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及导轨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2833发布日期:2020-09-23 01:5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及导轨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对设置于井道的状态下的导轨实施加工的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及导轨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梯中,使用设置于车间的专用的加工设备,高效且高精度地加工制造多根导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在以往的电梯导轨的磨削装置中,在轿厢上部设置有框体。在框体设置有磨削导轨的研磨机。此外,在框体的研磨机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多个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而且,在以往的导轨清洁装置中,与导轨接触的多个板状的清洁体安装于清洁体安装部件。在清洁体安装部件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多个驱动辊。这些驱动辊分别经由减速机构与马达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5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23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2-159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电梯的更新施工中,存在将原有的轿厢更换为新设的轿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搭载于原有的轿厢的原有的紧急停止装置也被更换为新设的紧急停止装置。此外,原有的导轨的引导面因与搭载于原有的轿厢的引导装置之间的长期接触而磨损,存在相对于紧急停止装置的摩擦系数减小的情况。因此,在将原有的轿厢更换为新设的轿厢的情况下,原有的导轨也被更换为新设的导轨。

但是,在该情况下,原有的导轨的拆除、新设的导轨的设置、新设的导轨的定位等要花许多工夫,工期变长。此外,成本也提高。

相对于此,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导轨的加工设备只是用于制造新导轨的装置,其设置于车间。因此若欲对原有的导轨实施加工,则必须从井道拆下导轨,搬运到车间实施加工,进而搬入井道,再次安装。因此,结果工期变长。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磨削装置中,研磨机借助框体固定于轿厢。因此,能够进行去除导轨接缝的阶差的加工等局部加工。但是,若欲一边使轿厢行驶一边遍及整个导轨连续地实施加工,则会受到轿厢振动的影响,不能均匀地加工。

另外,专利文献3的清洁装置仅仅利用清洁体来清洁导轨的表面,无法对导轨的制动面实施加工。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及导轨加工方法,其能够在导轨设置于井道的情况下对导轨的制动面实施连续且稳定的加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对导轨在导轨被设置于井道内的状态下实施加工,导轨具有在升降体紧急停止时与紧急停止装置接触的制动面,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具备:绞车,其安装于升降体,伴随着升降体的升降而在井道内升降;悬吊部件,其被绞车卷绕;以及加工装置主体,其借助悬吊部件从绞车悬吊,且具有对制动面实施加工的加工工具。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对导轨在导轨被设置于井道内的状态下实施加工,导轨具有在升降体紧急停止时与紧急停止装置接触的制动面,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具备:框体,其能够沿着导轨移动;以及加工装置主体,其借助具有挠性的连接部件悬吊于框体,且具有对制动面实施加工的加工工具。

本发明的电梯的导轨加工方法对导轨在导轨被设置于井道内的状态下实施加工,导轨具有在升降体紧急停止时与紧急停止装置接触的制动面,电梯的导轨加工方法包括:悬吊工序,在升降体安装绞车,借助设置于绞车的悬吊部件将加工装置主体悬吊在井道内,加工装置主体具有对制动面实施加工的加工工具;以及加工工序,一边利用加工工具对制动面实施加工,一边利用绞车使加工装置主体沿着导轨移动,在加工工序中,交替地实施以下工序:使升降体移动比悬吊部件的长度短的距离;以及利用绞车使加工装置主体沿着导轨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的导轨加工方法对导轨在导轨被设置于井道内的状态下实施加工,导轨具有在升降体紧急停止时与紧急停止装置接触的制动面,电梯的导轨加工方法包括:悬吊工序,在井道内配置框体,并且借助具有挠性的连接部件将加工装置主体悬吊于框体,加工装置主体具有对制动面实施加工的加工工具;以及加工工序,一边利用加工工具对制动面实施加工,一边使框体沿着导轨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导轨加工装置及导轨加工方法,能够在导轨设置于井道的情况下,对导轨的制动面实施连续且稳定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轿厢导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加工装置主体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与图3及图4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与图3~5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将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设置于轿厢导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将图4的加工装置主体设置于轿厢导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将图5的加工装置主体设置于轿厢导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图7的加工工具与轿厢导轨的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导轨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1的步骤s5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1的步骤s6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1的步骤s8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16是示出图15的框体的主视图。

图17是示出从图15的状态起使框体保持停止而使轿厢上升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图15的第二加工装置主体安装于轿厢导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0是示出图19的框体的主视图。

图21是示出放大了图20的框体的宽度尺寸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2是示出将实施方式3的导轨加工装置应用于轿厢导轨的间隔与图19不同的电梯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在图1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各轿厢导轨2通过将多根导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接合而构成。此外,各轿厢导轨2借助多个导轨托架9而相对于井道壁固定。

作为升降体的轿厢3配置在一对轿厢导轨2之间。此外,轿厢3沿着轿厢导轨2在井道1内升降。

在轿厢3的上部连接有悬挂体4的第一端部。作为悬挂体4,使用多根绳索或者多根带。在悬挂体4的第二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对重。轿厢3和对重通过悬挂体4悬吊于井道1内。

悬挂体4的中间部卷挂于未图示的曳引机的驱动绳轮。轿厢3及对重通过使驱动绳轮旋转而在井道1内升降。在井道1内设置有未图示的一对对重导轨。对重沿着对重导轨在井道1内升降。

在轿厢3的下部搭载有紧急停止装置5。紧急停止装置5通过把持一对轿厢导轨2,使轿厢3紧急停止。

在轿厢3的上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和轿厢3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与轿厢导轨2接触的轿厢引导装置6。作为各轿厢引导装置6,使用滑动导靴或辊引导装置。

在轿厢3的下部设置有绞车10。绞车10伴随着轿厢3的升降而在井道1内升降。加工装置主体7借助悬吊部件8从绞车10被悬吊。

悬吊部件8是被绞车10卷绕的部件。绞车10通过卷绕悬吊部件8而使加工装置主体7相对于轿厢3上升。此外,绞车10通过送出悬吊部件8而使加工装置主体7相对于轿厢3下降。

加工装置主体7对轿厢导轨2实施加工。在图1中,仅以盒子表示加工装置主体7,详细的结构在后面叙述。作为悬吊部件8,使用具有挠性的部件,例如绳索、线缆或带。

导轨加工装置100具有绞车10、悬吊部件8以及加工装置主体7。此外,导轨加工装置100是在对设置于井道1的状态下的轿厢导轨2实施加工时使用的装置,在通常运转时被拆除。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轿厢导轨2的剖视图。轿厢导轨2具有托架固定部2a和引导部2b。托架固定部2a是固定于导轨托架9的部分。引导部2b从托架固定部2a的宽度方向中央向轿厢3侧呈直角地突出,引导轿厢3的升降。此外,引导部2b在轿厢3的紧急停止时由紧急停止装置5把持。

而且,引导部2b具有末端面2d和彼此对置的一对制动面2c。末端面2d是引导部2b的与托架固定部2a相反的一侧、即轿厢3侧的端面。一对制动面2c及末端面2d在通常运转时作为与轿厢引导装置6接触的引导面发挥功能。此外,一对制动面2c是在轿厢3紧急停止时与紧急停止装置5接触的面。

图3是示出图1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立体图。图5是从与图3及图4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立体图。图6是从与图3~5不同的角度观察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立体图。

加工装置主体7具有框架11、连接件12、加工工具13、驱动装置14、第一导辊15、第二导辊16、第一压辊17、第二压辊18、第一末端面辊19以及第二末端面辊20。

框架11具有框架主体21和框架分割体22。连接件12、加工工具13、驱动装置14、第一导辊15、第二导辊16、第一末端面辊19以及第二末端面辊20设置于框架主体21。

第一压辊17和第二压辊18设置于框架分割体22。

连接件12设置于框架主体21的上端部。在连接件12连接有悬吊部件8。

驱动装置14配置在框架主体21的与加工工具13相反的一侧。此外,驱动装置14使加工工具13旋转。作为驱动装置14,例如使用电动马达。

加工工具13对制动面2c实施加工。作为加工工具13,例如使用圆筒状的平形砂轮。在平形砂轮的外周面设置有大量的磨粒。此外,作为加工工具13,也可以使用切削工具等。在使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接触的状态下使加工工具13旋转,由此能够削去制动面2c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即一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由此,例如能够使制动面2c的表面粗糙度变大,使制动面2c相对于紧急停止装置5的摩擦系数为更恰当的值。

在框架主体21设置有未图示的罩。在利用加工工具13加工制动面2c时,会产生加工屑。罩防止加工屑向加工装置主体7的周围散开。

第一导辊15和第二导辊16与加工工具13并列地设置于框架主体21。在通过悬吊部件8悬吊框架11的状态下,第一导辊15配置在加工工具13的上方,第二导辊16配置在加工工具13的下方。加工工具13配置在第一导辊15与第二导辊16的中间。

第一导辊15和第二导辊16与加工工具13一起接触制动面2c,由此使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平行地接触。即,在加工工具13的整个宽度方向上,使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均等地接触。

作为导辊15、16的与制动面2c接触的接触部的两条线段、和作为加工工具13的与制动面2c接触的接触部的一条线段被设定成能够存在于一个平面内。

第一压辊17在与第一导辊15之间夹持引导部2b。第二压辊18在与第二导辊16之间夹持引导部2b。即,当加工工具13、第一导辊15及第二导辊16与加工侧的制动面2c接触时,第一压辊17及第二压辊18与相反侧的制动面2c接触。

加工工具13与辊15、16、17、18的旋转轴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

第一末端面辊19设置于框架主体21的上端部。第二末端面辊20设置于框架主体21的下端部。即,第一与第二末端面辊19、20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框架分割体22能够在夹持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相对于框架主体21呈直线地移动,夹持位置是在导辊15、16与压辊17、18之间夹持引导部2b的位置,释放位置是与夹持位置相比压辊17、18远离导辊15、16的位置。

在框架主体21设置有引导框架分割体22相对于框架主体21的移动的一对棒状的框架引导件23。框架引导件23贯通框架分割体22。

在框架主体21的上下端部设置有一对杆固定部24。在框架分割体22设置有与杆固定部24对置的一对对置部25。在各杆固定部24固定有框架弹簧杆26。各框架弹簧杆26贯通对置部25。

在框架弹簧杆26安装有框架弹簧座27。在框架弹簧座27与对置部25之间分别设置有框架弹簧28。各框架弹簧28产生使框架分割体22向夹持位置移动的力。

框架弹簧28对压辊17、18的加压力被设定成以下大小:超过加工装置主体7因加工装置主体7的重心位置的偏心而欲倾斜的力,能够维持导辊15、16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的平行。

此外,框架弹簧28对压辊17、18的加压力被设定成以下大小:即使在一边使加工工具13旋转,一边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时,也能够维持导辊15、16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的平行。

在框架主体21与框架分割体22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释放位置保持机构。释放位置保持机构克服框架弹簧28的弹簧力,将框架分割体22保持于释放位置。

加工工具13及驱动装置14能够在加工位置与隔离位置之间相对于框架主体21直线移动。加工位置是在导辊15、16与制动面2c接触的状态下,加工工具13与制动面2c接触的位置。隔离位置是在导辊15、16与制动面2c接触的状态下加工工具13与制动面2c分离的位置。

如上所述,压辊17、18能够沿相对于制动面2c垂直的方向移动。此外,加工工具13及驱动装置14也能够沿相对于制动面2c垂直的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14安装于平板状的可动支承部件29。在框架主体21固定有一对棒状的驱动装置引导件30。可动支承部件29能够沿着驱动装置引导件30滑动。由此,加工工具13及驱动装置14能够相对于框架主体21呈直线地移动。

在可动支承部件29与框架主体21之间设置有加工工具弹簧31。加工工具弹簧31产生使加工工具13及驱动装置14向加工位置侧移动的力。加工工具弹簧31对加工工具13的加压力被设定成不发生颤动等不良情况的大小。

在框架主体21与可动支承部件29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隔离位置保持机构。隔离位置保持机构克服加工工具弹簧31的弹簧力,将加工工具13及驱动装置14保持于隔离位置。

另外,图7是示出将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7设置于轿厢导轨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将图4的加工装置主体7设置于轿厢导轨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将图5的加工装置主体7设置于轿厢导轨2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图7的加工工具13与轿厢导轨2的接触状态的剖视图。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的宽度尺寸比制动面2c的宽度尺寸大。由此,加工工具13与制动面2c的宽度方向的整体接触。

接着,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导轨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在通过加工装置主体7对轿厢导轨2实施加工的情况下,首先将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及电源搬入轿厢3(步骤s1)。控制装置是控制加工装置主体7和绞车10的装置。此外,将导轨加工装置100搬入井道1的底坑(步骤s2)。

接着,使轿厢3移动到井道1的下部,实施悬吊工序。即,将导轨加工装置100与轿厢3连接(步骤s3)。具体而言,将绞车10安装在轿厢3的下部,借助悬吊部件8从绞车10悬吊加工装置主体7。此外,将导轨加工装置100与控制装置及电源连接(步骤s4)。然后,将加工装置主体7设置于轿厢导轨2(步骤s5~s6)。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加工工具13被保持于隔离位置、且框架分割体22被保持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使导辊15、16与一个制动面2c接触(步骤s5)。此外,使末端面辊19、20与末端面2d接触。

之后,如图13所示,使框架分割体22移动到夹持位置(步骤s6),在导辊15、16与压辊17、18之间夹持引导部2b。

这样将加工装置主体7设置在轿厢导轨2后,实施加工工序。在加工工序中,使加工装置主体7保持停止,而使轿厢3上升比悬吊部件8的长度短的距离(步骤s7)。即,一边通过绞车10将悬吊部件8送出,一边使轿厢3上升。之后,使加工工具13旋转(步骤s8)。

然后,如图14所示,使加工工具13和驱动装置14移动到加工位置,通过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上升(步骤s9)。即,一边利用加工工具13对制动面2c实施加工,一边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此时,轿厢3停止。

之后,使加工工具13移动到隔离位置,使加工工具13的旋转停止(步骤s10)。然后,确认轿厢3是否到达最上层(步骤s11)。如果没有到达最上层,则返回步骤s7。即,在加工工序中,交替地实施使轿厢3移动比悬吊部件8的长度短的距离的工序和通过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的工序。

在轿厢3到达最上层的情况下,一边使轿厢3向最下层移动,一边进行加工量的测定(步骤s12)。在该例中,由于仅在轿厢3上升时对制动面2c实施加工,因此在轿厢3下降时,优选使加工工具13与制动面2c分离。加工量的测定例如通过测定引导部2b的厚度尺寸或测定制动面2c的表面粗糙度来进行。

若轿厢3到达最下层,则确认加工量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步骤s13)。在加工量不充分的情况下,在导辊15、16与压辊17、18之间夹持引导部2b,再次实施步骤s7~13。在加工量充分的情况下,加工结束。

在对相反侧的制动面2c实施加工的情况下,使用与图3左右对称的加工装置主体7,或者将图3的加工装置主体7上下倒置地悬吊即可。在后者的情况下,在框架主体21的下端部也增加连接件12即可。

通过对剩余的轿厢导轨2也实施上述的加工方法,能够对全部的制动面2c实施加工。此外,还能够利用2台以上的加工装置主体7同时对2面以上的制动面2c实施加工。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更新方法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保留原有的轿厢导轨2,将原有的轿厢3及原有的紧急停止装置5更换为新设的轿厢及新设的紧急停止装置。此外,实施方式1的更新方法包括导轨翻新工序及更换工序。

在导轨翻新工序中,实施以下加工:使用上述那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0,削去原有的轿厢导轨2的制动面2c的至少一部分。此时,在原有的轿厢3连接绞车10,将加工装置主体7借助悬吊部件8从绞车10悬吊。

之后,实施更换工序。在更换工序中,保留原有的轿厢导轨2,将原有的轿厢3及原有的紧急停止装置5更换为新设的轿厢及新设的紧急停止装置。

在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0和导轨加工方法中,加工装置主体7借助设置于绞车10的悬吊部件8悬吊在井道1内。由此,能够一边利用加工工具13对制动面2c实施加工,一边利用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

因此,能够在轿厢导轨2设置于井道1的情况下对制动面2c实施连续且稳定的加工。此外,能够在轿厢导轨2设置于井道1的情况下使轿厢导轨2相对于紧急停止装置5的摩擦系数更优化。

此外,通过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因此能够自由地设定加工时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移动速度。例如,通过用逆变器控制绞车10的马达的转速,能够自由地设定加工装置主体7的移动速度。并且,通过以加工品质最佳的移动速度进行加工,能够使加工后的制动面2c的状态稳定。

此外,在仅在加工装置主体7上升时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当使加工装置主体7下降时,使加工装置主体7尽可能快地下降,这样,整体的作业时间变短,作业性提高。在使用能够调整速度的绞车10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这样的作业性。

另一方面,也有这样的方法:从轿厢3悬吊加工装置主体7,一边通过轿厢3的移动使加工装置主体7移动一边对轿厢导轨2实施加工。但是,在该方法中,加工装置主体7的移动速度与轿厢3的移动速度相同,移动速度的设定存在限制。此外,为了提高轿厢3的移动速度的自由度,需要对控制轿厢3的移动的设备以及软件加以变更,需要花费很多工夫。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导轨加工装置100及导轨加工方法中,在轿厢3停止的状态下,使用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移动。因此,在制动面2c的加工中轿厢3不会振动,能够防止轿厢3的振动传递到加工装置主体7。由此,能够抑制加工不良情况的发生,从而稳定地对制动面2c实施加工。

此外,通过反复进行使轿厢3移动的工序和利用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移动的工序,即使在升降行程长的情况下,也能够遍及轿厢导轨2的大致全长地对制动面2c均等地实施加工。

此外,在加工装置主体7设置了导辊15、16,因此能够使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更可靠地与制动面2c平行地接触,能够不产生切削残留地对制动面2c均等地实施加工。

此外,由于在导辊15、16与压辊17、18之间夹持引导部2b,因此能够使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更稳定地与制动面2c平行地接触。此外,即使在制动面2c存在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的平行。

此外,在框架主体21设置有连接件12,因此能够在将悬吊部件8与连接件12连接而悬吊在井道1内的状态下,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

此外,在加工工具13的上方配置有第一导辊15,在加工工具13的下方配置有第二导辊16。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维持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的平行。由此,即使在存在轿厢导轨2的上下方向的倾斜、弯曲或起伏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加工工具13的外周面与制动面2c的平行。

此外,加工工具13配置在第一与第二导辊15、16的中间位置。因此,能够将加工工具13相对于框架主体21的移动方向设为与制动面2c垂直的方向。由此,能够使将加工工具13按压到制动面2c的力稳定。此外,不会产生加工不均匀、即削去量的不均匀,能够实施稳定的加工。

此外,框架11被分割为框架主体21和框架分割体22。此外,框架弹簧28产生使框架分割体22向夹持位置侧移动的力。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将引导部2b稳定地夹持在导辊15、16与压辊17、18之间。

此外,加工工具13以及驱动装置14能够在加工位置与隔离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加工工具弹簧31产生使加工工具13及驱动装置14向加工位置侧移动的力。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将加工工具13稳定地按压到制动面2c,实施稳定的加工。此外,通过使加工工具13移动到隔离位置,还能够不加工制动面2c而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

此外,在对制动面2c进行加工的工序中,还可以不使轿厢3在每一次加工中上升,而是反复对该位置进行加工,直到加工量充分为止。在该情况下,接着图11的步骤s7~s10之后,实施步骤s13,如果加工量不充分,则使轿厢3保持停止而使加工装置主体7下降,实施步骤s8~s10。然后,在加工量充分的情况下,实施步骤s11,如果是最上层,则加工结束。此外,如果不是最上层,则返回步骤s7。

但是,在该情况下,加工的开始点每次都是相同的位置,加工得比其他位置过深,容易发生引导部2b的厚度仅在开始点处较小的不良情况。此外,加工的结束点也成为相同的位置,容易发生同样的不良情况。

相对于此,如果是图11的加工方法,则能够按照每个加工次数,即每使轿厢3移动到最下层时,变更加工的开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例如,通过每次稍微改变轿厢导轨2的最下部的加工开始位置,能够变更加工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由此,能够将引导部2b的厚度加工得更均匀。

此外,在上述那样的电梯的更新方法中,在对原有的轿厢导轨2的制动面2c的至少一部分实施削去加工后,保留原有的轿厢导轨2,而将原有的轿厢3及原有的紧急停止装置5更换为新设的轿厢及新设的紧急停止装置。

因此,能够在轿厢导轨2设置于井道1的情况下,使原有的轿厢导轨2相对于新设的紧急停止装置的摩擦系数更优化。由此,不更换原有的轿厢导轨2,就能够实现电梯的更新,能够大幅缩短工期,并且还能够大幅削减施工花费的费用。

此外,在导轨翻新工序中,加工装置主体7借助悬吊部件8与绞车10连接,悬吊在井道1内。然后,一边使加工工具13旋转,一边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因此,能够遍及轿厢导轨2的大致全长地稳定地对制动面2c实施加工。

此外,在设置了原有的轿厢3的状态下,利用绞车10使加工装置主体7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加工时产生的加工屑等附着于新设的轿厢以及新设的紧急停止装置5。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在图15中,实施形态2的导轨加工装置101具有绞车10、悬吊部件8、框体40、第一连接部件41a、第二连接部件41b、第一加工装置主体7a以及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b。

框体40借助悬吊部件8从绞车10被悬吊。此外,框体40能够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

第一加工装置主体7a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结构相同。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b的结构也与实施方式1的加工装置主体7的结构相同。

第一加工装置主体7a借助第一连接部件41a悬吊于框体40。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b借助第二连接部件41b悬吊于框体40。即,第一及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支承于框体40。

作为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41a、41b,使用具有挠性的部件,例如绳索、线缆或带。

图16是示出图15的框体40的主视图。框体40具有上部横框架42、下部横框架43、第一纵框架44、第二纵框架45、多个框体引导装置46以及多个防脱离部件47。

此外,导轨加工装置101是在对设置于井道1的状态下的轿厢导轨2实施加工时使用的装置,在通常运转时被拆除。

在上部横框架42连接有悬吊部件8。下部横框架43配置在上部横框架42的正下方。当框体40通过悬吊部件8悬吊在轿厢导轨2之间时,上部横框架42和下部横框架43水平。

第一及第二纵框架44、45对上部横框架42与下部横框架43进行连结。作为上部横框架42、下部横框架43、第一纵框架44以及第二纵框架45,例如使用方管状的结构体或组合方管而成的矩形的结构体。

框体引导装置46分别安装于框体40的上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和框体40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作为各框体引导装置46,与轿厢引导装置6同样,使用滑动导靴或者辊引导装置。通过框体引导装置46与轿厢导轨2接触,框体40被轿厢导轨2引导而移动。

在第一及第二纵框架44、45分别安装有各两个防脱离部件47。各防脱离部件47面对第一或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的与轿厢导轨2相反的一侧的面。

各防脱离部件47与第一或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之间的间隙尺寸设定为即使在第一或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与防脱离部件47接触的情况下,加工工具13及辊15、16、17、18也不会从制动面2c脱离的尺寸。

各防脱离部件47具有防止部件主体47a和振动吸收部件47b。各防止部件主体47a的基端部固定于第一或第二纵框架44、45。各振动吸收部件47b固定于对应的防止部件主体47a的末端部。

各振动吸收部件47b在加工装置主体7a、7b与防脱离部件47接触时,吸收通过防脱离部件47传递到加工装置主体7a、7b的框体40的振动。作为振动吸收部件47b,例如可以使用弹簧。此外,振动吸收部件47b也可以利用由弹性率比防止部件主体47a低的材料、例如橡胶或树脂构成的部件构成。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2的导轨加工装置101的导轨加工方法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包括悬吊工序和加工工序。在悬吊工序中,将绞车10安装于轿厢3。此外,借助悬吊部件8从绞车10悬吊框体40。

此外,借助第一连接部件41a将第一加工装置主体7a悬吊于框体40,并且借助第二连接部件41b将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b悬吊于框体40。

在加工工序中,交替地实施使轿厢3移动比悬吊部件8的长度短的距离的工序和使第一及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的工序。

图17是示出从图15的状态起使框体40保持停止而使轿厢3上升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在使轿厢3移动的工序中,从图15的状态开始,一边通过绞车10将悬吊部件8送出,一边使轿厢3上升。

在使第一及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移动的工序中,使轿厢3保持停止,一边通过绞车10使框体40上升,一边通过第一及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对轿厢导轨2实施加工。其他的导轨加工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此外,更新方法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1及导轨加工方法,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此外,框体40借助悬吊部件8从绞车10被悬吊,加工装置主体7a、7b借助连接部件41a、41b悬吊于框体40。因此,能够将加工装置主体7a、7b更稳定地安装于轿厢导轨2。此外,能够抑制框体40的振动传递到加工装置主体7a、7b。因此,能够对制动面2c稳定地实施加工。

此外,在框体40支承有第一及第二加工装置主体7a、7b。因此,能够对一对轿厢导轨2同时实施加工,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此外,在框体40设置有框体引导装置46。因此,能够使框体40更稳定地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

此外,在框体40设置有防脱离部件47。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加工装置主体7a、7b从轿厢导轨2脱离。

此外,在框体40以及加工装置主体7a、7b安装于轿厢导轨2的状态下,在防脱离部件47与加工装置主体7a、7b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框体40通过绞车10而移动时产生的框体40的振动不会通过防脱离部件47传递到加工装置主体7a、7b。因此,能够对制动面2c稳定地实施加工。

此外,在防脱离部件47设置有振动吸收部件47b。因此,即使在加工装置主体7a、7b与防脱离部件47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框体40的振动传递到加工装置主体7a、7b。由此,能够对制动面2c稳定地实施加工。

另外,悬吊于框体的加工装置主体的数量不限于2台,例如也可以是1台或4台。

此外,振动吸收部件也可以设置在防脱离部件的基端部或中间部。此外,振动吸收部件也可以设置在加工装置主体的与防脱离部件对置的部分。

此处,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图15的加工装置主体7b安装于轿厢导轨2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18所示的安装状态下,连接部件41b向加工装置主体7b的安装位置、即加工装置主体7b的悬吊位置p位于比通过加工装置主体7b的重心g的铅垂线l1更靠末端面2d侧的位置。此外,连接部件41b随着朝向上方而向接近托架固定部2a的方向倾斜。

在框体40以这样的状态上升的情况下,加工装置主体7b总是一边被向轿厢导轨2侧拉近一边上升。因此,加工装置主体7b不会从轿厢导轨脱离,能够遍及轿厢导轨2的大致全长地对制动面2c稳定地实施加工。

与此相对,如图18的双点划线所示,在连接部件41b随着朝向上方而向远离托架固定部2a的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加工装置主体7b被向从轿厢导轨2脱离的方向拉近。因此,不能对制动面2c稳定地实施加工。

因此,优选在将加工装置主体7a、7b安装于对应的轿厢导轨2,且使第一及第二末端面辊19、20与末端面2d接触的状态下,连接部件41a、41b铅垂或者随着朝向上方而向接近托架固定部2a的方向倾斜。

此外,优选在将加工装置主体7a、7b安装于对应的轿厢导轨2,且使第一及第二末端面辊19、20与末端面2d接触的状态下,悬吊位置p位于铅垂线l1上或比铅垂线l1更靠近末端面2d侧。

在实施方式2中,连接部件41a、41b的上端与上部横框架42连接。因此,如果在上部横框架42设置用于连接连接部件41a、41b的孔,则能够容易地设定连接部件41a、41b的倾斜角度。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图20是示出图19的框体40的主视图。实施方式3的上部横框架42以及下部横框架43分别具有第一分割框架48a和第二分割框架48b。

第二分割框架48b被插入到第一分割框架48a。此外,第二分割框架48b能够相对于第一分割框架48a滑动。即,第二分割框架48b向第一分割框架48a的插入量是能够调整的。

由此,上部横框架42和下部横框架43能够在轿厢3的宽度方向上伸缩。因此,框体40在轿厢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变。图21是示出放大了图20的框体40的宽度尺寸的状态的主视图。如此,框体40的宽度尺寸能够根据一对轿厢导轨2的间隔进行变更。

在第一分割框架48a与第二分割框架48b之间设置有用于允许或阻止第二分割框架48b相对于第一分割框架48a滑动的止动件48c。作为止动件48c,例如使用螺钉。其他结构和加工方法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1及导轨加工方法,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此外,由于框体40在轿厢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变,因此例如如图22所示,在轿厢3的尺寸与图19不同的电梯中也能够应用相同的框体40。此外,一对轿厢导轨2的间隔根据物件而不同,但对于所有电梯的轿厢导轨2,都能够使用相同的框体40更稳定地实施加工。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在实施方式4的更新方法中,在撤去原有的轿厢3后实施导轨翻新工序。

此外,在实施方式4的导轨加工方法的悬吊工序中,将绞车10安装于配置在井道1的上部的结构体50。然后,在加工工序中,通过绞车10使框体40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

作为结构体50,例如列举出支承于轿厢导轨2的上部的支承框、或者配置在井道1的顶棚的建筑梁。导轨加工装置10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1及导轨加工方法,除了将绞车10安装于轿厢3而产生的效果以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此外,由于不需要交替地重复轿厢3的移动与框体40的移动,因此能够连续且顺利地实施对轿厢导轨2的加工。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实施方式5的导轨加工装置102在实施方式2的导轨加工装置101的基础上还具有滑轮49。滑轮49安装在轿厢3的下部。

绞车10设置在井道1的下部。在井道底坑的地面上固定有支承台51。轿厢导轨2的下端载置在支承台51上。绞车10例如能够安装于支承台51。

悬吊部件8的中间部卷挂于滑轮49。悬吊部件8的与绞车1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框体40连接。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实施方式5的导轨加工方法中的悬吊工序包括:在井道1的下部设置绞车10的工序;在轿厢3安装滑轮49的工序;将悬吊部件8卷挂于滑轮49的工序;以及连接悬吊部件8与框体40而将框体40悬吊在井道1内的工序。

此外,在加工工序中,交替地实施使轿厢3移动的工序和通过绞车10使框体40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的工序。控制装置以及电源也可以搬入井道底坑。其他的导轨加工方法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2及导轨加工方法,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6.

接下来,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实施方式6的导轨加工装置103是从实施方式2的导轨加工装置101撤去了绞车10的装置。并且,在实施方式6中,悬吊部件8的上端与轿厢3的下部连接。由此,框体40借助悬吊部件8从轿厢3悬吊。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在实施方式6的导轨加工方法的悬吊工序中,借助悬吊部件8将框体40从轿厢3悬吊。此外,在加工工序中,通过使轿厢3移动,使框体40以及加工装置主体7a、7b沿着轿厢导轨2移动。其他的导轨加工方法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3及导轨加工方法,除了使用绞车10而产生的效果以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7.

接下来,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在实施方式7的导轨加工装置104中,在第一及第二纵框架44、45的上部设置有作为升降体连接部的多个轿厢连接部40a。轿厢连接部40a与轿厢3的下部连接。

此外,在实施方式7中,未使用悬吊部件8及框体引导装置46。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6相同。

在实施方式7的导轨加工方法的悬吊工序中,将框体40固定在轿厢3的下部。其他的导轨加工方法与实施方式6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4及导轨加工方法,除了使用悬吊部件8及框体引导装置46产生的效果以外,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6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8.

接下来,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梯的结构图,示出了更新施工中的状态。在实施方式8的导轨加工装置104中,在第一及第二纵框架44、45的下部设置有作为升降体连接部的多个轿厢连接部40b。轿厢连接部40b与轿厢3的上部连接。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相同。

在实施方式8的导轨加工方法的悬吊工序中,将框体40固定在轿厢3的上部。其他的导轨加工方法与实施方式7相同。

根据这样的导轨加工装置104及导轨加工方法,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7同样的效果。

另外,升降体连接部的数量和位置不限定于实施方式7、8。

此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7、8的框体40设置框体引导装置46。

此外,对于实施方式4~8的框体40,也可以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使宽度方向尺寸能够变更。

此外,只要能够使加工工具稳定且平行地与制动面接触,也可以省略压辊。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通过弹簧产生了将加工工具及压辊按压于制动面的力,但例如也可以通过气压缸、液压缸或电动致动器产生该力。

此外,连接件也可以一体地形成于框架。

此外,在实施方式4以外的实施方式中,将导轨加工装置连接于原有的轿厢,但也可以连接于新设的轿厢。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升降体为轿厢、加工对象为轿厢导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升降体为对重、加工对象为对重导轨的情况。例如,在轿厢和对重双方搭载有紧急停止装置的情况下,对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双方实施加工即可。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使加工装置主体上升时对导轨实施加工,但也可以在使加工装置主体下降时对导轨实施加工。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更新施工时对导轨实施了加工。但是,例如,在新设的电梯中希望调整制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或者在维护原有的电梯时希望翻新制动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机房的电梯、无机房电梯、双层电梯或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等各种类型的电梯。单井道多轿厢方式是上轿厢和配置在上轿厢正下方的下轿厢分别独立地在共同的井道中升降的方式。

标号说明

1:井道;2:轿厢导轨;2c:制动面;7:加工装置主体;7a:第一加工装置主体;7b:第二加工装置主体;8:悬吊部件;10:绞车;13:加工工具;40:框体;40a、40b:轿厢连接部(升降体连接部);41a:第一连接部件;41b:第二连接部件;46:框体引导装置;47:防脱离部件;47b:振动吸收部件;49:滑轮;50:结构体;100、101、102、103、104:导轨加工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