的下部卡接在第一齿轮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撑杆通过第一滑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架的形状为弯曲的弧形,且缓冲架与支撑架搭接。

优选的,在右侧收纳槽左右两侧的任意一侧设置有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线收卷机构的设置,在通过控制左侧驱动机构的把手旋转时,会依次带动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转轴和第二收纳轮旋转,进而可完成灌溉时电线收卷的工作,通过将第二收纳轮设置为两个收纳槽,可以对分别位于水井内部和水井外部的电线分开收纳,这对于潜水泵的使用以及电路的连接非常方便,线孔的设置,可将水井外部与电路连接的线头的一端插接在线孔里,可对线头起到固定作用,从而方便对地面以下电线的收纳。

2、本实用新型缓冲架的设置,并且通过将缓冲架设置为弯曲的弧形,在潜水泵工作,水带的内部充满水时,可对水带起到防护作用,并保证水带内水的顺利流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架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收纳轮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撑杆、3第一滑套、4牵引机构、41第一轴承座、42第一轴承、43第一转轴、44绳索、45第一收纳轮、46第一齿轮、5固定板、6驱动机构、61第二齿轮、62第二轴承、63第二轴承座、64把手、65第二转轴、66第三轴承、7缓冲架、8电线收卷机构、81第二收纳轮、82第三转轴、83第四轴承、84定位板、85第三齿轮、9潜水泵、10线孔、11卡接机构、111第二滑套、112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溉用潜水泵支架,包括支撑架1和用于支撑支撑架1的撑杆2,支撑架1和撑杆2通过第一滑套3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套3将支撑架1和撑杆2活动连接,可使得支撑的效果更好,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面情况,同时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在支撑架1上设置有牵引机构4、固定板5和电线收卷机构8,在固定板5上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驱动机构6,固定板5的设置,便于完成对驱动机构6的定位和固定,牵引机构4与右侧驱动机构6啮合传动连接。

具体的,牵引机构4包括第一收纳轮45、第一齿轮46和第一转轴43,第一收纳轮45和第一齿轮46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3上,在第一转轴43的左右两端均穿设有第一轴承42,每个第一轴承42均通过第一轴承座4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上,第一齿轮46与右侧驱动机构6啮合传动连接,在第一收纳轮45的内部缠绕有绳索44,绳索44的下端与潜水泵9连接。

牵引机构4的设置,在驱动机构6的带动下,可使第一齿轮46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3和第一收纳轮45旋转,可完成对绳索44的缠绕收纳或松开缠绕,并带动水泵升降。

在牵引机构4上设置有卡接机构11,卡接机构11包括第二滑套111和卡板112,卡板112通过第二滑套111与支撑架1活动连接,卡板112的下部卡接在第一齿轮46上。

卡接机构11的设置,通过第二滑套111和卡板112的相互配合,便于将卡板112卡接在第一齿轮46上,在将潜水泵9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时,可对其进行固定。

电线收卷机构8与左侧驱动机构6啮合传动连接。

具体的,每个驱动机构6均包括第二齿轮61,在第二齿轮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5,在第二转轴65相对的外侧均穿设有第二轴承62,第二轴承62通过第二轴承座6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上,在第二转轴65相对的内端均穿设有第三轴承66,第三轴承66固定连接在固定板5上,在第二转轴65相对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64。

驱动机构6的设置,分别控制两个把手64旋转,可依次带动第二转轴65和第二齿轮61旋转,并由于两个第二齿轮61分别与第一齿轮46和第三齿轮85的啮合传动连接,进而可分别带动牵引机构4和电线收卷机构8工作。

在支撑架1的下部设置有缓冲架7,具体的,缓冲架7的形状为弯曲的弧形,且缓冲架7与支撑架1搭接,缓冲架7的设置,并且通过将缓冲架7设置为弯曲的弧形,在潜水泵9工作,水带的内部充满水时,可对水带起到防护作用,并保证水带内水的顺利流通。

电线收卷机构8包括第三转轴82和两个定位板84,在第三转轴8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纳轮81和第三齿轮85,在第三转轴82的左右两端均穿设第四轴承83,每个第四轴承83搭接在定位板84上,两个定位板84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的两侧。

电线收卷机构8的设置,在通过控制左侧驱动机构6的把手64旋转时,会依次带动第二转轴65、第二齿轮61、第三齿轮85、第三转轴82和第二收纳轮81旋转,进而可完成灌溉时电线收卷的工作,定位板84和第四轴承83的相互配合,可使得第二收纳轮81对电线收纳时旋转的更加顺利。

具体的,第二收纳轮81包括两个收纳槽,在左侧收纳槽的内部收纳水井内部的电线,在右侧收纳槽的内部收纳水井外部的电线,通过将第二收纳轮81设置为两个收纳槽,可以对分别位于水井内部和水井外部的电线分开收纳,这对于潜水泵9的使用以及电路的连接非常方便。

具体的,在右侧收纳槽左右两侧的任意一侧设置有线孔10,线孔10的设置,可将水井外部与电路连接的线头的一端插接在线孔10里,可对线头起到固定作用,从而方便对地面以下电线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潜水泵9与绳索44连接,再将缠绕有连接在潜水泵9上电线的第二收纳轮81放置在支撑架1上,使第四轴承83与定位板84搭接,再控制卡板112与第一齿轮46脱离,此时分别通过控制右侧把手64和左侧把手64旋转,进而可通过第二齿轮61分别带动第一齿轮46和第三齿轮85旋转,此时第一收纳轮45和第二收纳轮81可分别逐步松开对绳索44和电线的缠绕,直至将潜水泵9送至水井内的合适区域,并将卡板112卡接在第一齿轮46上,同时通过简单的连接绳将左侧驱动装置的把手64与支撑架1连接起来,即完成了对潜水泵9的定位固定工作,再将与地面电路相连一端电线的线头从线孔10的内部取出,松开在第二收纳轮81上的缠绕并连接好电路,在水带铺设完毕后即可进行灌溉,在灌溉完毕后,先对地面上的电路取消连接,将地面上的电线缠绕至第二收纳轮81的一个收纳槽内,并将线头插入到线孔10内,在将卡板112与第一齿轮46脱离以及对左侧驱动装置把手64解除连接后,分别通过控制右侧把手64和左侧把手64反方向旋转,可通过第二齿轮61分别带动第一齿轮46和第三齿轮85旋转,此时第一收纳轮45和第二收纳轮81可分别逐步对绳索44和电线进行缠绕,直至将潜水泵9向上提升至地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